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翠,孫 文,徐 靚,馬玉翠,巢志茂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北京 100700)
葫蘆科植物栝樓Trichosanthes kirilowiiMaxim.,在秋季果實成熟時,連果梗剪下,置通風處陰干,獲得的干燥成熟果實,即為中藥瓜蔞。具清熱滌痰,寬胸散結,潤燥滑腸之功效,可用于肺熱咳嗽,痰濁黃稠,胸痹心痛,結胸痞滿,乳癰,肺癰,腸癰,大便秘結[1]。栝樓在我國東部分布廣泛,山東、河南、河北、安徽、江蘇、浙江、山西、陜西等地均有野生和人工栽培[2]。
道地藥材通常指來自特定產區(qū)、生產歷史悠久、栽培加工技術精細、質量優(yōu)良、療效顯著的藥材,一般被用作優(yōu)質藥材的代名詞。遺傳變異、環(huán)境飾變和人文作用是道地藥材形成的“三大動力”,環(huán)境壓力與適應是道地藥材形成的生態(tài)學機制[3]。瓜蔞,最早記載于詩經,稱為果裸;神農本草經記載到,栝樓,又名齊瓜。齊,當指現今山東北部,包括長清、肥城一帶。瓜蔞的傳統(tǒng)道地產區(qū)被考證認為是山東省長清、肥城、寧陽一帶[2,4,5]。
根據我們的調查,山東種植栝樓的面積最近不多,遠遠滿足不了中醫(yī)臨床使用瓜蔞的需求,栝樓的大面積種植已經分布到我國多地。不同產地栝樓的果實加工的瓜蔞,在外觀性狀和理化指標方面存在較大的區(qū)別。從一些產區(qū)引種到山東平陰所種植的栝樓近成熟果實,烘干后存在總皂苷、腺苷含量等活性成分上的區(qū)別[6]。本文在國慶節(jié)這一全國幾乎相同的采收季節(jié),收獲了主產瓜蔞的6 個省的120 個成熟栝樓果實,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加工規(guī)定[1],在北京進行了相同方式的陰涼干燥,獲得了瓜蔞,即干燥成熟的栝樓果實,然后對每個果實進行了縱徑、橫徑、縱橫比、單果重、果皮重量比、水溶性浸出物等6個指標的測定,通過分析,指出了傳統(tǒng)道地產區(qū)瓜蔞的性狀特征,為栝樓的種植、瓜蔞的加工、臨床的使用和藥材的質量評價提供了理論依據。
數顯游標卡尺(量程0-250 mm,上海恒勝工具有限公司),OHAUS CP224C 型電子天平(感量0.1 mg,奧豪斯(上海)儀器有限公司),FW100 型高速萬能粉碎機(天津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HHS 型電熱恒溫水浴鍋(上海醫(yī)療器械五廠)。
表1 栝樓果實收獲信息表
娃哈哈純凈水(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
栝樓果實的收獲地點及日期見表1。
連栝樓藤將果實剪下,用網兜帶到北京,編成辮并使每個果實之間沒有碰撞,懸掛于陰涼透風的實驗室中,陰干到來年的5月30日,剪去果柄,取果實[1-2]。
采用天平稱定單個果實的重量即為單果重。采用游標卡尺測定柄底到臍部的直線距離即為縱徑。采用游標卡尺測定果實最粗部分的直徑即為橫經??v經與橫經的比例即為縱橫比。剖開果實,取外果皮,稱定重量,除以該果實的單果重,即為該果實的果皮重量占比。按照2015 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第四部通則2201 中水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項下的熱浸法測定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
對6 個產地,每個產地的所有20 個果實加工的瓜蔞進行性狀數據的測定,按平均值±標準差的方式表達計算結果,采用Duncan 法對所有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見表2。
在外觀性狀上,表2的結果顯示,山東道地產區(qū)種植并獲得的瓜蔞,體現在果實偏長的特性上,橫徑最細,縱徑最長,縱橫比平均高達1.43,為長圓形果實。這是別的產地種植的栝樓果實所沒有的明顯的外觀特征。
表2 的結果顯示,與其他產區(qū)種植并獲得的瓜蔞相比,山東道地產區(qū)的瓜蔞單果最重,平均值為95.39 g,應該是其道地性的又一個性狀特性。這種在長期的栽培生產歷史過程中形成的栝樓的優(yōu)良品種應該作為推廣的重點品種。
山東道地產區(qū)種植并獲得的瓜蔞,表2 顯示其果皮占比最少,平均只有23.07%,說明果瓤和種子的占比最重。反映這個數據的原因,一方面說明果瓤的比例偏高,所含糖分的含量偏高,與水溶性浸出物含量高的特征相一致;另一方面說明了與采摘時果實的成熟度高有關。江蘇射陽和河北安國種植的栝樓在采摘果實時,普遍存在成熟度不夠,果皮偏青的現象,導致加工而成的瓜蔞,果皮偏厚,有少量的白籽白瓤的現象。
采用熱浸法測定了所有果實的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山西省稷山縣段壁村生產的瓜蔞含量最低,為37.25%,但是,每個瓜蔞樣品均高于中國藥典對瓜蔞規(guī)定的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為不得低于31%[1]的要求,說明這些瓜蔞在浸出物含量方面都是合格的。瓜蔞中富含半乳糖等還原糖類化學成分[7,8],傳統(tǒng)的質量評價是“糖味濃者為佳”[9-11],由于糖是水溶性物質,所以,熱浸法測得的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應該是以高者為佳。表2的結果顯示,與其他產區(qū)相比,山東道地產區(qū)生產加工獲得的瓜蔞水溶性浸出物含量較高,僅次于河南安陽生產加工獲得的瓜蔞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由于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可以反映傳統(tǒng)的“糖味濃者為佳”的觀點,所以,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也應該是其道地性的性狀特性之一。
表2 不同產地瓜蔞物理性狀及浸出物含量測定結果統(tǒng)計表
總結以上的分析,本文形成的觀點是,傳統(tǒng)道地產區(qū)經過長期種植撫育的栝樓,在優(yōu)質瓜蔞的性狀方面的特征是,外觀長圓形,單果重,成熟度高,水溶性浸出物含量高。
同時提示我們,在種植生產過程中,應該促使果實的盡早成熟,在采摘時應選取成熟的果實作為優(yōu)質的瓜蔞用于臨床。一些地區(qū)在生產瓜蔞需要引進種植的栝樓品種時,應盡可能地嘗試引進山東長清、肥城一帶的傳統(tǒng)種植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