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玉峰 唐建忠 馬春銀 李冬勤
摘????? 要:競技賽會作為古希臘文明的經(jīng)典,表達了古希臘人民對美、德以及超越自我的理想追求,是現(xiàn)代奧林匹克的主體精神。通過文獻資料研究對古希臘競技賽會進行剖析,認為古希臘競技賽會蘊含了人類文明進步中人性舒張、心力升華、極限超越的固有特質(zhì)。結合我國競技體育發(fā)展的現(xiàn)實困境進行思考,認為我國競技體育發(fā)展應從競技體育特質(zhì)出發(fā),化解困境,回歸體智并重、身心合一的發(fā)展軌道,不斷提升自我,實現(xiàn)超越。
關? 鍵? 詞:競技體育;競技賽會;古希臘;中國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7116(2019)01-0036-05
Reflection on Chinese competitive sports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Greek competitive games
YAN Yu-feng1,TANG Jian-zhong1,MA Chun-yin2,LI Dong-qin1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Chongqing 402160,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uaqiao University,Quanzhou 362021,China)
Abstract: As a classic of ancient Greek civilization, competitive game expressed the ancient Greeks ideal pursuit for beauty, virtues and self transcendence, is the subject spirit of the modern Olympic Games. By studying literature data, the authors dissected ancient Greek competitive games, and concluded that ancient Greek competitive games contain such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s as humanity promotion, spirit sublimation and limit transcendence. By concurrently considering the realistic predicament of Chinese competitive sports development, the authors concluded that Chinese competitive sports development should star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etitive sports, resolve the predicament, return to the track of development in which sport and intelligence are equally valued and the body and mind are harmonized, constantly improve oneself, and realize transcendence.
Key words: competitive sports;competitive games;ancient Greece;China
古希臘競技賽會作為現(xiàn)代競技體育的萌芽,強調(diào)體智并重、身心合一,注重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而現(xiàn)代競技體育的商業(yè)化和功利化致使對成績過度追求、對榮譽盲目崇拜,進而在競技體育領域演化出了諸如金錢交易、暗箱操作等種種異化現(xiàn)象。這是對古希臘競技賽會本真特質(zhì)和精神的褻瀆,顯然也不利于我國競技體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向體育強國邁進?;诖耍狙芯苛⒆阌诠畔ED競技體育精神,在深入剖析古希臘競技賽會源起和形態(tài)的基礎上,歸納出古希臘競技賽會特質(zhì),為我國競技體育發(fā)展提供啟示。
1? 古希臘競技賽會的源起與形態(tài)
