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是人類所擁有的思維特質(zhì),是精神領(lǐng)域中的核心和靈魂,是與“智力”并駕齊驅(qū)且影響人的綜合發(fā)展的兩大因素之一。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各類途徑和方式,善于把“情感元素”滲透并融入其中,不僅有利于凸顯語文學科的全面教育功能,而且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為培養(yǎng)他們的“核心素養(yǎng)”源源不斷地注入活力。
那么,如何充分發(fā)揮“情感”元素在語文教學中的正強化作用呢?
所謂“情感融匯”,就是指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組織并引導(dǎo)學生通過“披文入情、沿波討源”的途徑和方式,不斷激活并認真挖掘以教材為主的文本情感元素,以此發(fā)揮“濡染思想、熏陶情感”的正強化作用,努力實現(xiàn)“教書育人”的課程活動目標?!拔恼虏皇菬o情物?!狈彩蔷幦牖A(chǔ)教材中的文學作品,不僅語言優(yōu)美、內(nèi)容豐富,而且意蘊雋永、情感動人,是對學生開展情感教育的優(yōu)質(zhì)資源和有效載體。
以杜甫的《登岳陽樓》為例。詩中“親朋無一字”,意思是說,看不到親友來信,聽不到任何消息。對于一個熱切關(guān)注時事的人來說,竟然被整個社會所“忘記”,這是多么地悲哀、孤苦和寂寞?。≡趪覟?zāi)難之際,作者年老體弱、內(nèi)心疾苦且又漂泊他鄉(xiāng),過著一種“老病有孤舟”的生活,而北方邊關(guān)又發(fā)生了戰(zhàn)事,怎么不讓人“憑軒涕泗流”呢?通過字詞語義的解讀與分析,通過多元化的朗讀與體悟,一個思君愛國憂民的孤老形象躍然紙上!這讓讀者情可以堪呢?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边@就是說,“情感激發(fā)”在學校教育中既十分重要又非常必要。由于心智發(fā)育的規(guī)律性,初中學齡的生活閱歷簡單,而且對于語言文字的感悟力欠佳,正因為如此,他們對于語文學習中的情感體驗,還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力予以支撐,否則,這樣的情感教育就會事倍功半。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更好地激發(fā)他們的語文學習情感呢?以“情境教學”活動法為例。
比如《安塞腰鼓》,無論是表演前的一群后生“茂騰騰”的樣子,還是表演結(jié)束時戛然而止留下的“陌生感”及表演過程中那場面之熱烈壯觀、聲音之回響沉重、后生之疾速有力、舞姿之變幻作響,如果光靠教師的教學語言來進行描述,教學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與之相應(yīng)的是,筆者借助多媒體這一技術(shù)手段,從網(wǎng)絡(luò)下載并在課堂教學中直觀生動地演播出來,為學生提供了精彩無限、如臨其境的“視聽盛宴”,讓他們有一種撲面而來、撞擊心靈的強烈動感,并在“像文互動”中加強朗讀、切實體悟。這種情境教學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當今教育界流行著如下說法:“我聽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就懂了。”這意在強調(diào)“實踐出真知,體驗生情感”的社會生活道理。不僅如此,只有歷經(jīng)“手、口、腦”互動實踐而來的情感體驗,才真正地屬于自己并能留下持久性痕跡,這與宋代陸游提倡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有異曲同工之妙。語文教學中的情感體驗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以蒲松齡筆下的《狼》為例。在課文教學結(jié)束后,筆者以“我眼中的狼”為主題,讓全班同學聯(lián)系實際認知和生活經(jīng)驗,通過“小組討論”與“集體交流”形式,開展一場“演講+辯論”式的閱讀體悟活動。有人批判狼的貪婪、奸詐和兇殘的本性,有人認可《狼》中“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這一結(jié)論性說法,有人卻從“狼性文化”角度贊賞狼族的自然生存法則“睿智、善拼、群居、合作”,有人辯證地總結(jié)“任何人、物、事、象都具有正反兩面性”……由是觀之,積極參與各類體驗活動,不僅有利于生成豐厚的情感體驗,而且有利于深化人的思維認知。
在實際生活中有這樣一句俗語:“三年不走動,是親也不親?!彼囊馑际钦f,人際互動不僅可以有效地生成情感,而且能夠不斷地深化情感。教學活動是介于“教師、教學內(nèi)容、學生”三者之間的一種情感互動實踐,而“師生互動”的人力因素更是情感互動的主體和根本。就語文學科來說,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體現(xiàn)在課程教學中的任何活動環(huán)節(jié)。
比如,面對學生群體中客觀存在的個體差異,教師應(yīng)勇于面對并認真以待,一方面積極開展必要性的“因材施教”活動,在課前預(yù)習、課堂教學、作業(yè)設(shè)計等各類環(huán)節(jié),都要因人而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積極開展以賞識為主的激勵性評價活動,切不可“用一根尺子量人”,對于語文閱讀中出現(xiàn)的“哈姆雷特現(xiàn)象”,要本著“開放、包容、多元”的思想行為,該褒揚的褒揚,該認可的認可,該激勵的激勵,該保留的保留,該包容的包容,不應(yīng)當也沒必要“強勢統(tǒng)一”,以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總之,“情感”既是一種涵養(yǎng),也是一種滋潤;既是一種活力,也是一種動力;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藝術(shù)。就語文及其教學活動來說,善于堅持上述做法,就會讓情感之花日益綻放在師生心靈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