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標(biāo)
小區(qū)門口路邊有一輛廢棄的面包車,一位五十來歲的中年男子,擺了一個修鞋攤,他一條腿殘疾,走路得用拐杖。白天,他就在破舊的面包車?yán)餅槿藗冃扌?、修拉鏈,晚上再回到自己居住的小屋?/p>
不知道修鞋匠姓名誰,只知道他是一個光棍,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那種。小區(qū)周圍時常停著一些出租車,幾個司機閑著的時候,就會坐到修鞋攤前,一起聊聊天,開開玩笑。
小區(qū)里有了一個修鞋匠,也確實為大家?guī)砹朔奖?。女士們的皮鞋整理一下后跟兒;小孩的鞋子咧了嘴,用膠粘一下;或者是誰的衣服拉鏈壞了,換條新的……這么多的居民,誰家沒有個修修補補的。但凡不是特有錢的主,沒穿多久的鞋子開了線或磨了皮,扔了又覺得可惜,就拿給修鞋匠處理一下,還能接著穿。
有的女子上下班匆忙,直接把需修的鞋子放下就走人,約定傍晚或是第二天再來取,修鞋匠總是一副平易近人的樣子,和顏悅色地說著話,還叮囑對方:沒事兒,忙你的吧,什么時候來取都行,我給你放好了。
一次,我的拉桿箱被兒子玩壞了,拉鏈頭掉了下來。我只好拉著箱子去找修鞋匠,他認(rèn)真看了看,很麻利地就給上了回去,還在掉頭的地方縫了幾針。我問他多少錢,他搖搖頭說不用給了。我一時過意不去,他是憑手藝賺點小錢的,我怎能占他的便宜。我好像聽別人說過換個拉鏈頭兩塊錢,就掏出了兩塊錢遞給他。他竟笑著說:只是上個拉鏈頭,小意思,不用給錢的。那可不行,不能讓你白忙乎。我一時覺得,他是個好人。
一天,我要趕火車,就從小區(qū)門口打了一輛出租車。路上,司機無意間說起了修鞋匠的事。他告訴我,修鞋匠前天晚上突發(fā)心梗死了。好端端的一個人說沒就沒了,我不禁有些惋惜。小區(qū)沒了這樣的一個人,修個鞋還得大老遠(yuǎn)上趟街呢。
那輛破面包車空蕩蕩的,門前也沒有司機圍著聊天了,司機們都鉆在自己的車?yán)锿媸謾C,一邊等著有人打車。大概過了三個月,某一天,突然又出現(xiàn)了一個中年男子,五十來歲,微胖的身材,戴著近視眼鏡,坐在破面包車前給人們修起了鞋。這個修鞋匠一副笑瞇瞇的樣子,每天都心平氣和地在給人們修著鞋,也同樣和司機們聊聊天,重復(fù)著單調(diào)的生活。
選自《當(dāng)代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