偶得
Wood and Rock by Su Shi who was a well-known litterateur, calligrapher and painter in Song Dynasty, was sold for HK$436.6 million (RMB 411.7 million) at Christies Hong Kong Autumn Auctions 2018 recently, breaking the auction record of the Chinese ancient painting works. The painting became the most expensive object ever sold by Christies in Asia, and also caught extensive atten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auction. In fact, at present auction market, masterpieces in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can also be sold at an extremely high price when they appear at the auction market.
在不久前結(jié)束的佳士得香港2018年秋拍中,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的繪畫作品《木石圖》以4.1億港元落槌,總成交價高達4.636億港元,約合4.117億元人民幣,創(chuàng)下中國古代繪畫作品拍賣紀錄。
無論拍前拍后,這幅典藏級別的名畫《木石圖》始終都在藝術(shù)圈刷屏的第一線。畢竟,宋元繪畫流傳至今的極為有限,流入拍場的更加有限,而這件蘇軾作品盡管真?zhèn)未嬉?,卻是收藏者距離這位北宋大家最近的一次。
其實,在當今的拍賣市場上,凡有歸入宋元級別的名作現(xiàn)身,往往都能競得不錯的價格。與蘇軾同時代的“宋四家”之一黃庭堅的《砥柱銘》手卷,就曾拍出了4.368億元的天價。而元代畫家王蒙的一幅《秋山蕭寺圖》立軸,則在北京保利2010年春拍中獲價1.3664億元。尤倫斯夫婦舊藏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的《局事帖》更在近年兩度現(xiàn)身拍場,成交價格直接翻倍(2009年在北京保利秋拍中以1.0864億元成交,2016年在中國嘉德春拍中以2.07億元成交)。
宋元書畫,早在明清時期就已是稀世之珍,一幅難求。因為經(jīng)歷了漫長的時間和屢次的戰(zhàn)火,能流傳至今的已是鳳毛麟角。因此一經(jīng)在市場上露面,即會引起藏家的趨之若鶩,甚至不必是名家名作。2015年北京匡時春拍中,便有引起市場極度關(guān)注的“三宋”集體出鏡。最終,《宋人摹郭忠恕四獵騎圖》以8050萬元刷新該季古代書畫最高拍賣紀錄;南宋《呂祖謙告身》《司馬告身》則分別拍出了2875萬元、2012.5萬元的成績。
物以稀為貴,這句話在收藏領(lǐng)域尤其適用。哪怕并非頂級珍品,但因其數(shù)量稀少,也同樣能夠得到超乎尋常的待遇。畢竟,作為一名書畫收藏者,終其一生若能有一件宋元級別的鎮(zhèn)宅之寶,才算是不虛此生。
對于拍賣公司而言也是如此,如果能夠在古代書畫板塊征得哪怕一件宋元作品,便會成為該季拍賣中的明星,自帶流量,引得市場和媒體競相報道。
因為數(shù)量極少,宋元書畫一經(jīng)面世往往競得天價,很多人便覺得此價格對于市場整體狀況沒有借鑒意義。然而,正是因為宋元書畫在中國收藏市場上的“龍頭”地位,反而讓它具有了風向標一般的地位和意義,其成交價格直接反應市場景氣指數(shù)和信心指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