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雪超
語文課堂中評價性語言的單一、枯燥、死板,使得課堂評價失去了預(yù)期的效果。因此,教學中應(yīng)結(jié)合具體情況與學生、課堂內(nèi)容有機結(jié)合,使它能喚醒學生學習欲望,激發(fā)他們學習動力,激勵他們明確學習目標,沿著學習正確的道路奮力拼搏,鼓舞他們不斷前進。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對評價的運用。本文淺談自己如何在課堂中運用評價語言,唱好語文課堂即興評價“三部曲”,提升課堂的實效性。
一、課前:評價收集,調(diào)動興趣
在學習新課前,我會先布置學生預(yù)習課文,并收集相關(guān)資料或查閱資料。這樣既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又提高課堂效率。在上新課時,我會讓學生主動用最簡潔的語言匯報自己收集的資料,然后及時評價:“你是個愛學習的好孩子,課前主動預(yù)習與動手查資料,不錯!”“真是‘及時雨,我們感謝你動手查資料為大家?guī)硐嚓P(guān)知識?!薄澳闶占馁Y料讓大家也增長見識了?!薄涣撕⒆觽儽晃艺n堂即興評價表揚時,有的眼神一亮,煥發(fā)光彩;有的臉上露出會心的微笑;有的更加專注地上課;還有的下課追到辦公室主動把收集的資料交給我,好像生怕被我忽略了……例如在教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孔子拜師》這課時,我課前布置學生學習時,上課開門見山地揭開課題。我問學生誰了解孔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以及他對我國幾千年的歷史發(fā)展有什么貢獻。請你用簡潔的一兩句話介紹孔子。由于課前的預(yù)習,有的學生結(jié)合課后資料袋說,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活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表揚他真聰明還會運用課后資料袋的知識。他聽了美滋滋的,學會了運用資料。通過檢查課前預(yù)習與匯報收集的資料,大家懷著對這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崇敬之情,自覺主動地投入到他如何拜師的學習中,為積極深入地學習鋪平了道路。
二、課中:多樣評價,增強實效
(一)采用激勵性語言,個性化評價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總是在獲得表揚的愉悅中獲得學習的快感。因此在課堂上,我主要采用激勵性語言,并有個性化。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的鼓勵,要鼓勵得準確,鼓勵得有層次,夸到學生的心坎上。例如教《孔子拜師》時,老子說:“你就是仲尼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迎候。”結(jié)合這句話理解“迎候”的含義。有的學生說它的近義詞是“等候”。我立即表揚這位中等生,一部分優(yōu)生也都認同這一答案。我馬上說“迎候”的“候”是“等候”的意思,但“迎”的意思又是指什么?一石激起千層浪,有的優(yōu)生立刻開動腦筋,說“迎候”除了“等候”還有“迎接”的意思。我表揚他們動腦筋,但我還不滿足,連忙說老子專門到哪里迎候孔子?學生通過聯(lián)系上文找到老子專門到洛陽城外等候、迎接孔子。我及時表揚優(yōu)生善于聯(lián)系上文理解詞語的意思。教師適時的點撥,雖然有的學生不會表達但已經(jīng)理會了。是呀,不同水平的學生采用不同層次的激勵。正如差生,我讓她讀生字詞或課文時,我會對她說:“你的聲音其實很好聽,可惜后面的同學可能聽不清楚,能否再大聲讀一遍讓全班同學都能聽清楚嗎?”這時,她就會很愉快地大聲地再讀一遍。我會馬上表揚她有進步,我相信你多讀幾遍課文,下次會讀得更通順流暢,像百靈鳥一樣悅耳。
(二)采用導向性語言,針對性評價
教師的評價語言如一根指揮棒指引學生進入讀書的角色。因此,教師的課堂即興評價應(yīng)具有導向功能,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我從以下方面引導評價:(1)抓住文章中心,進行導向性評價。在教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六組課文,我讓同學找出《美麗的小興安嶺》全文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學生回答全文圍繞“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誘人,是……。”我及時評價:“你學會了整體感知課文,抓住文章中心句的學習方法,真了不起!”(2)角色扮演,進行導向性評價。例如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時,我讓學生扮演導游選擇西沙群島的海面、海底、海灘、海島其中一處美景向游客介紹。我精神飽滿地說:“我相信我們的導游能把西沙群島的富饒與美麗與大家分享?!蔽疫@么一說,陳明帶著笑容,邊走邊介紹,甚至還問游客有什么問題要問嗎?沈華、林進生等同學也爭先恐后地上去扮演導游。我面帶微笑地說:“感謝以上這幾位同學帶我們?nèi)ジ火埖奈魃橙簫u旅游,那里風景的確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希望大家回去給家人當導游,也帶他們?nèi)ノ魃橙簫u免費一游?!蓖瑢W們聽了都笑了。
三、課后:活用評價,提升實效
在課堂上,我們不能只用口頭語言進行評價,也不能只進行結(jié)果評價,還不能只有老師的評價,應(yīng)該是多種評價方式結(jié)合,活用評價,才能讓課堂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達到完美的教學效果。
(一)多種方式相結(jié)合
教師的評價,除了要善于進行口頭評價之外,還要善于用體態(tài)語言、標志性事物進行評價,讓孩子們享受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教學境界。體態(tài)語言是心靈的窗口,它向?qū)W生傳遞不同含義的信息,并能看出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及想法,很少具有欺騙性。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教師應(yīng)注意以下幾方面:一要用好眼神,使眼神隨著教學的進行,讓學生感受到或期待或點撥或信任的目光,促使學生自我修正,提高學習的信心。二要用好臉部表情,親切中有激情,鼓舞著士氣,張弛有度。三要用好手勢,如坐下、豎起大拇指、有請、舉手、鼓掌、撫摸等。用標志性的事物進行評價。
(二)與過程評價相結(jié)合
在課堂上,我們不能只重視結(jié)果的評價,更應(yīng)重視過程的評價。要把評價貫穿于教學的整個過程,給學生多次的評價機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悅,付出的收獲。但評價要理解和尊重學生的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更要積極引導家長、同學等適當參與評價活動。如我讓孩子、家長上傳自己的習作到班級微信群,讓家長參與評價,提出習作的優(yōu)缺點,引導孩子修改習作,從而提高寫作能力,也讓家長更關(guān)注與參與我們的語文教學活動。
評價有法,但無定法。在課堂上,教師應(yīng)注重課堂觀察、善于傾聽,把握學生課堂學習的軌跡,融評價與課堂教學中。唯有教師奏好課前、課中、課后即興評價的“三部曲”,才能讓課堂實效的旋律演奏得更優(yōu)美。
【作者單位:詔安縣鳳寮小學 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