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勇 孟香紅 關海旺 麻付勝 廉姜芳 葛世俊 周建慶寧波市醫(yī)療中心李惠利醫(yī)院心血管內科(浙江寧波3504);寧波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基礎醫(yī)學教研室(浙江寧波3504)
寬QRS 波心動過速(wide complex tachycardia,WCT)是指QRS 波時限≥120 ms,心率>100 次/min的心動過速,是臨床常見的心臟急癥之一。WCT包括室性心動過速、室上速伴快頻率依賴性室內差傳、室上性心動過速伴旁道前傳(例如逆鐘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房速伴預激前傳)[1]。不同類型WCT 的預后不同,臨床處理原則不一樣。因此如何能夠準確、快速通過體表心電圖作出診斷具有重要意義。近50年來,針對WCT 的鑒別診斷標準和流程層出不窮,如Brugada 四步法,Vereckei四步法,aVR 導聯(lián)四步法,室速積分法等[2]。上訴諸類方法大多繁瑣難記,需要有扎實的心電功底并耐心仔細認讀心電圖方可作出診斷,這嚴重限制了其臨床應用和推廣。心電軸是心電圖診斷中的一項重要參考指標,本文通過回顧186 例(390份)經電生理檢查確診的WCT 體表心電圖資料,分析QRS 波額面電軸偏轉在鑒別診斷寬QRS 波心動過速中的應用價值。
1.1 研究對象選擇2012年4月至2018年4月間在我院行電生理檢查確診的WCT 患者186 例,其中男113 例(60.8%),女73 例(39.2%),年齡16 ~83歲,平均(51.5±18.6)歲。186例患者中39例有基礎心臟病,占20.97%,其中冠心病21 例,心房顫動6 例,肥厚性心肌病3 例,擴張型心肌病3 例,心動過速型心肌病3 例,房缺外科修補術后2 例,高血壓9 例,糖尿病3 例。
1.2 測量方法額面心電軸的測定采用查表法,分別計算Ⅰ、Ⅲ導聯(lián)QRS 波群振幅代數(shù)和,通過查表直接求得心電軸。正常范圍為-30°~+ 90°,右偏為+ 90°~+ 180°,左偏為-30°~-90°,無人區(qū)電軸為-90°~±180°。所有患者心動過速發(fā)生時和轉為竇性心律后均有12 導聯(lián)體表心電圖記錄,心電圖以25 mm/s 記錄,標準電壓設為10 mm/mV。額面心電軸偏轉是指WCT 額面心電軸與竇性心律額面心電軸差值的絕對值。
1.3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9.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離散變量采用卡方檢驗或Fisher 精確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WCT 患者電生理診斷資料經電生理檢查確診的186 例WCT 患者資料見表1 所示,其中VT 147 例,占79.03%,SVT 39 例,占20.97%,其中室上速伴快頻率依賴性室內差傳或束支阻滯35 例,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1 例,心房撲動伴旁道前傳2 例,房速伴旁道前傳1 例。旁路前傳引起的WCT,因旁路的前傳使其附著部位的心室肌先激動,相當于這個部位的VT。為了客觀地評估電軸偏轉法在診斷寬QRS 波心動過速中的作用,我們排除了這類患者(4 例)。182 例患者(380 份ECG)進入最后的分析,其中WCT 時V1導聯(lián)呈左束支阻滯型(LBBB)105 例,右束支阻滯型(RBBB)77 例。竇性心律下伴束支阻滯30 例,右束支阻滯19 例,左束支阻滯11 例。
2.2 QRS 波電軸偏轉對寬QRS 波心動過速診斷的ROC 曲線分析以腔內電生理檢查結果為金標準,根據(jù)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繪制受試者工作曲線(ROC 曲線),評估QRS 波電軸偏轉對WCT 的診斷效能。在95%置信區(qū)間內,ROC 曲線下面積為0.708(0.579 ~0.817,P= 0.007)。電軸偏轉角度越大,診斷VT 的特異性越高,但敏感性相應降低。當設定截點(cut-off)為QRS 波電軸偏轉>68°,其診斷VT 敏感性為53.06%,特異性為91.43%(表2、3)。當設定截點為QRS 波電軸偏轉>130°,其診斷VT 敏感性為12.24%,特異性為100%(表2、3)。
