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彤
執(zhí)筆寫字,抬、頓、摁、放,純黑的墨與毛糙的宣紙渾雜一體,渡滿了每一根所到之處的紙絨。有時急促快進,有時舒緩放輕,有時“鋒芒畢露”,有時“郁郁青青”。每次寫字,都讓我有種置身事外的美好,那是伴著漢字回到了它的“家鄉(xiāng)”。
一豎一橫,擔起靈魂支柱的重任。是棟梁,扛起了祖國文化發(fā)展的方向。每每書寫豎與橫,心中有不竭的信念,承載著傳承的精神。一運筆,一回轉(zhuǎn)。豎,時而“峰回路轉(zhuǎn)”。時而瀟灑不拘,卻都如脊梁,挺起了每個字的風韻;橫,時而“頓挫有致”,時而隨意自如,卻都成了一桿天平,讓每個字都平穩(wěn)地站立。正因有了橫與豎,漢字,它氣韻非凡,傳承至今。每一個字中,都有豎與橫的蹤跡,每一個字都頂天立地,精神高昂。
一撇一捺,抒發(fā)內(nèi)心奔流的情感。撇時,小心謹慎,拘束在格;捺時,豪情一瀉千里,奔流而出,捺的長,捺的粗,捺的停頓,捺的轉(zhuǎn)折。由撇到捺,由內(nèi)斂到大方,由謹慎到不拘,由獨自哀愁到大膽宣泄,它們讓每個字有了自己獨特的情感,別具一格的柔情與不羈。
一頓一點,舒緩內(nèi)心按捺不住的情感。頓時,總愛露鋒,總喜隨心,一頓仿佛讓自己內(nèi)心暗涌的泉水做一個暫時的停歇,期待下一筆的奔流。點時,意味深長,轉(zhuǎn)峰、提鋒,讓那一點圓潤。然而久久不能放下手中的筆,是因為終結(jié)了自己的一次宣泄,霎時輕松,有些彷徨。
不禁感嘆華夏祖先真是偉大。這獨特的東方之美都濃縮在小小框架的漢字中。它長盛不衰,傳承至今,中華民族繁衍生息,強盛千年。撫摸這些漢字,書寫這些漢字,心中會有種自豪感,自豪于自己為華夏兒女,自豪于自己有幸書寫。
小時的練字,不過為了以后的字可以漂亮些,亮眼些。慢慢的手中的筆換了一支又一支,自己的情感也隨之改變一次又一次。尤其,是在高壓的課業(yè)下,我更加喜歡放慢自己去好好寫一張字,細細品一個字??偸菚坎晦D(zhuǎn)睛盯著一個字忘了時間。
心情不好時,我總愛抽出一張潔白的紙,就將它放在面前,任意書寫我想寫的東西。那字中有狂放、有不羈、有我不為人知的膽小、有我深藏在心的自卑。字可真是一面鏡子,開心時,它便活躍竄動,難過時,它就扭曲凌亂,但卻寫著寫著都會安穩(wěn)、平靜。這漢字小小的符號我給予滿懷的情感。有時洋洋灑灑,不拘一格,暢所下筆后心情會好轉(zhuǎn)很多。我把內(nèi)心傾吐,它用全心治愈。就如同在黑夜無助奔跑的我,漢字給予了我跑下去的光芒與希望。
漢字伴我十余載,我寄滿清于漢字。漢字,它不僅僅見證了中華民族的發(fā)展,不僅僅是一種代替聲音的符號,它更是一種藝術(shù)、一種美的享受,最是我最好的傾聽者,我生命中的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