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皮膚科,河南 洛陽,471000;2.洛陽市第二中醫(yī)院皮膚科,河南 洛陽,471003)
白癜風是皮膚科常見多發(fā)難治性色素障礙性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皮膚外觀美容,導致患者極大的精神壓力和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白癜風的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十分復雜,至今仍未明確[1]。目前西醫(yī)治療白癜風方法很多,如光化學療法,免疫療法、自體表皮移植及黑素細胞移植等[2],但療效不理想或有一定副作用,存在著較大的局限性。相比之下,某些中藥制劑在白癜風治療方面已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但具體作用機制研究較少。女貞子具有滋補肝腎,明目烏發(fā)的功能。藥理研究表明女貞子具有護肝、抗癌、抗炎、抗菌、抗病毒、提高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抗衰老等作用[3],還可上調(diào)酪氨酸酶活性,促進黑素合成。干細胞因子(SCF)及其受體c-kit對黑素細胞的分化、增殖、遷移具有重要作用。前期研究顯示,與正常對照組相比,白癜風皮損毛囊無色素黑素細胞(AMMC)上c-kit表達顯著減少,提示白癜風皮損毛囊SCF/c-kit信號通路可能存在異常受損從而致黑素細胞功能失調(diào)[4]。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女貞子乙醇提取物對人毛囊無色素黑素細胞c-kit表達的影響,并以此為切入點,探討白癜風的治療新途徑。
皮膚標本取自人正常頭皮(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急診外科提供),4℃環(huán)境下以DMEM培養(yǎng)基貯存,貯存時間不超過48h。
兔抗人酪氨酸激酶受體抗體、B-actin抗體、鼠抗人T311酪氨酸酶單克隆抗體、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山羊抗兔抗體(Santa Cruz Biotechnology公司);0.25%胰酶-乙二胺四乙酸(杭州吉諾),中性蛋白分離酶(dispase)(廣州威佳),M254培養(yǎng)基、人黑素細胞生長添加劑(HMGS)、Transwell培養(yǎng)板(美國Cascade),即用型SP免疫組化試劑盒(福建邁新),RNase(上海瑞齊),瓊脂糖凝膠(上海艾研),Trizol(美國Invitrogen公司)。
參照李永偉等[5]制定的方法。
參照王大光等[6]制定的方法進行。
參照李永偉[7]方法,配制0,2,0.67,0.22,0.07,0.03 mg/mL含女貞子乙醇提取物濃度的TICVA培養(yǎng)基。無色素黑素細胞用dispase酶消化傳代后第2天加入所配培養(yǎng)基于24孔培養(yǎng)板培養(yǎng),每個濃度設(shè)4個復孔,72 h后Coulter Counter計數(shù),確定最佳濃度。然后加入現(xiàn)配XTY/PMS顯色液,490 nm波長下檢測各孔吸光度(A值)。
以每孔1×105個,將培養(yǎng)液接種于6孔培養(yǎng)板,37℃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24 h后,去除上清,加入女貞子提取物,培養(yǎng)72 h終止。同時設(shè)立空白對照組,僅添加M254完全培養(yǎng)基。設(shè)計PCR引物[8],RT-PCR測定c-kit mRNA的相對表達量。
采用SPSS23.0軟件,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或獨立樣本 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結(jié)果顯示,培養(yǎng)72h后,濃度為2,0.67,0.22,0.07,0.03 mg/mL女貞子乙醇提取物對毛囊無色素黑素細胞的增殖具有促進作用(F=9.34,P<0.01),其中0.22mg/mL促進作用最為顯著(P<0.05)。見表1。
表1 不同濃度女貞子提取物對毛囊無色素黑素細胞的促增殖作用(n=10)
對照組c-kit mRNA表達值為(0.125±0.023),而0.22mg/mL組為(0.647±0.046),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n=10, =-32.096,P<0.001)。
祖國醫(yī)學認為,白癜風病因病機主要為“肝腎不足”,肝腎不足則“皮毛膝里失養(yǎng)而發(fā)白斑”,因此臨床多采用“補益肝腎”法治療。女貞子具有滋補肝腎,明目烏發(fā)的功能,其主要有效成分為酪醇和齊墩果酸,其中酪醇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抗疲勞、抗毒、抗微波輻射等護體強健功效,而齊墩果酸則可抗炎、抗病毒、抗氧化、抗突變、增強肌體免疫力。女貞子提取物可誘導黑素細胞內(nèi)肌動蛋白細胞骨架的聚合,促進黑素細胞的黏附及遷移。
臨床觀察顯示,白癜風復色時多是先從白斑毛囊口出現(xiàn)色素沉著,漸向外周擴展,最后融合成片;表明白癜風復色主要是皮損區(qū)毛囊黑素細胞的增殖和遷移。近年來,通過對毛囊外毛根鞘無色素黑素細胞的解剖結(jié)構(gòu)、形態(tài)學、體外活化黏附和移行方面都進行研究,認為毛囊無色素黑素細胞位于外毛根鞘的中下段,形態(tài)類似于周邊的毛皮質(zhì)細胞,外觀胞體偏圓,樹突不明顯,數(shù)目較少,常成群集中分布,胞質(zhì)中充滿黑素體,多為Ⅱ、Ⅲ期黑素小體,其形態(tài)結(jié)構(gòu)的變化導致功能上的不成熟。毛囊無色素黑素細胞是靜止狀態(tài)的黑素細胞,是表皮黑素細胞的干細胞和儲庫,能夠為特定因素所激活,分化增殖從無活性狀態(tài)慢慢成熟為有活性狀態(tài)并沿著外毛根鞘遷移到附近的表皮,形成色素島,在白癜風復色過程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而SCF/c-kit信號轉(zhuǎn)導途徑對黑素細胞的分化、增殖、遷移均具有關(guān)鍵作用[9]。
在本研究中,我們通過設(shè)置不同濃度的女貞子乙醇提取物,研究其對無色素黑素細胞的作用。結(jié)果顯示,不同濃度的女貞子提取物均可促進無色素黑素細胞的增殖。進一步進行RT-PCR測定c-kit mRNA的相對表達量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較, 0.22mg/mL的女貞子提取物的c-kit mRNA的相對表達量具有顯著優(yōu)勢,為(0.647±0.046)。
我們前期研究顯示[10],白癜風皮損毛囊AMMC上c-kit表達顯著減少,提示白癜風皮損毛囊SCF/c-kit信號通路可能存在異常受損從而致黑素細胞功能失調(diào)。而結(jié)合本次研究結(jié)果,我們認為女貞子乙醇提取物有可能是通過SCF/c-kit信號途徑激活毛囊外毛根鞘的無色素黑素細胞,使其分化增殖并遷移至表皮基底層而發(fā)揮治療白癜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