縱觀眾多關于古希臘的文獻、傳說、壁畫、雕刻等史實資料,都可以明確體育是古希臘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肮畔ED連續(xù)的歷史紀年源自公元前776年,即傳說中的奧林匹亞元年,這是古希臘人歷史記憶的上限”[1]。表明古希臘人從歷史源起就已與競技體育的雛形相互交織。剖析古希臘競技體育的源起與形態(tài)的諸多記載,簡要概括為宗教祭祀儀式活動、軍事戰(zhàn)爭訓練、生產(chǎn)生活娛樂中的競技賽會推動了競技體育的萌芽,使其獲得了發(fā)展的動力和穩(wěn)定的形態(tài),為現(xiàn)代競技體育的發(fā)展與興盛奠定了堅實的形態(tài)和精神基礎。
1.1? 宗教祭祀中的競技賽會
在人類文明的起始,由于無法把握世界變化發(fā)展的規(guī)律,人類便萌生出現(xiàn)實世界之外存在神秘力量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將其命名為“神”?!吧瘛蓖ǔ1徽J為擁有絕對力量和權威,能夠掌控和決定人世間的一切,為了表達對“神”的敬畏與崇拜,宗教與祭祀順應而生。古希臘宗教祭祀是古文明時期唯一的以競技賽會形式進行祭祀的文明,眾多考古發(fā)現(xiàn)的古希臘印章、陶器和壁畫中,都生動展現(xiàn)出了這一時期的競技賽會場景[2],其中最早和最著名的是喪葬競技賽會活動。在記錄古希臘社會現(xiàn)象的重要史料《荷馬史詩》中,大量篇幅描述了墓地競技賽會活動,賽會內(nèi)容有戰(zhàn)車、拳擊、摔跤、賽跑、擲鐵餅、射箭、投標槍等[3]。古希臘的墓地葬禮競技賽會,表達了古希臘人最原始的信仰和社會習俗。葬禮不僅可讓逝者靈魂安息,帶來永遠的安樂與幸福,更是表達了對“神”的敬仰與崇拜。在當時,最嚴厲的懲治罪犯的方式便是死后不予安葬,沒有什么比這會更令罪犯恐懼[4]。在墓地競技賽會舉辦的過程中,宗教祭祀典禮儀式不斷被強化,無形中也強化了祭祀的內(nèi)容(競技體育運動)。賽跑、拳擊、摔跤、五項全能、賽車賽馬等運動在這一時期得到了豐富與發(fā)展[5]。
1.2? 軍事戰(zhàn)爭訓練中的競技賽會
古希臘是以獨立城邦形式存在的一個小國,從克里特島到巴爾干半島,城邦劃分多達200多個,獨特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瀕臨大海,擁有漫長而曲折的海岸線,境內(nèi)山巒起伏,土地貧瘠,海外經(jīng)濟與文化交流是其生存主要途徑)又決定了各個城邦之間以及與海外民族之間充滿了競爭和征服。有學者對古希臘神話做出這樣的評價“征服是古希臘神話不變的旋律,競爭則是永恒的主題”[6]。為了擴展勢力范圍,減輕生存壓力,各城邦經(jīng)常陷入“侵略與被侵略、掠奪與被掠奪”的矛盾與沖突之中。所以,擁有強壯的體格、敏捷的身體,會馭馬、會使用“刀、槍、劍、戟”,跑得快、戰(zhàn)斗力強等是古希臘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而城邦統(tǒng)治者或奴隸主貴族也會想方設法來培育、訓練戰(zhàn)爭需要的公民和奴隸。古希臘最強大、攻擊性最強的城邦斯巴達,會按年齡對成年男子進行編隊,展開軍事訓練。蘇格拉底說:“每個市民決不能成為體育的門外漢,應該具有最堅實的身體條件,一旦國家危急便能隨時出征,盡自己保衛(wèi)國家的義務?!?sup>[7]還有學者這樣描述“任何一天早晨,希臘公民都可能被征集參加抵抗入侵者的戰(zhàn)斗,或被分派去劫掠敵人的領地”[8]。當時的希臘城邦,基本可以描述為“全民皆兵”?!斑~錫尼”時期的“特洛伊戰(zhàn)爭”被認為是城邦體育的開端。當時,古希臘氏族部落正面臨解體,戰(zhàn)爭最為激烈,邁錫尼人將戰(zhàn)爭視為生活的一部分,其成員基本都是擁有強健身體和經(jīng)驗的戰(zhàn)士[9]。戰(zhàn)爭帶來的生存危機感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古希臘公民對體育鍛煉的動力,形成了當時世界上最為典型的競技賽會。賽跑、摔跤、跳躍、擲鐵餅、拳擊、摔跤、賽馬、射箭、游泳、跳水、劃船、擊劍、賽車、體操、推鐵環(huán)、溜溜球、打陀螺、擲骰子都是在這一時期興起與流行的競技項目[10]。
1.3? 生產(chǎn)生活娛樂中的競技賽會