表1 寬QRS 波心動過速的電生理檢查結果Tab.1 Electrophysiologic testing results of wide QRS complex tachycardia 例
表2 QRS 波電軸偏轉在寬QRS 波心動過速體表心電圖診斷中的作用Tab.2 The role of axis shift in the diagnosis of wide QRS tachycardia 例
2.3 不同額面電軸法在寬QRS 波心動過速鑒別診斷中的比較額面電軸鑒別診斷WCT 的方法有多種。從表3 可見電軸偏轉>130°與無人區(qū)電軸一樣,診斷特異性達到100%,但敏感性均偏低(分別為12.24%、12.24%)。RBBB 合并電軸左偏多見于VT,其診斷特異性94.29%,只有極少數(shù)SVT 有這種心電圖特征(2 例)。
用電軸左偏、電軸右偏及LBBB 合并電軸右偏診斷VT 的特異性分別為85.71%、74.29%和82.86%,敏感性為28.57%、22.45%和14.29%。相比之下,電軸偏轉>68°診斷VT 在具有較高特異性(91.43%)的同時,敏感性(53.06%)更理想。
表3 不同額面電軸法對寬QRS 波心動過速診斷的價值Tab.3 The value of different QRS axis method in the diagnosis of wide QRS tachycardia
本研究通過對186 例經腔內電生理檢查確診WCT體表ECG資料分析,發(fā)現(xiàn)額面心電軸明顯偏轉有助于診斷VT。額面電軸偏轉角度越大,診斷的特異性越高。當額面電軸偏轉>68°,診斷特異性達91.43%,敏感性為53.06%,高于GRIFFITH 等[3]報道的結果,其納入102 例寬QRS 波患者,通過多變量回歸分析顯示額面電軸偏轉40°是診斷室速的獨立預測因子,其診斷室速特異性為84.8%,敏感性為30.4%。為了進一步減少誤診,我們將截點設為電軸偏轉>130°,診斷VT 的特異性達100%,幾乎可以確診,相應得,敏感性降至12.24%。
無人區(qū)電軸位于西北象限,這時心室除極平均向量由左下指向右上。由于右心室心肌質量遠小于左心室,以及心臟在胸腔內指向左下,導致SVT 合并傳導異常時心電軸幾乎不可能進入這一區(qū)域。本組147 例VT 中心電軸在無人區(qū)18 例,敏感性12.24%,略高于蔣萍等[4]報道的9.52%,特異性100%。因此存在無人區(qū)電軸時,可確診VT[5]。但這一標準發(fā)生率較低,僅適用于起源于左心室特定部位的VT,對右心室VT 的診斷無效。
此外,電軸左偏、右偏,特異性和(或)敏感性均不如電軸偏轉法。RBBB 型合并電軸左偏,多見于起源于希浦系統(tǒng)左后分支區(qū)域的VT。本組有此特征的17 例,15 例為VT(特異性94.29%),與BRUGADA 等[6]報道的結果一致(95.31%)。說明RBBB 伴電軸左偏還不能完全排除SVT 伴差傳的可能性(盡管這種可能性非常?。?]。室上性心動過速伴旁道前傳引起的WCT,因旁路前傳使其附著部位心室肌先激動,相當于這個部位室速[1]。為了客觀地評估電軸偏轉法診斷WCT 的作用,我們排除了這類患者(4 例)。而且有預激綜合征的心電圖在竇性心律較容易診斷[1]。
本研究額面心電軸的測定采用查表法計算,分別計算Ⅰ、Ⅲ導聯(lián)QRS 波群振幅代數(shù)和,通過查表直接求得心電軸。在數(shù)據(jù)整理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具有診斷功能的心電圖機得出的額面心電軸數(shù)值與我們計算的數(shù)值存在一定差異,特別是WCT時。住院期間,同一個患者相同節(jié)律下不同心電圖電軸略有差異,但不影響最終診斷。心電圖增益的改變對QRS 額面心電軸無影響。
總之,QRS 波額面電軸偏轉能準確地鑒別診斷WCT 且易于掌握,可作為臨床特別是基層醫(yī)院心臟急癥輔助診斷的常規(guī)方法。但由于本研究為回顧性分析,樣本數(shù)有限,有賴于大樣本前瞻性多中心研究進一步證實。另外,寬QRS 波心動過速的心電圖鑒別診斷存在灰色區(qū)[2],臨床實踐中遇此情況時還需進一步結合臨床資料,綜合分析和判斷,必要時行食道或腔內電生理等方法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