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風
喜歡風電行業(yè)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風機的壯觀,我迷戀這種大氣磅礴的感覺。
很多人在看到美美的風電圖時,會感嘆那種宏壯和挺拔,但是這些風機可是需要每日維護。對于風電人來說,日常的工作繁雜瑣碎,需要極大的耐心和細致。高溫酷暑時節(jié),要經(jīng)受高溫的煎熬;寒風凌冽的冬季,還得扛得住冰雪的考驗。
滑塊、雙鉤、安全繩、安全帽以及又厚又硬又臭的工作鞋,是風電人常備的行頭,常溫下,光這一身行頭就已經(jīng)可以讓人冒汗了。
風力發(fā)電現(xiàn)場運維人員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保證每一臺風機的安全運行,包括例行維護、消缺、故障處理、技改等。所有工作的前提就是要爬風機,風機塔內(nèi)部是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高度六七十米至一百多米不等。設備運行要發(fā)熱,空氣對流不好,夏天溫度達到四五十度是家常便飯,要負重并在幾分鐘內(nèi)爬上幾十米甚至百米的高度,汗流浹背已經(jīng)不足以描述那種感受,大家可自行腦補那種酸爽的感覺。
工作三年,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爬風機的情形。當時,師傅帶著我和師兄一起去江蘇省鹽城市的中電投濱海頭罾風場,所爬的機型為EN2.1-110-90:“EN”表示風機制造商;“2.1”表示額定功率為2.1 MW,即在額定發(fā)電功率下可同時供2萬多臺額定功率為100W的電視播放;“110”表示風輪直徑為110m;“90”表示風機輪轂中心離地高度為90m,即我將要攀爬的高度是90m。
第一次“登高”還是挺激動,遠遠就望見一列列風機排布在路邊——海邊是個布風機的好地方,這里有可觀的風能。我們剛到現(xiàn)場時風不大,風機處于停機狀態(tài),在晨暮中靜靜矗立。喜歡風電行業(yè)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風機的壯觀,我迷戀這種大氣磅礴的感覺。
我們?nèi)诵〗M穿好安防設備,正式開工前,師傅反復叮囑我攀爬要領和注意事項。對于一個在歡樂谷坐60m高的跳樓機都被嚇得尖叫的人,徒手爬風機更加“刺激”。
內(nèi)部塔筒共分四節(jié),每節(jié)約高20多米,節(jié)與節(jié)之間有個平臺。爬完第一節(jié)都還好,到第二節(jié)的時候,就有點疲憊了,主要原因是我用了錯誤的方法——靠手使力,而不是腿。更要命的是,我開始恐高——雖然有防墜落保護裝置,且節(jié)與節(jié)之間有平臺,但仍阻擋不了心里隱隱泛起的恐懼感。我開始心跳加快,手發(fā)抖,身上冒汗。我降慢速度,每一步都爬得小心翼翼,手緊緊地握住爬梯,生怕出個什么意外。到了第二個平臺,我平復好心情,繼續(xù)往上。到第三節(jié)塔筒,我的神經(jīng)一直緊繃著,需要時而閉眼以保持鎮(zhèn)靜。
經(jīng)排查,設備故障是因為一個電路模塊出了問題。此時已近中午,師傅回管理中心取新的電路模塊并給我們捎午飯。因上下塔筒耗時,且不能無事隨便出現(xiàn)在風場,我和師兄留在機艙里,在里面度過了較無聊的兩小時。機艙頂雖有通風口,但里面仍然燥熱,還夾雜著一股不明異味。后來吃飯時,我們都說,這頓飯吃得果然是有滋有味。
故障處理完畢后,好奇心驅(qū)使我打開艙頂,試著看看外面的樣子。在保證好安全措施的情況下,我一步步把頭伸出。外面空氣清爽,目極四方,巨大的葉輪在微風的作用力下緩慢轉(zhuǎn)動。師傅還給我拍了張照片,用來紀念我的第一次登高檢修。
風電工作者的一天絕不能用朝九晚五的工作時間來形容,吃不上飯睡不好覺成了家常便飯,哪里有風機故障就要沖到哪里,他們遠離都市,與孤寂、枯燥為伴,只為了改善地球環(huán)境,只為了藍天白云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