生產(chǎn)與生活是人類生存、發(fā)展的基礎,不同的環(huán)境造就不同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古希臘城邦開放的海洋文明以及獨特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決定了古希臘容易接觸和吸收外來文化,形成民族融合。與此同時,農(nóng)耕、畜牧、狩獵、捕魚、航海等多種生產(chǎn)生活習俗也得以交流與發(fā)展,為古希臘競技體育的基本形態(tài)(體育的基本動作“奔跑、跳躍、投擲、攀爬、支撐、懸垂”)鐫刻了深刻內(nèi)涵與根基。通過考古所得的壁畫、雕塑等物質(zhì)遺址,也可以部分還原古希臘生活娛樂中的競技賽會場景,進而重構原始競技體育的形態(tài)。邁錫尼文明時代的印有車戰(zhàn)、狩獵、奔跑、捕魚的壁畫和印章都很好地印證了這一點。例如,一把從邁錫尼穴墓出土的青銅短劍,上面雕刻著“獵獅”的場景,4位獵手正拿著槍(標槍)射向獅子,這些動作與現(xiàn)代標槍動作要領“持槍、助跑、引槍、投擲”基本一致。古希臘人對體育的發(fā)展并不僅僅是在生存生產(chǎn)中的鍛煉,更是在理性、自由與娛樂生活中的競技賽會鍛煉,馬克思和恩格斯把古希臘人稱為進行娛樂的第一批人。古希臘人公共的城邦生活為其娛樂提供了機會和保障,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說,開放的海洋文明促進了城邦的商業(yè)貿(mào)易與經(jīng)濟發(fā)展,改善了人民的基本物質(zhì)生活條件,而管理城邦的人又提出“公民參與公共娛樂活動可以享受政府津貼”的制度保障,無疑是促使古希臘公民基本生活需求邁向高層次的點睛之筆,從而增強了古希臘公民對競技賽會的自我實現(xiàn)需求[11],促進了競技體育的形成。為了觀賞或參加賽會,一般整個城邦都會出動,現(xiàn)在的博彩業(yè)就是當時希臘人在賽會上為選手“押注打賭”的娛樂活動[12]。
2? 古希臘競技賽會特質(zhì)的淬煉與陶冶
王爾德說:“實際上,我們現(xiàn)代生活中的一切都受惠于希臘人?!?sup>[13]這無不是對古希臘文明精神與性格特質(zhì)的贊美。古希臘的宗教祭祀、軍事訓練和生產(chǎn)生活造就了早期競技體育的源起,并在其不斷淬煉與陶冶中映射出競技體育的固有特質(zhì),主要包括古希臘人對個性、力量與身心合一的思考和對人性舒張、心力升華及運動極限的挑戰(zhàn)與超越。深入挖掘古希臘競技賽會的內(nèi)容、價值、思想與內(nèi)涵,能夠增強對競技體育本真價值的認知與理解。
2.1? 個性的思考與人性舒張
人性是真理性在人身上的自由表達,包含生命本質(zhì)意義上的本性、欲望、情感與理想。當人性的自由被合理的釋放,人就會感到滿足、幸福以及美善。古希臘獨特的文化形態(tài)和信仰使得古希臘民族比其他民族更早地注重和追求個性,競技賽會所帶來的激烈競爭更加凸顯了其追尋人性自由的強烈向往,在一定程度上使人性得以極大舒張。首先,依托海洋文明生存的古希臘城邦,內(nèi)部資源并不豐富,各個城邦之間為爭奪資源而競爭激烈,這造就了古希臘人強烈的競爭意識。競技賽會的出現(xiàn)使人類生存競爭的原始本能毫無掩飾地得以宣泄與張揚,人們的心理得到平衡,從而使得人性得以舒張。特別是隨著古希臘社會分層的逐漸細化,社會權利下移,城邦政治變得更加民主,注重公平正義、注重公民的權利與地位,促使公民對自由與個性的追求得到加強。個體與城邦能夠在公共競技賽會中得到統(tǒng)一(公共競技賽會不分城邦,成年男子只要沒有污點,均可參加),這無疑加強了希臘公民對城邦的集體認同。因此,更多的希臘子民(甚至是外邦人)參與并發(fā)揚競技賽會,在競技賽會中獲取榮譽、地位和財富等[14]。在其著名的喪葬競技賽會中,人們更多的是表達對生命的歌贊,而不是憂傷,這表現(xiàn)出古希臘人在生命面前對人性價值的關注與肯定,這也是古希臘競技得以延續(xù)的重要原因。
2.2? 力量的思考與心力升華
在古希臘人類文明創(chuàng)建的過程中,古希臘公民對生命力量的想象存在特殊愛好。通過對身體的高度肯定和以身體為載體的體育運動形式展示生命的內(nèi)在活力,是希臘人實現(xiàn)溝通交流,追求物質(zhì)、精神享受以及理想主義思想的橋梁[15-16]。古希臘人認為神和英雄是力量的化身,通常擁有比常人更強大的身體力量,雅典娜、阿波羅、宙斯都是被賦予強大力量的眾神?!渡褡V》記載,古希臘“神王”的王位交替是通過“比力”方式實現(xiàn)的[17-18],保存在雅典博物館的壁畫《年輕的漁夫》也傳達出年輕漁夫擁有良好的力量素質(zhì)[19]。由此可見,古希臘人十分崇尚力量。古希臘競技賽會給希臘人提供了追求力量的舞臺,運動員在賽場上釋放力量、展示力量,進行著力與力的角逐,闡釋出競技體育的力量之美。競技體育的開展是以“人”為主體,以身體為基礎展開的具有主觀意識的基礎生命力的較量,追求對力量極限的挑戰(zhàn)與超越,有助于從力量層面培養(yǎng)人克服困難的堅強品質(zhì),進而從心力層面激發(fā)人們在困難處境中生活的勇氣和信心。競技體育的力量展現(xiàn)具有極強的對抗性,能迅速吸引人們的眼球,體味力量之美,感悟生命力量的價值與意義。這些行為表達了古希臘人對身體強健的崇敬和追求。通過競技賽會將這種身體強健的力量之美展示出來,并從心力層面反映了人類不屈不撓的生命本能,這是力量之美的心力升華,更是人類發(fā)展至今的源動力[20]。
2.3? 身心合一的思考與極限超越
