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山市南海區(qū)桂城教育局
“從眾心理”是人際交往和學習生活中常見心理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指的是個體在某些方面有些非智力因素影響,自覺或者不自覺地受其他個體的影響,在初中生中這種心理現(xiàn)象更加明顯。初中體育教學中“從眾心理”有雙面性作用,積極價值適時發(fā)揮集體的作用,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有利于加強集體意識,促進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和學習,易產生新思維方法和提高班級學生的凝聚力,學生思想和觀念在從眾行為下也會改變自己的觀念,教師運用“從眾心理”能規(guī)范學生體育行為,有利于形成優(yōu)良學風,培養(yǎng)學生形成健康、正確的習慣。負面作用則可能會影響學生個性培養(yǎng),束縛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學生個體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在群體行為下被抑制,對學生個體發(fā)展具有較大的阻礙作用。從積極和消極兩方面來看,初中體育教學中需要依據初中生從眾現(xiàn)狀,合理運用“從眾心理”改善學生體育集體意識,樹立正確的體育運動觀念和培養(yǎng)學生體育運動習慣,然后要避開負面影響,鼓勵學生個性發(fā)展,在保持群體共性前提下采取個性化教育,激活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達到個體發(fā)展的目標。因而,初中體育中從眾心理運用與實踐,要克服負面影響,針對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形成,用從眾心理從外部影響學生動力培育,促進學生堅持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按照新課程標準中的初中體育教學目標,創(chuàng)新出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并恰當運用從眾心理誘導學生做出正確的體育行為。實際教學中“從眾心理”的應用,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學生學習過程中要考慮多數(shù)人的意見和作用,還要保持自己的思考和意見,明確主客體需求下,從而決定自己的行為,教師要發(fā)揮引導作用,指導學生如何處理群體與個體之間矛盾,運用“從眾心理”的優(yōu)勢,切實提升初中體育教學質量。
教師在運用和實踐“從眾心理”時,要明確學生的心態(tài),結合實際體育教學內容,組織教學活動和安排教學任務,從而提高學生體育學習興趣。以下是基于初中體育教學現(xiàn)狀,對從眾心理運用途徑和應用工作的思考。
認真觀察,把握好學生心理。初中體育教師要在日常教學和課后觀察學生的個體情況,在學生面臨瓶頸的時候給出指導意見,讓學生感受到貼心的關愛,通過對學生的人文關懷,鼓勵學生和幫助學生,打動學生的心靈,獲取學生的信任感,為體育教育中從眾心理應用的奠定基礎。
營造學習氣氛濃厚的教學環(huán)境。為利于學生健康發(fā)展,需要加強班風和學風建設,創(chuàng)建有利于學生健康發(fā)展的優(yōu)良氛圍,采用人性化教育理念,維持好課堂秩序。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前采用民主討論的方式,與學生共同制定體育課堂常規(guī),完善體育課堂的紀律規(guī)章,尊重學生的個體地位,并增強學生的凝聚力,增強學生對集體和他人的使命感和責任心。體育教學實踐中教師能通過興趣誘變和角色期待等心理措施,避免學生盲目從眾,建立起優(yōu)良的學習氛圍,正向激勵初中生創(chuàng)新與個性發(fā)展。
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提高學生分辨能力。體育教師要善用從眾心理,基于初中生心理發(fā)展和個體社會化的客觀需求,提高學生對自身意見和觀念表達的自信心,消除學生不自信和恐懼表達等錯誤思想,形成優(yōu)良的輿論和行為規(guī)范對學生進行鼓勵引導,促使學生朝著正確健康的方向發(fā)展,不良思想和輿論則是用互動、辯論和說理等方式進行轉化和糾正。
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自我意識,圍繞學生需求與學生發(fā)展設計體育教學內容,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式、教學方法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自我意識,促使學生個性發(fā)展,尊重學生差異性采用分層教學模式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引導學生在正確的自我評價中適當?shù)卣{控自己,提高學生對自己言行舉止的關注,形成自覺性和自主性,不人云亦云。
組織多樣化的體育實踐活動。教師要讓學生在個體中了解社會、增強社會經驗以及提高辨別、判斷事物的意識,針對初中生智力、情緒和性格方面存在的差異,因材施教,對不同學生采取符合價值觀念的輔導。體育教師應引導學生參與到體育群體中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通過籃球、排球等對集體意識和個人判斷要求較高的體育活動,增強學生自我意識,提高初中生獨立思考能力,并選擇正確的行為方式。故此,運用“從眾心理”展開初中體育教學需要以學生為主體,針對學生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基于學生實際體育學習情況,善用從眾心理,吸引學生體育學習注意力,促使學生選擇正確的體育行為,進而提升初中生體育學習質量。
以往體育課堂中教師總是關注教學能力是否體現(xiàn),運用“從眾心理”旨在從學生心理角度展開體育教學活動,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都沒有成熟,教師在從眾心理運用中會更加關注學生表現(xiàn),所以會提高對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培養(yǎng)。
例如在排球練習中,要是部分學生練習、部分學生觀看,很容易引起學生緊張感,被觀看的學生因為怕被人笑話,就會表現(xiàn)出不主動或是逃避的行為,但是全班一起練習顛球,學生的關注都集中在球上,沒有人觀看,就能大大提高學生運動的積極性,提高學生運動的自信心,有效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初中體育教師要善用“從眾心理”組織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中,用群體活動或者競賽活動,有利于學生選擇正確的體育行為,讓學生在集體運動中提高體育活動的關注度,深化學生對體育技術、體育技能和體育知識的掌握。教師需要掌握學生的心理行為,逐步掌握“從眾心理”運用藝術,有效地發(fā)揮 “從眾心理”的積極性,在教學組織方法中運用“從眾心理”誘導學生選擇正確的體育行為,嚴格執(zhí)行教學程序完成教學任務,促使學生在思想與行動上保持一致,掌握好全體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心理行為傾向,用群體的行動誘導學生,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總之,從眾心理運用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當時表現(xiàn)情況,恰當?shù)剡\用教學語言調動手段,集初中生集中精力,消除他們懶惰思想以及想學又不想學的矛盾心理,用群體的行動誘導學生, 吸引他們投入練習中去,選擇正確的體育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