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山東日照海曲漢代夾纻胎漆器金銀裝飾工藝淺析

      2019-03-10 05:06:08吳雙成白廣珍杜可竹劉建國胡文龍
      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xué) 2019年6期
      關(guān)鍵詞:銀片金片飾件

      吳雙成,白廣珍,杜可竹,劉建國,吳 昊,胡文龍,胡 楊

      (1. 山東省文物保護修復(fù)中心,山東濟南 250014; 2. 荊州文物保護中心,湖北荊州 434020;3.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東濟南 250012)

      0 引 言

      漆器一般指采用生漆或精漆髹飾的器物。隨著漆器胎體材料的篩選、制作技術(shù)的進步,髹漆工藝的發(fā)展,西漢時,在春秋“棬素”工藝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夾纻胎漆器制作技術(shù)業(yè)已成熟。

      夾纻胎漆器是指以一層或多層相粘的麻布來支撐器物外形的漆器,是我國漆器中重要的一類,有別于“夾纻”工藝[1]。漢代夾纻胎漆器不僅在胎體上有改進,且在裝飾工藝上也有較大進步。

      最具特點是金銀裝飾工藝:一是貼金、銀片,二是“扣器”的出現(xiàn)。漢許慎《說文解字(金部)》:“扣,金飾器口?!奔捶彩怯媒饘偌庸毯脱b飾器物口沿的,就叫扣器。在漢代這種金、銀鑲嵌的扣器最為名貴[2]。后學(xué)界講扣器多指鑲嵌金銀的漆器。

      筆者曾對山東日照海曲漢代墓地出土夾纻胎漆器的結(jié)構(gòu)、漆膜等進行過粗淺研究[3-4],部分樣本是飾有金銀的夾纻胎漆器。本研究在文獻[3]的基礎(chǔ)上,對該墓地M106出土夾纻胎漆器的金銀裝飾的顯微觀察結(jié)果進行總結(jié),探討了其制作工藝。

      1 樣本與儀器

      1.1 樣本

      本研究所涉及飾有金銀的夾纻胎漆器均出土于日照海曲墓地M106[5]。該墓葬槨頂部及四周均有40 cm左右的青膏泥填埋,外圍填土為未夯打黃褐色花土。該墓葬共出土29件夾纻胎漆器,其中M106:1圓奩盒最為典型。

      1.1.1M106:1圓奩盒 蓋呈穹頂形,頂飾金柿蒂,下3組銀箍,銀箍間飾有動物、禽鳥形金、銀片,金銀間隔,每圈共8個。蓋內(nèi)口沿有6組金、銀相間的菱形裝飾。底外飾工藝與蓋相同(圖1)。

      1.1.2M106:3方奩盒 方形、盝蓋,頂飾銀柿蒂,并帶有銀環(huán)。蓋與底的頂和底邊各有一道銀箍。表面有描飾圖案,四面紋飾相同(圖2)。

      1.1.3M106:54圓奩盒 圓形、穹頂。蓋頂飾銀柿蒂,自頂向下至口沿共飾有5道銀扣,其中第2道有動物形金屬片。底外共3道銀扣。銀扣間均有描飾圖案。

      1.1.4M106:69馬蹄形奩盒 馬蹄形、盝頂,蓋頂飾銀柿蒂。

      1.2 儀器

      游標(biāo)卡尺,千分尺,德國徠卡DMS300體式顯微鏡,萊卡DVM6超景深顯微鏡,飛納Phenom XL能譜版掃描電鏡。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金飾片

      2.1.1金片上 金片上有描飾線條,且與周圍圖案相銜接,金片與漆膜接界處均有黑色漆描飾(圖3)。

      從金片上的描飾分析來看,漢代工匠考慮單純金片裝飾難以與周圍圖案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也難以展示所要表達形態(tài)。故此在金片上勾勒線條,充實金片表面,更加生動,融為一體。