古希臘競技體育,將對人體的認識作為善與美的本源,關注人類生存意義和生命價值的體現(xiàn),強調(diào)身、心和精神協(xié)調(diào)結合與共同提高。古希臘教育宣揚運動和藝術、肉體和精神是一體的,對于經(jīng)過運動訓練而形成的體格與形象,古希臘人認為這是氣質(zhì)、身份和教養(yǎng)的一部分。在古希臘埃拉多斯山巖上,有這樣幾句銘文:“如果你想強壯,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聰明,跑步吧!”可見,古希臘人對體育的身心教育作用是融為一體的。在古希臘競技賽場上,獲得競賽榮譽的人通常都擁有挺拔的身軀、健碩的肌肉和聰明的大腦。希臘人對人體身心合一的追求,實際上是對生命本真和生命張力的向往[21]。因此,在追求身心合一的基礎上,古希臘人更強調(diào)對生命極限的挑戰(zhàn)與超越。由于競技本身帶有極強的競爭性,并最終角逐出獲勝者。因此,古希臘人要求競技參與者不論是在技術上、戰(zhàn)術上、身體上還是工具上,都要呈現(xiàn)出極致狀態(tài)。這一過程讓古希臘人不斷對自身潛能乃至生命進行極限挑戰(zhàn),進而實現(xiàn)自我的極限超越。
3? 我國競技體育發(fā)展的現(xiàn)存困境
3.1? 利益與人性拉鋸導致競技體育教育價值偏移
我國傳統(tǒng)文化以儒家文化為主體,其中的“中庸”“和為貴”“重文輕武”等思想強調(diào)無原則的調(diào)和,安于現(xiàn)狀、不為人先,嚴重制約了個體的個性發(fā)展和欲望的伸張[22]??v觀我國競技體育的發(fā)展,人性的舒張似已過頭,在市場機制還不完善的背景下形成了一種貪婪和迎利而走的勢頭。古希臘時期淳樸高潔的競爭意識,演變到如今成為獲得冠軍頭銜后對物質(zhì)和名利的追逐。人們給競技體育增添了過多物質(zhì)顏色,使其失去了純真的本質(zhì)。時下競技體育出現(xiàn)的興奮劑、“黑哨”等事件,則是背離競技體育本原價值的體現(xiàn)。剝?nèi)ジ偧俭w育內(nèi)蘊,而留其外殼來謀求利益,成為了競技體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阻力。國家在發(fā)展競技體育的同時,是否真正地將體育精神傳遞到每位教練員與運動員的思維中,是否已將人性匡正,是否將體育精神切實踐行,已經(jīng)成為當下改善競技體育教育價值偏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3.2? 技術偏崇致使競技體育項目發(fā)展失衡
在古希臘時期,人們對競技體育力量就已賦予雙重意義,由此可見古希臘人對于“力量性美”撥動人心的推崇。反觀我國的競技體育發(fā)展之路,不論是過去還是如今,其都貼合著我國含蓄內(nèi)斂的國情。相較于西式開放式對抗性力量的較量,我國的競技體育更傾向于四兩撥千斤的技術性發(fā)展。但如今的社會發(fā)展要求以多元而和諧的發(fā)展方式為主,因此競技體育的發(fā)展方式理應緊隨其后。我國競技體育發(fā)展模式雖已在不斷地修整完善,但從大的框架結構上看,除由國家號召發(fā)展的諸如足球項目外,其他項目似乎均固定在揚優(yōu)而隱劣的發(fā)展模式上,致使薄弱項目更加薄弱,不利于我國競技體育項目的全面發(fā)展。競爭作為競技體育的固有特質(zhì),不論是力量或是技術,都應涵蓋其中。西式體育的“狼性”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明確了競技體育該有的魄力與真正意義所在,而我國的“羊性”體育與物競天擇發(fā)展規(guī)律之間的貼合度著實不夠緊密[23]。我國競技體育的發(fā)展必定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多元而協(xié)調(diào)地發(fā)展,才能夠更好地革新我國競技體育的發(fā)展模式,不再守著某幾個單一的運動項目,更不要只重技而冷于力。
3.3? 時代與文化差異致使競技體育本質(zhì)迷失
古希臘時期所推崇的身心合一與極限突破作為當時競技體育發(fā)展的重點。競技體育的本質(zhì)是拼搏、奮斗、進取與超越,我國競技體育在發(fā)展的道路上恍若已與最本真的競技體育本質(zhì)相離,迷失了競技體育發(fā)展的初衷,以至于競技體育發(fā)展問題層出不窮。就極限突破而言,古希臘時期將突破自身極限視為一種超越,一種不摻“雜質(zhì)”的精神成就。而如今,在少數(shù)功利主義者眼中極限突破變得功利化,更甚至是以傷害身體為代價來換取亦真亦假的極限超越。另外,競技體育開展更多的目的是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提高人們的身心、精神協(xié)調(diào)合作的能力,而非“戰(zhàn)場式”的你爭我奪。競技體育是以友好和睦為前提的競技水平的競相呈現(xiàn),而在競相呈現(xiàn)中體現(xiàn)個人主體的“狼性”競爭。然而,中國競技體育發(fā)展對自我的認識受到禁錮,加之受古時禮儀、仁愛等因素的束縛捆綁,而無法真正地在競技體育領域內(nèi)呈現(xiàn)以個人為主的“狼性”競爭,將友好和睦的思維絕對囊括到個人競賽之中,使得競技體育的模樣溫懦化,失去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剛硬色彩。
