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蘭州的名片,“一碗面,一本書,一條河”當之無愧地成為了蘭州最具標志的三張名片,也構成了蘭州在外地人心里的印象,但小編今天為您介紹的是蘭州這座歷史名城的另一張名片——蘭州太平鼓舞。這是一種獨具西部風情的民間鼓樂藝術,它歷經(jīng)數(shù)百年的歷史長河,頻頻在國內(nèi)外的重要文體舞臺亮相,為蘭州這座城市增添了無限的魅力。
蘭州太平鼓舞已有600余年的歷史,素有“天下第一鼓”之稱,流傳于蘭州、永登、酒泉、張掖、靖遠等地。太平鼓舞是蘭州地區(qū)城鄉(xiāng)人民喜愛的民間表演形式之一,含有慶賀新年太平之意。每逢大型慶典活動,太平鼓表演都將是整個活動的高潮部分。
蘭州太平鼓呈圓筒形,鼓身高70至75厘米,鼓面徑長45至50厘米,鼓重19至22公斤,雙面蒙牛皮,鼓聲繪有二龍戲珠等圖案,鼓帶較長,可挎在肩上,便于擊打,同時又可將鼓拋向任何一個方向。其成員一般為24至48人,多的達到108人?!斑?、咚、咚”那一聲聲鏗鏘有力的鼓點,就給人一種龍騰虎躍、普天同慶的熱烈氣氛。鼓者左手扣環(huán),駕馭鼓身,只見鑼鼓擊節(jié)、鼓身飛舞,眾多鼓手前縱后躍、左旋右轉、忽而天、忽而地、時而跳打、時而舉打,起落有序,配合默契。隊形不斷變換,一會兒是“兩軍對壘”“金龍交尾”“雙重突圍”,一會兒是“車輪旋戰(zhàn)”“跳打”“蹲打”“翻身打”“岸打”等等。隆隆鼓聲,震發(fā)出滾燙的血性和激情,煥發(fā)出昂揚向上、恢宏恣肆的精神氣韻。太平鼓響,鼓舞太平,充分展示了隴原兒女的英雄氣魄,傳承著黃土高原厚實凝重的精氣神威。
2006年5月20日,蘭州太平鼓經(jīng)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責編 芳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