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宇
說文解字中,養(yǎng)字的含義是個由俗致雅的遞進過程:首先是供給生活品,即常說的養(yǎng)家糊口,其次是飼養(yǎng)動物、培植花草,再次是撫養(yǎng)、教育,最后是使身心得到滋補和休息。養(yǎng)的境界逐步提升,從物質(zhì)上升到精神,這在茶上表現(xiàn)地尤為突出?!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中記載:『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有力』說的是茶對身體的滋養(yǎng),『悅志』是指喝茶會讓人精神愉悅。茶桌上多一些玩物,頤養(yǎng)的正是自己的快慰。
菖蒲與蘭花
菖蒲耐苦寒、安淡泊,清逸俊秀,挺拔如碧。素來為茶人傾慕。王大漾,一拳石齋主人,出版專著《文人壺》《鐫刻》《蒲草》等,其中國畫與壺刻藝術(shù)以及菖蒲文化的研究,在國內(nèi)頗具影響,王大漾“玩”的最出名的是菖蒲,因為菖蒲養(yǎng)得好,得了一個“江南草圣”的稱號。一拳石齋的后院院墻與屋外壁之間的背陰處,有一塊專門的地兒就是用來種菖蒲的。從地上到幾案上,再到凳上或竹架上,高高低低地擺著一百多盆大小不一的菖蒲。
王大漾不愿聽人說他菖蒲“玩得好”?!安皇俏以陴B(yǎng)蒲,而是她在養(yǎng)我;不是我施恩于她,而是她在成全我。面對真心喜愛之物,真的就如張愛玲所說:低到塵埃里去,但心里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中國人有一個理念,叫萬物平等。我看菖蒲,她是有生命的,而且她的生命跟我是平等的。我每天要去看她長的開心不開心,觀察她分析她;葉子有點蔫,是不是需要水;有點黃葉,肯定什么地方出問題了。我的心和她的心是一體的。她們也每天都有小變化,帶給我小喜悅,這是一種滲透到生活縫隙里的歡喜。”
菖蒲之外,茶人最好的是蘭花。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征,與“梅、竹、菊”并列,合稱“四君子”。通常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早在春秋末期,越王勾踐已在浙江紹興的諸山種蘭。魏晉以后,蘭花從宮廷栽培擴大到士大夫階層的私家園林,并用來點綴庭園。唐代,蘭蕙的栽培才發(fā)展到一般庭園和花農(nóng)培植。
蘭花的高潔,更是茶的絕佳搭配。古人曾以蘭質(zhì)許茶,以蘭入茶,且影響至深。明人張源在《茶錄》中說:“香。茶有真香,有蘭香,有清香,有純香。雨前神具,日真香;火候均停,日蘭香;不生不熟,日清香;表里如一,日純香。”今天,種蘭花、欣賞蘭花的茶人越來越多。蘭花香成為高檔名茶品質(zhì)優(yōu)異的獨特標志,具有天然蘭香的茶是茶中珍品。
紫砂
紫砂典雅深沉的色調(diào)配上考究的中式古典棱角和線條,透射出一種內(nèi)斂的高貴。那種貴氣,深刻而不奢華遁人,只泛著幽幽的春華,它的美好,也許只有細心品味的人才懂得。如今,好的紫砂壺已經(jīng)是一壺難求。特別是老紫砂,它沉淀著歷史的光潤與周正,很陜成了玩家們爭相收藏的至寶。
紫砂器之美除去器物塑造之美外,還有一份與人共生的趣味性,它的沁潤以及變化,讓多少人著迷。材質(zhì)本身的優(yōu)勢讓紫砂在茶器中的地位無可替代;而材質(zhì)的廣泛塑造性,又承載了詩、書、畫的刻、畫、嵌、塑等多種表現(xiàn)手法。一件器物可賞玩、可物用、可以禮相交,隨著紫砂文化多年的積累與數(shù)代人的表現(xiàn),已經(jīng)到了一種文化的極盛時代。這時候,又該回歸到紫砂本質(zhì)上,學習茶課,理解茶的特性,才會知道什么樣的器適合泡茶;什么樣的器適合泡什么樣的茶、怎樣使用各種器物,才會知道怎樣做一件茶人需要的器物。
紫砂對茶的增益性眾口一鑠,而事茶人對于器物的要求是隨自身的修養(yǎng)與覺性來決定的,不是所有的人都駕馭得了所有的壺,不是所有壺都能泡好一壺茶。但是所有人都想要一把好用的壺。哪怕歲月更迭,始終都會如一待它。
為了使紫砂壺最佳使用狀態(tài),茶壺的保養(yǎng)尤為重要。專家建議,新買的壺在使用前,宜先放入茶湯中文火悶煮,接受一次濃厚的滋養(yǎng);每次以開水沏茶時,可用濕毛巾擦拭壺體,反復多次;茶溫稍降,亦可用手摩挲,人壺相親有利于壺體的光潤,如此堅持十天半月,新壺即光彩煥發(fā)。
另外,不要將茶湯留在壺面,否則久而久之壺面上會堆滿茶垢,擦拭以后會有浮光。喝完茶后,茶壺內(nèi)的茶葉要傾倒干凈。雖然紫砂壺確實有隔夜不餿的特點,但隔夜的茶,會有陳湯味。而且茶泡后放置10小時后再喝對身體很不利。此外,新壺長期擱置,或因疏忽未將剩茶葉傾倒出,發(fā)生霉變或者壺有異味,可將壺洗凈后,注滿開水傾出,立即沒入冷水中,多次反復直至異味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