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燕
(宜昌市婦幼保健院 湖北 宜昌 443000)
新生兒缺氧缺血腦病是圍產期因為缺氧窒息導致的腦損傷[1]。該疾病是新生兒常見顱腦損傷疾病,嚴重損傷了新生兒的神經系統(tǒng),讓患兒的智力受到影響,現在臨床中對該疾病的機制還不是十分清楚,認為是母體妊高癥和貧血所致[2-3]。這類患兒的腦損傷嚴重,腦神經受損傷,不可逆,導致了后遺癥,早期發(fā)現后,可以緩解癥狀,減輕家屬的經濟負擔。窒息后,腦血流和腦組織的能量代謝受到影響,主要是通過CT和MRI進行監(jiān)測,彩超可以盡早的發(fā)現,此次就彩超的診斷價值進行分析。
選取了45例缺氧缺血性腦病患兒進行分析,均是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接收的患者,共有20例女性和25例男性,平均胎齡(39.3±1.1)周。同期有45例健康新生兒作為對照組進行對比,有26例男性和19例女性,平均胎齡(38.6±1.4)周。對照組產婦沒有其他疾病,全部新生兒都沒有其他顱腦疾病。
采用GE-E6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5~12MHz,超聲檢查取樣線與腦血流主干夾角不超過30°。采用脈沖多普勒技術監(jiān)測取樣,記錄雙側大腦中動脈附近收縮期峰值血流速(Vs),舒張末期血流速(Vd),平均血流速(Vm),搏動指數(PI)及阻力指數(RI),取兩側平均值進行統(tǒng)計分析[4]。本次研究的操作人員都是接受過相關培訓的醫(yī)師,為患者進行檢查,均是出生24至48小時之內接受的檢測。
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所有新生兒使用顱腦彩超診斷,可以獲得清晰的圖像,對照組的腦溝以及雙側脈絡有強回聲,雙側基底有均勻回聲,腦實質部位的回聲中等。研究組的圖像存在差異性,輕度患者29例,有24例的腦實質回聲差,有略強的小點,有16例側腦室狹窄,白質回聲增強?;純翰∏樵絿乐豏I值越高。
新生兒缺血缺氧腦病患兒的死亡率高,是新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能夠存活的患兒,其腦神經系統(tǒng)也會因為損害而留下后遺癥,比較多見的就是腦癱[5]。新生兒腦室附近的白質血流少,缺血和缺氧會首先對這些部位造成損害,新生兒血流自我調節(jié)比較差,窒息后,很容易導致缺血缺氧性腦病。使用顱彩超診斷,使用超聲回聲來對機體組織進行檢查,對腦部功能進行分析。研究顯示,扇掃和高頻彩超對新生兒的顱內結構可以進行觀察,檢查的陽性率是61%,說明扇掃的敏感性比較高。此次研究中,中重度的患兒腦室狹窄,實質有回聲增強,這是腦水腫引起的回聲增強。
現在醫(yī)學界分析稱,缺血缺氧性腦病的發(fā)病機制不清楚,主要原因就是產婦因為缺血和缺氧,導致疾病的發(fā)生,患者的大腦有血流動力學變化,腦組織細胞的能量代謝異常,血流動力學變化是世界醫(yī)學界都公認的病機,使用顱彩超診斷,對腦組織的形態(tài)有更好的了解,提供血流監(jiān)。所以,經顱超聲檢查可以盡早的發(fā)現新生兒的缺血缺氧性腦病,為臨床診斷提供參考,降低新生兒的死亡率和殘疾率。
此次研究我們發(fā)現研究組的血流動力參數抑制,說明兩側血管受到侵襲,此次結果能夠對新生兒的腦血流動力學進行準確的反映。
現在臨床中對其發(fā)病機制不清楚,研究表明,腦血管阻力導致的顱內壓上升,讓患者的病情加劇,患兒持續(xù)處在低灌注狀態(tài)。
此次研究中,研究組的圖像存在差異性,輕度患者29例,有24例的腦實質回聲差,有略強的小點,有16例側腦室狹窄,白質回聲增強?;純翰∏樵絿乐豏I值越高。因此,各個時間短出生的新生兒接受腦血流動力學檢測能夠為臨床缺血缺氧預防提供依據。
總而言之,經顱彩超能夠對新生兒的腦回聲進行反映,對血流動力學進行觀察,臨床中診斷和治療的依據更加豐富,可以進行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