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華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第三附屬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3)
Ⅱ型呼吸衰竭是由于各種疾患引起的通氣或換氣障礙而導致的動脈血氧飽和度降低伴有高碳酸血癥的一種臨床綜合征[1]。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是治療Ⅱ型呼吸衰竭的常規(guī)手段,且具有操作簡便、創(chuàng)傷小等特點,已經逐漸成為改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氧合狀況的首選通氣治療方式[2]。隨著護理觀念的轉變,以“先預防后治療”為中心的預見性護理模式逐漸受到了臨床護理人員的重視[3]。本研究旨在探討預見性護理對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Ⅱ型呼吸衰竭治療效果和并發(fā)癥的影響。
1.1一般資料選擇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第三附屬醫(yī)院接受治療的86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3例。對照組:男28例,女15例;年齡45~80(63.5±5.8)歲;病因分類:支氣管擴張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5例,重癥肺部感染13例,急性重癥胰腺炎2例,腦出血3例。觀察組:男27例,女16例;年齡44~82(64.2±5.4)歲;病因分類:支氣管擴張1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4例,重癥肺部感染12例,急性重癥胰腺炎3例,腦出血3例。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及病因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患者均給予病因和對癥治療,包括祛痰、抗感染、平喘、保護胃黏膜、保護臟器等藥物治療,并接受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每周更換1次呼吸管路,若呼吸管路被污染,則及時更換;使用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后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包括呼吸、血壓、脈搏、體溫和血氧飽和度),記錄24 h尿量和動脈血氣指標。觀察組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4-6]:(1)負面情緒的預見性護理:大多數患者對于病情和呼吸機存在不理解,普遍伴有不同程度的焦慮和恐懼,護理人員要詳細地向患者解釋疾病和呼吸機的使用原理,介紹一些治療成功的病例與患者相互交流,增進了解;告知使用呼吸機的注意事項和面罩的使用方法,盡量避免人機對抗。(2)氣體交換不暢的預見性護理:讓患者多飲水,并囑咐患者多咳嗽,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協助患者定時叩背排痰;在呼吸機的濕化罐內及時加用滅菌注射用水,積極配合霧化吸入和排痰機的應用;若患者可以進食,要囑咐其不宜進食太飽,以防反流誤吸。(3)口干與腹脹的預見性護理:張口呼吸或者長時間使用呼吸機極易導致患者出現口干和腹脹,因此,在上機前就要囑咐患者多飲水,上機后囑患者緊閉嘴巴,盡量用鼻呼吸,減少吞咽動作和吸氣入胃。(4)呼吸肌疲勞的預見性護理:患者脫機前指導患者進行呼吸肌功能鍛煉,如腹式呼吸、縮唇呼吸和呼吸操等;多進食易消化、高熱量、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減少容易產氣的碳水化合物的攝入。(5)面部與壓瘡的預見性護理:每日進行 2~3次的皮膚清潔,使用減壓貼對面部皮膚進行保護;可每2 h去掉面罩放松,若病情允許可使用鼻導管低流量吸氧;幫助患者及時換洗衣物被單,保持皮膚局部清潔。
1.3觀察指標(1)治療效果,包括日排痰量、上機時間和住院時間;(2)并發(fā)癥:包括面部感染、腹脹、壓瘡和上消化道出血等。
2.12組患者日排痰量、機械通氣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結果見表1。觀察組患者日排痰量顯著多于對照組,而機械通氣時間和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2組患者日排痰量、機械通氣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組別n日排痰量/mL機械通氣時間/d住院時間/d對照組4332.5±5.611.2±3.419.5±5.3觀察組4345.8±6.2a8.5±2.3a13.2±4.6at-3.5623.4523.385P<0.05<0.05<0.05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2組患者并發(fā)癥比較結果見表2。觀察組患者面部感染、腹脹、壓瘡和上消化道出血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2組患者并發(fā)癥比較
Tab.2Comparisonofincidenceofcomplicationofpatientsbetweenthetwogroups
組別n面部感染/例(%)腹脹/例(%)壓瘡/例(%)上消化道出血/例(%)對照組438(18.6)7(16.3)4(9.3)5(11.6)觀察組431(2.3)a1(2.3)a0(0.0)a1(2.3)aχ23.5623.1563.2133.056P<0.05<0.05<0.05<0.05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預見性護理是近年來提出的一種護理觀念,是指護理人員根據疾病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特點,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洞察力,以“預防為中心”,在疾病和并發(fā)癥出現之前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最終降低疾病和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即便是已經出現了不良后果也要采取有效手段防止惡化,在這個過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護理人員的經驗和判斷力[7]。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是治療Ⅱ型呼吸衰竭的首選治療方法,有研究顯示,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極易出汗,且皮膚免疫力降低,同時由于患者活動受限,從而加重了皮膚壓瘡的概率[8];另外,長期使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會導致患者出現口干、面部感染和腹脹等并發(fā)癥。相當一部分接受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負面情緒,會造成人機對抗,降低呼吸機治療效果,這部分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能夠及早發(fā)現不良情緒并及時進行干預,以盡量避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仝會坤等[9]研究發(fā)現,預見性護理可以改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氧飽和度,并提高護理滿意度。本研究發(fā)現,對接受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能夠明顯減少通氣過程中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縮短機械通氣時間和住院時間,增加患者的排痰量,是一種值得推廣應用的護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