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存審追隨李家父子大小百余戰(zhàn),雖受創(chuàng)百余處,卻從無敗績。他多次大破梁軍,卻終因功高難賞客死異鄉(xiāng),英名埋沒黃土。他有九個兒子,個個出類拔萃,歷仕五朝不倒,榮耀一時無雙。
符存審,原名存,字德祥,是陳州宛丘(今河南淮陽)人。他從小性格豪邁、足智多謀、喜談兵事,眼見天下將亂,就糾集豪強保護鄉(xiāng)里??墒俏宕畤鴷r期的亂局越演越烈,符存審無法置身事外,只得依附軍閥李罕之,做了一名小兵,由此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戎馬生涯。
在為李罕之效力期間,符存審只是一個聽吆喝的小卒,曾經(jīng)當過俘虜,差點兒丟了小命。后來,他投靠了晉王李克用,并成為他的第九太保(義子),被賜為李姓,史冊又載為李存審。在歐陽修所撰的《新五代史》中,符存審是列傳中唯一得以保留原本姓氏的人,其余獲授國姓的皆被記載為李姓。
符存審歸晉后一直跟著李克用討伐各地藩鎮(zhèn)勢力,為鞏固河東根據(jù)地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他隨征云州防御使赫連鐸時,由于親冒矢石,沖鋒在前,被敵箭射中,以致血流盈袖。李克用見狀親自為他包扎傷口,還每日詢問他的傷情。這份濃濃的“父子之情”讓他感激一生,也奠定了他為李氏效命的初心。此后,符存審追隨李家父子大小百余戰(zhàn),雖受創(chuàng)百余處,卻從無敗績。
公元915 年,梁末帝聽信姐夫趙巖之計,強行拆散魏博鎮(zhèn),引發(fā)魏博軍人叛梁歸晉。李存勖(李克用之子)立即命符存審率前鋒軍進兵魏州。在這里,符存審與梁軍名將劉鄩展開對峙。彼時,劉鄩進犯魏州,卻被符存審率軍截斷后路,只得在元城與晉軍開戰(zhàn)。兩個當世名將的第一回合交鋒,符存審輕松獲勝。隨后,符存審乘勝追擊,接連收復澶州、衛(wèi)州、磁州、洺州、邢州等地。不久,又兵臨滄州,逐次將河北南部及河南北部諸州收入囊中,基本奠定了梁晉軍事對壘的優(yōu)勢地位。
符存審因功受封檢校太傅、橫海軍節(jié)度使,兼領魏博馬步軍都指揮使,加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為出將入相的晉軍重將。
公元920 年,后梁太祖朱溫養(yǎng)子、河中節(jié)度使朱友謙攻取同州,叛梁降晉。梁末帝忙派出梁軍中碩果僅存的大將劉鄩統(tǒng)軍出戰(zhàn)。李存勖聞訊后急命符存審、李嗣昭率軍救援。九月,符存審率軍進入河中,屯兵朝邑聲援朱友謙。符劉二將的第二次交鋒,符存審又完勝。
符存審的傲人戰(zhàn)績還有不少,其中最讓人稱道的就是他曾救援周德威并戰(zhàn)勝契丹的戰(zhàn)例。
彼時,中原混戰(zhàn),偏居一隅的契丹趁機做大,隱隱窺伺中土。在契丹人支持的劉燕政權被晉軍攻滅后,契丹發(fā)揮自己的騎兵優(yōu)勢,利用周德威的疏忽大意破關而入,重重圍困幽州,周德威忙遣使告急。
當時,李存勖正率晉軍主力與梁軍對峙,欲發(fā)兵相救,苦于兵力不夠,若不救,又擔心幽州失守,北境不穩(wěn)。他為此猶豫不決,問策于帳下諸將。符存審與李嗣源等大將都主張出兵救援。
