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民出身的朱元璋深知窮人無立錐之地的窘迫,所以當了皇帝后立馬把窮人的住房保障問題提上日程。據(jù)《明太祖實錄》中記載,朱元璋讓南京的官員在龍江找了一塊閑置土地,蓋了260間瓦房,供沒有住房的南京人居住。一個月之后,他又讓上海(當時叫華亭縣)的官員對宋朝留下來的居養(yǎng)院進行翻修,修好后讓沒有住房的人居住。隨后,他又下了一道圣旨,“全國范圍內(nèi),沒飯吃的,國家給飯食;沒衣服穿的,國家給衣服;沒房子住的,國家給房子?!?/p>
朱元璋的理想主義想法,把官員們嚇了一大跳。此時,明王朝剛剛建立,財力并不充足,皇上的要求根本不可能兌現(xiàn)。于是,官員找朱元璋解釋,朱元璋一聽生氣了:你們在我手底下當官,就得體會我的心情,我可不想讓我的百姓沒飯吃、沒房住,哪怕是一個百姓也不行!
然而,理想畢竟是理想。明太祖之后,各大城市的房價扶搖直上,朱元璋“居者有其屋”的夢想徹底破滅了。
選自《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