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友
一天夜里,就要熄燈睡覺時,我突然有些想家,想念千里之外年邁的父母。我撥通了那串解密思念的數(shù)字,接電話的是父親,他著實為我的深夜來電吃了一驚:出了什么事兒?我趕緊說沒事兒,剛才突然想家,想說說話。說什么話,深更半夜的,你媽睡著了,威呢?是不是也睡了?父親肯定是怪我的來電不合時宜,但言語中卻掩飾不住意外的驚喜。
其實我的妻威也已經(jīng)甜甜地睡了,我和父親怕驚動各自的妻子,像兩個淘氣的孩子,你一句我一句小聲小氣地說著。父親說家里很好,他和母親身體都挺好,要我別惦著這邊,好好照顧威,好好工作。我說我倆也很好,都比剛結(jié)婚時胖了,過幾天我們打算照張相寄回去。最后我說,時間不早了,爸,你撂了電話睡覺吧。父親停頓了一會兒,我猜他一定是抬頭望了一眼那座老鐘。是不早了,你也歇吧,對了,你們明天上班帶上傘,你那邊有雨。你怎么知道呢,爸?電視上看的,說你那邊明天有雨。
放下電話,我怎么也無法睡著了。千里之外,父親卻時刻關(guān)注著我這邊的陰晴冷暖。記得我上大學(xué)臨行時,母親放心不下,又是棉衣又是藥物地往包里給我塞,父親說,不用掛著他,他不是孩子了。說歸說,我走以后,父親卻每天都要到車站轉(zhuǎn)上一圈。
結(jié)婚后,我和妻住在一間平房里,有天臥室進了很多煤煙,妻子反應(yīng)強烈,住進了醫(yī)院。父親得知后沒幾天,居然一個人拄著手杖背著包坐了一天一宿火車來了,我接過包感覺很重,打開一看,竟裝滿了斧子、瓦刀、扳子之類的工具。父親說,我來拾掇拾掇暖氣和爐子,總冒煙哪兒能行。
年屆七旬、胃被切除四分之三的父親可能一路也沒舍得吃一片面包,坐下來一口氣吃了兩大碗面條。妻在廚房看著粗糙的維修工具禁不住落淚,我安慰妻說,老爺子一輩子了,就這樣,去,打個電話,告訴家里,爸平安到了。
與父親深夜通話的第二天,原本晴朗的天空,轉(zhuǎn)眼烏云密布,果真下起雨來——全單位只有我一個人帶傘,大家感到莫名其妙。我站在窗前,窗外大雨如注,我不知道父親那邊是雨天還是晴天,但我知道,他一定站在老屋窗前翹首望著我這邊。父親老了,不能再為我撐起一片天空,但千山之遠,萬水之隔,父親仍能為我和妻送來一把溫暖的傘,在這個寬厚如昔日父親臂膀的傘下,我們的每一個日子都晴空萬里,燦爛如花。
(選自《那些溫暖我們的人和事》)
【賞析】
文章運用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體貼入微的父愛。每天雷打不動地看兒子所在城市的天氣預(yù)報是父愛深情的潛隱——如果那個城市里沒有自己的兒子,父親還會時刻掛懷那里的陰晴冷暖嗎?在敘述中又插敘了兩件事使父愛表現(xiàn)得更加充足:作者走以后,父親卻每天都要到車站轉(zhuǎn)上一圈,父愛的真相就在這里不言自明;父親坐了一天一宿的火車從千里之外趕來為作者拾掇暖氣和爐子,這是父愛的大開闔。結(jié)尾交代天氣變化,進行抒情,照應(yīng)了文題和開頭,使文章結(jié)構(gòu)完整,表達了作者對深沉的父愛的深刻理解和由衷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