于是,李存勖下定決心,讓符存審等率七萬步騎援救幽州。符存審軍至幽州,并沒有急于進攻,而是在與周德威溝通后,靜觀其變。等到契丹軍被周德威的防守搞得焦頭爛額之時,巧設鹿角陣,阻擋住契丹騎兵的沖擊,隨即萬箭齊發(fā),重創(chuàng)契丹前鋒。而后,符存審先讓羸弱老兵焚燒柴草,以煙霧迷惑敵軍,再發(fā)動步兵直沖敵陣,一戰(zhàn)大破契丹,斬首萬余級,徹底解除了幽州之圍。
在冷兵器時代,騎兵對于步兵具有天然的優(yōu)勢,能夠用步兵戰(zhàn)勝騎兵的將領,無一不是當世名將。符存審在對抗契丹騎兵的戰(zhàn)場上,書寫了軍事傳奇。
公元923 年四月,李存勖在魏州稱帝,建立后唐。作為當之無愧的后唐首將,符存審獲賜忠烈扶天啟運功臣勛號,加授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中書令,食邑一千戶。
符存審雖然得到了顯赫官位,但卻從此遠離朝堂。符存審在李氏政權日漸穩(wěn)固之后,落了個功高難賞的凄涼境遇。
這年十月,唐莊宗李存勖滅亡后梁,遷都洛陽。此時的符存審遠在幽州,郁郁寡歡,以致舊病復發(fā)。他請求前往洛陽,朝覲皇帝,并請掌控軍政大權的樞密使郭崇韜協(xié)助。
郭崇韜本是符存審的妻弟,卻因功績和威望皆在符存審之下,擔心其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便暗中阻撓,不讓符存審回朝。
第二年,符存審病重,再次上奏朝廷請求入覲,但仍被駁回。他伏枕長嘆:“我歷事二主近四十年。而今天下一家,四方蠻夷都可入覲。唯獨我被排除在外,豈非命運弄人?”郭崇韜得知符存審命不長久,這才允許他入朝。
可惜晚了一步,李存勖調(diào)符存審為宣武軍節(jié)度使、諸道蕃漢馬步總管的詔令尚未抵達幽州,一代名將符存審已然含恨病逝異鄉(xiāng),終年63 歲。
李存勖下令輟朝三日,追贈符存審為尚書令。后唐明宗李嗣源登基后,下詔符存審配享太廟,與李嗣昭、周德威一同附祭于莊宗廟廷。后來,符存審又被追封為秦王。
符存審不僅治軍有方,治家也有道。他有九個兒子,個個類拔萃,歷仕五朝不倒,榮耀一時無雙。
符存審的九個兒子中最優(yōu)秀的當數(shù)第四子符彥卿。符彥卿從小就能騎善射,歷仕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北宋五朝,官職一路飆升,生前即受封魏王,與政壇“不倒翁”馮道異曲同工,但氣概勝之。
符彥卿因謹慎誠實受到李存勖信任,得以出入其內(nèi)室。興教門之變(公元926 年,郭從謙發(fā)動兵變,打進宮城,焚興教門?;鞈?zhàn)中,李存勖被亂箭射中)時,李存勖的侍從大多離去,僅有符彥卿等十多人力戰(zhàn)拒敵。李存勖中箭而死,符彥卿等人只得慟哭一場離開洛陽,足見忠心,亦為后人稱道。
契丹入侵中原時,符彥卿率軍乘狂風大作、天昏地暗之際,以萬騎之勢橫沖契丹軍。契丹軍大敗,勢如土崩、丟盔棄甲,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只身而逃。
后晉國破,耶律德光以舊事責之,符彥卿慨然答道:“臣侍奉晉王,不敢貪生怕死。而今生死就在您手中,您看著辦吧?!币傻鹿庖娖渲毖砸詫?,一時無法怪罪,只得大笑將其開釋。
值得一提的是,符彥卿的兩個女兒先后嫁給周世宗為皇后,另一女嫁給宋太宗為皇后,自后周恭帝及宋太祖兩朝,頒賜詔書給符彥卿時都不稱名,可謂貴盛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