4? 古希臘競技賽會對我國競技體育發(fā)展的啟示
古希臘競技賽會給世界留下了難以忘懷的視覺想象和精神傳揚。面對當前我國競技體育發(fā)展陷入了部分特質(zhì)喪失的困境,如何從古希臘競技賽會特質(zhì)得到啟示來化解現(xiàn)下所存困境,助推我國競技體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成為當務之急。
4.1? 加強競技體育教育
競技體育的教育價值在于競技過程中教會人們?nèi)テ床^斗,去培養(yǎng)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去感受競技體育的獨特韻味。競技體育不是作為追逐物質(zhì)和金錢立于世間的,絕非為功利而來。在競技體育中運動員或者教練員等被利欲蒙蔽雙眼時必須以強而有力的道德臂膀來扶正。因此,政府需要對競技運動參與者給予更高的道德水平要求,保證其受到良好的教育,以求杜絕功利心理的發(fā)生。還有,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是放權,或者將重心稍微平衡些許,對競技體育的發(fā)展也有相當大的幫助。研究表明,任何事物的發(fā)展在壓力過大的情況下,其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因此減輕政府對競技體育的壓力對減少競技體育道德失范等問題的發(fā)生頗有助益。政府重心微移有利于競技體育的社會化,一則為競技體育減壓,幫助競技體育的優(yōu)生發(fā)展,再則政府對競技體育以外的人群投入更多的心力,有利于促進國民參與到競技體育之中,有助于提高國民整體綜合素質(zhì),從而助力于我國向體育強國的邁進。另外,雖然儒家思想流傳古今,但競技體育的發(fā)展必須找到與自己相符的框架來鑲嵌,而顯然競技體育的發(fā)展與競技體育的價值、意義以及以人為本的目的更為貼合。因此,政府在對競技體育進行管理時,必須以人性考量和以人為本作為其初衷。
4.2? 力量與技術項目全面發(fā)展
古希臘時期的競技體育發(fā)展跟隨著環(huán)境、時局、社會等變遷而發(fā)生調(diào)整,他們不斷創(chuàng)新競技方式,不斷地擴大競技體育參與范圍,讓競技體育的發(fā)展有更多的可能,給予競技體育更多的生命因子。我國競技體育發(fā)展卻長期固守著一種發(fā)展模式——擇優(yōu)生長,這種模式看似合情合理實則完全禁錮了競技體育的全面發(fā)展。在競技項目中,我國能穩(wěn)操勝券的項目屈指可數(shù),在發(fā)展競技體育的道路上切不可墨守成規(guī),要知道通權才可達變,多元化的世界要求的是全面發(fā)展。對優(yōu)勢項目應予保持,而弱勢甚至劣勢的項目則需加大扶持的力度,同時還需吸收西式體育發(fā)展中對力量的追求,廣泛地借鑒西方的開放式訓練手段,以此飽滿我國競技體育發(fā)展框架,力求全面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4.3?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競技體育的初心就是拼搏、進取、努力和超越[24],而如今的競技體育有時卻成為一種追名逐利的手段。不科學的訓練方法,只為頃刻榮光付出健康,完全與競技體育所倡導的身心合一與極限突破的本質(zhì)相悖。因此,應該加大對競技運動參與者的競技意識及思想教育。另外,政府應定期檢查運動員的身體狀況,踐行以人為本的原則,避免運動員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再者,對于教練員的要求應更加嚴格,教練員的道德水準和訓練手段是否科學嚴謹也直接影響到運動員的運動生涯甚至身體安全。對教練員的定期考評應成為保障運動員合理受訓、健康水平等以及競技體育本質(zhì)穩(wěn)態(tài)的重要內(nèi)容。最后,對于競技體育的發(fā)展,我國需要吸收西式競技體育中的開放性競爭意識,溫懦的競技體育模式與競技體育的本質(zhì)有天差地別,競技體育應該是在尊重對手的基礎上對自己最高實力的“狼性”呈現(xiàn),而非禮讓。由此,西式競技體育中的個體心理也應當適宜地運用到我國競技體育的發(fā)展中來,如此我國競技體育的發(fā)展才可以得到更全面、與競技體育的本來面目更相接近的發(fā)展。
古希臘人民對于競技體育的熱愛與內(nèi)涵賦予,形成了競技體育的精神特質(zhì),對后世奧運會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我國以體育大國的身份居于世界,在競技體育飛速發(fā)展的探索嘗試中獲得了累累碩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我國欲躋身競技體育強國之列,還需認真解讀和借鑒古希臘競技體育精神所衍生出來的固有特質(zhì)。