      另外觀察到金片表面有打磨痕跡(圖4),在掃描電鏡下更能清晰可見,打磨痕跡方向一致、連續(xù),粗細基本一致(圖5)。

      推測髹底漆厚度略高于金片,干燥后打磨,顯露出金片,故在金片表面留下打磨痕跡。測量脫落金片厚度為67 μm。

      2.1.2金片下 在脫落金片下面可以看到打磨過的漆灰層面(圖6),局部發(fā)現(xiàn)有黑色粘結(jié)物(圖7)。

      從以上觀察結(jié)果初步判斷,在漆灰層上刷粘合劑,按預(yù)定位置粘接金片,故金片能較好貼敷在漆灰層上。

      2.2 銀飾片

      2.2.1M106:54圓奩盒 在M106:54圓奩盒銀扣脫落位置可以看出,漆膜與銀片在一個平面,漆膜下的漆灰層有打磨痕跡,而銀片下的漆灰層粗糙,應(yīng)未經(jīng)打磨。銀片厚度為0.75 mm(圖8)。

      嵌銀工藝應(yīng)是在完成第一道漆灰,未干時,按照預(yù)設(shè)位置粘貼銀片。再刮漆灰,干后打磨非銀片區(qū)域,然后再髹底漆,并進行最后一次打磨,使得漆面與銀片相平,后再髹面漆。

      2.2.2M106:69馬蹄形奩盒 盒頂飾銀柿蒂,在銀片下是漆灰層,明顯看到其周邊漆灰層被打磨痕跡。在銀片與漆膜接界處有銀色描飾(圖9)。

      2.3 銀飾件

      2.3.1M106:3方奩盒 M106:3方奩盒蓋和底分別放置時高度基本一致(圖2)。插合后整體高度略高于底,恰巧露出盒底部銀箍。上下銀箍均高7.75 mm,約占整體高度(77.04 mm)的1/10。測底的對角線長度,分別為62.92和62.38 mm,相差0.54 mm。由此可見制作尺寸非常嚴格,方正。

      對蓋內(nèi)進行觀察,蓋頂內(nèi)有突出痕跡,可以看出柿蒂紋構(gòu)件有爪深入到漆灰層中(圖10)。應(yīng)是為增加方奩盒頂柿蒂紋構(gòu)件與器物整體結(jié)合的強度而為。

      2.3.2殘蓋 在日照海曲M106出土殘片中找到一個蓋頂銀構(gòu)件,其內(nèi)有多條“爪”(圖11)。

      3 討 論

      金、銀往往被加工成片、絲、箔、麩、屑、泥等狀態(tài),用于漆器的裝飾[6],主要用鑲嵌金、銀片來制作扣器。金、銀片有厚有薄,被剪(薄金、銀片)、刻(厚金、銀片)成圖案,嵌入漆器。

      除金、銀外,還有銅,相對來說檔次低。在一件器物也有兼用情況,如M106:1就是屬于金、銀同用。該墓地還發(fā)現(xiàn)有銅扣器(耳杯),且部分銅上有鎏金。

      為更好探討本研究所涉及幾件夾纻胎漆器的金銀裝飾工藝,在荊州市對現(xiàn)代漆器的金銀裝飾制作工藝進行了調(diào)研。初步總結(jié)了現(xiàn)代工藝流程,并在前文顯微觀察結(jié)果的基礎(chǔ)上,對山東日照海曲墓地M106的幾件漢代夾纻胎漆器金銀裝飾工藝進行推測。

      3.1 現(xiàn)代漆器金銀裝飾工藝

      現(xiàn)代工藝是根據(jù)器物制作目的分為“鑲嵌”和“粘貼”兩類。

      3.1.1鑲嵌 預(yù)先粘埋金銀飾件,整體髹漆后打磨平整,顯現(xiàn)出金銀材質(zhì)。從視覺效果來看,既有因質(zhì)地不同呈現(xiàn)的色感差異,又有因表面平整帶來的渾然一體。工藝流程如下:

      1) 鑲嵌。胎體制好后,髹飾所需厚度漆灰層,再將需要鑲嵌的金銀飾件用漆灰粘貼在預(yù)定位置。

      2) 髹漆(灰)。對非金銀飾件以外區(qū)域進行髹漆(或漆灰),但厚度不超過金銀飾件厚度,干燥后打磨推光。

      3) 髹漆磨顯。完成2)后,髹底漆至飾件高度,干后磨顯,呈現(xiàn)金銀飾件的自然樣式,再髹面漆。

      4) 描飾。按照預(yù)定圖案設(shè)計,將需描繪的紋飾先在器物上進行轉(zhuǎn)印或勾繪草圖,再行描飾。金銀飾件邊緣及其上的紋飾,要和器物紋飾整體協(xié)調(diào)、融合。

      3.1.2粘貼 為追求器物的立體感、觸摸感,在面漆上粘貼金銀飾片。

      1) 髹漆。在胎體上髹飾底漆,干燥打磨,直至完成面漆髹飾。

      2) 貼飾。面漆待干未干時,用大漆將器物金銀片飾件粘貼在預(yù)定位置,放入蔭房緩慢干燥。

      3) 描飾。與3.1.1中步驟4)的方法與要求基本一致。

      鑲嵌工藝飾件與漆面相平,而粘貼工藝飾片高于漆面。兩者相同之處是器物外表的描飾工藝,均兼顧金銀飾件與周圍漆面的協(xié)調(diào)、融合,特別是對于金銀飾件的邊緣處理。

      在一件器物上所用的金銀裝飾技藝多是復(fù)式組合。有的裝飾件,尤其是一些較厚重的飾件,甚至是在胎體制作或開始刮漆灰時就預(yù)埋了。

      3.2 嵌金工藝

      從觀察M106:1圓奩盒嵌金微觀結(jié)構(gòu)來看,推測其嵌金工藝流程如下:

      1) 在刮完最外層細漆灰,干燥打磨后,在預(yù)定位置粘貼金片,緩慢干燥。

      2) 金片黏接牢固后,刷涂底漆,干燥后打磨,露出金片,在非金區(qū)域刷涂面漆。

      3) 根據(jù)器物整體構(gòu)圖,進行描飾。金片和漆膜具有不同物理性質(zhì),熱脹冷縮不一致,匠人們首先在金片與漆膜接界處進行描飾,起到保護作用。為整體協(xié)調(diào),金片上描飾線條與周圍連貫(圖3和13)。

      3.3 嵌銀工藝

      因銀的延展性差,銀片比金片厚,故嵌銀工藝要在刮漆灰時就開始,將銀片嵌在漆灰層中。根據(jù)前面所觀察的現(xiàn)象,嵌銀工藝流程如下:

      1) 在完成第一道漆灰,未干時,按照預(yù)設(shè)位置粘貼銀片,緩慢干燥。

      2) 在非銀區(qū)域刮漆灰,高度略底于銀片,留出底漆所需高度,干后打磨。

      3) 髹飾底漆,高度基本與銀片高度一致,干燥后打磨,露出銀片(因銀多被腐蝕,表面打磨痕跡看不到),再在非銀區(qū)域涮涂面漆。

      4) 描飾與嵌金類似(圖14)。

      3.4 銀飾件鑲嵌工藝

      在一些夾纻胎漆器頂部柿蒂紋裝飾帶有鈕或環(huán)時,這些金、銀構(gòu)件厚重。為增加牢固度,其下多帶有若干爪,并埋入胎體中起固定作用。推測應(yīng)為胎體刮涂第一遍漆灰未干時,就將帶鈕或環(huán)柿蒂形構(gòu)件的插入,部分可能穿透胎體,并折彎。隨后刮涂漆灰、髹面漆,逐漸包埋在器物胎體中(圖15)。

      在北方,漆器難以保存,又因銀易遭受腐蝕,目前多發(fā)現(xiàn)金飾片。以往多稱此類飾件為動物形金片,其實它的造型并不限于動物一種。從包頭博物館藏80余片金片實物看可分四類:一是動物,占絕大多數(shù);二是禽鳥類,數(shù)量次于動物;三是人形,數(shù)量較少;四是器物[7]。日照海曲墓地M106出土的金、銀圖案多為動物、禽鳥和幾何形。

      嵌金、銀工藝多用于器物的口沿、腹部、底部、頂部柿蒂紋等部位。

      4 結(jié) 論

      鑲嵌工藝起源早,技術(shù)成熟,是我國金屬等文物重要的制作工藝。隨著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選用材料、應(yīng)用范圍擴大,鑲嵌工藝不斷成熟。

      夾纻工藝起于春秋,戰(zhàn)國出現(xiàn)夾纻胎漆器,漢代成熟。夾纻胎漆器胎薄體輕、光潔美觀,與其它胎體相比,在氣候變化時也不易發(fā)生變形和開裂,并可以自由地造型,制作比較復(fù)雜的器型,深受貴族喜愛。飾有金銀的夾纻胎漆器是“夾纻”和“鑲嵌”工藝完美結(jié)合的產(chǎn)物。

      夾纻胎漆器的金銀裝飾工藝因金銀飾件面,與漆膜層面高低,分為“粘貼”和“鑲嵌”兩類,采用粘貼工藝,則飾件高于漆膜,鑲嵌工藝則飾件面與漆膜面相平。本研究樣品中暫未發(fā)現(xiàn)粘貼工藝。所發(fā)現(xiàn)的鑲嵌工藝流程、嵌入深度根據(jù)金銀飾件的厚度、目的等而有所變化。

      金片較薄,在完成漆灰層后,開始鑲嵌,故此金片多在漆灰層上,漆膜層中;而銀片是在刮漆灰過程中,開始鑲嵌,故此銀片多在漆灰及漆膜層中;另外需要受力的銀構(gòu)件是在髹飾第一遍漆灰時埋入,故此銀飾件完全嵌入漆灰層中,甚至部分銀飾件直接嵌入到纻麻層中。

      古代工匠將鑲嵌工藝成功運用到夾纻胎漆器上,造就了飾有金銀的夾纻胎漆器這一特殊類型漆器。因自身材質(zhì)及埋葬環(huán)境因素,保存下來的實物較少。對實物進行深入研究將有利于夾纻胎漆器金銀鑲嵌工藝的傳承和發(fā)展。

      致 謝:本研究得到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館員鄭同修先生和荊州文物保護中心竹木漆器修復(fù)專家、楚式漆器修復(fù)技藝傳承人杜道子先生的支持、斧正。

      猜你喜歡
      銀片金片飾件
      三金牌三金片廣告
      新中醫(yī)(2024年9期)2024-05-17 12:11:12
      靈感音符
      三金牌三金片廣告
      新中醫(yī)(2024年5期)2024-03-20 04:05:12
      三金牌三金片廣告
      新中醫(yī)(2024年2期)2024-01-30 13:41:40
      硫酸鹽還原菌對噴氣燃料銀片腐蝕機理研究
      汽車外飾件涂裝線顆粒降低探討
      上海涂料(2021年5期)2022-01-15 06:09:56
      平面金屬薄板飾件精加工智能產(chǎn)線上下料裝置設(shè)計
      故事里的智力考驗
      基于Moldflow的汽車外飾件成型缺陷分析與優(yōu)化設(shè)計
      中國塑料(2016年4期)2016-06-27 06:33:54
      三金片合左氧氟沙星治療急性腎盂腎炎60例臨床療效觀察
      新乡市| 丰顺县| 章丘市| 承德市| 河间市| 溆浦县| 防城港市| 唐海县| 钟山县| 汽车| 满洲里市| 胶南市| 昆山市| 三门峡市| 江口县| 云霄县| 杭锦后旗| 陵水| 上思县| 正安县| 青川县| 陇南市| 共和县| 荔波县| 当雄县| 酒泉市| 新津县| 渝中区| 紫金县| 内乡县| 牡丹江市| 金沙县| 临武县| 广东省| 蒙山县| 九龙城区| 寿光市| 辰溪县| 临高县| 崇阳县| 高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