參考文獻:
[1] 譚華. 體育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9.
[2] 王以欣. 神話與競技:古希臘體育運動與奧林匹克賽會起源[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11.
[3] 古斯塔夫·斯威布. 古希臘神話與傳說[M]. 高中普,等譯. 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131-132,255.
[4] 庫朗熱. 古代城邦:古希臘羅馬祭祀、權利和政制研究[M]. 譚立鑄,等譯.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4-6.
[5] 余靖. 古希臘神話與古奧林匹克運動之淵源研究[J].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6(4):41-45.
[6] 蔡藝. 神話視野下古希臘的競技文化[J]. 湖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3(2):82-83.
[7] 楊弢,姜付高. 中西方體育文化比較[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7.
[8] 約翰·弗里曼. 希臘的學校[M]. 朱鏡人,譯. 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9:95-116.
[9] 納撒尼爾哈里斯. 古希臘生活[M]. 李廣琴,譯. 太原:希望出版社,2006.
[10] 黃鑫. 作為生活方式的古希臘體育研究[D]. 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4.
[11] 張運. 論古代希臘競技品格與現(xiàn)代繼承[J].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3(4):121-134.
[12] 陳思偉. 古希臘前奧林匹克競技述論[J]. 體育科學研究,2016,20(2):1-7.
[13] 保羅·卡特里奇. 劍橋插圖古希臘史[M]. 郭小凌,譯. 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5.
[14] 郎玥. 古代中西方競技體育中的政治理念[J]. 體育科學,2011,31(1):93-97.
[15] 依迪絲·漢密爾頓. 希臘精神[M]. 葛海濱,譯. 北京:華夏出版社,2008:3.
[16] 王結春,劉欣然. 搬運美德:古希臘體育文明的理解——古里奧尼斯體育思想評介[J].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9(1):94-98.
[17] 澤曼. 希臘羅馬神話[M]. 周惠,譯.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
[18] 于華. 古希臘競技體育中暴力因素的文化學解讀[J]. 體育學刊,2011,18(5):43-47.
[19] 波默羅伊. 古希臘政治、社會和文化史[M]. 周平,等譯. 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10:28.
[20] 吳忠義. 從中國與希臘傳統(tǒng)體育的比較看世界體育發(fā)展走向[J].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0,26(2):24-26.
[21] 李卞嬰. 奧林匹克體育與希臘文明[J].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3,27(3):22-26.
[22] 王林. 競技體育的教育價值研究[J].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18(3):108-110.
[23] 鄭國華,熊曉正,王永. 競技運動何以能在西方產(chǎn)生[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12):1620-1622.
[24] 邰峰,何艷華. 哲學視野下的競技體育本質(zhì)解讀[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34(9):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