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梅 李朝暉
一個多月前,我們病房來了一位80多歲的臥床女患者,只有女兒和年邁的老伴兒陪伴在她身邊?;颊叩囊挛锖懿徽麧崳鄄€上糊滿了黏稠的黃色分泌物,整個人看起來很虛弱,還在不時地喊叫。
醫(yī)生詢問病情時,老伴兒只是默默地站著,靦腆地笑著,也不作答。女兒看起來很焦慮,喋喋不休地講述著病情和家里的情況。
老兩口一共有6個子女,可生病后只有這一個女兒不離不棄地照顧,其他的孩子們都說自己忙,沒有時間。言語中看得出這個女兒的無奈和抱怨。
在全面的詢問病史、查體和參考已有的病歷資料后,醫(yī)生向女兒交代了病情:目前病情危重,希望家屬多與患者溝通,了解她的痛苦和心愿,家屬之間也要好好溝通,勸說其他子女來院探望和照看老人,做好日常生活照護和心理精神照護,準備好患者的后事,給老人跟愛與被愛的親人好好告別的機會。
女兒似懂非懂地點點頭,老伴兒仍然站在旁邊微笑著。
在日后的診療過程中,我們感到這位患者的問題很多,憑經(jīng)驗看,單靠一般的溝通很難幫到他們,這兩位家屬應(yīng)該得到更多的精神和社會支持。于是,我們把這個個案轉(zhuǎn)介給專業(yè)社工師李朝暉。
社工邀請患者的女兒(L阿姨)參加母親節(jié)活動,學(xué)習怎么給媽媽做芳香撫觸,L阿姨很感興趣。做完芳香撫觸后,L阿姨流淚了,她說:“好像跟媽媽一起走進天堂的感覺,沒有遺憾,沒有痛苦?!?/p>
L阿姨開始跟社工聊起她家的一些情況。L阿姨說媽媽有6個孩子,3個女兒,3個兒子,但只有她一個在默默地付出,沒有人分擔。
但自己這么付出,媽媽還不領(lǐng)情,心里只知道惦記著她的小兒子。有時還囑咐她要照顧弟弟,時不時問問小兒子有沒有吃好。自己每天這么辛苦,媽媽卻看不到,L阿姨的心里很委屈,有時候也忍不住跟媽媽抱怨一下她的偏心,可媽媽聽了很難過,老淚縱橫,L阿姨也就不忍心說下去了。
為了讓媽媽開心,L阿姨有時會編一些媽媽愛聽的話,譬如媽媽最喜歡孫子,L阿姨就會告訴她孫子考上大學(xué)了,媽媽聽著就會笑得合不攏嘴,其實孫子還沒考大學(xué)呢。
可每當想到媽媽如此偏愛的弟弟和弟妹實際上并未盡到他們應(yīng)盡的責任,L阿姨就又是一肚子委屈和抱怨。
一天,L阿姨提到想跟社工要一下芳香撫觸的音樂,這時她從包里拿出來一個音響和耳機,引起了社工的注意。
社工:“這個音響不錯,誰給買的?”
L阿姨:“兒子給買的,耳機也是,好幾百呢?!?/p>
社工:“兒子好孝順啊!”
L阿姨:“是呀,我兒子對我特別好,我喜歡優(yōu)衣庫的衣服,我兒子就去那兒給我買,我就喜歡穿三四十歲的衣服?!?/p>
社工:“阿姨,那您比您母親有福呀,您的兒子比她的兒子孝順呀。”
L阿姨:“是,你說為啥我兒子孝順?”
社工:“因為你做出了榜樣。”
L阿姨:“你說得對,就是因為我對我媽好,我兒子看見啦?!?/p>
社工:“那您兒子怎么看您照顧母親這件事?”
L阿姨:“我兒子說,我照顧我媽是應(yīng)該的。兒子還常說,等我生病時,誰都不用,他就能把我照顧得好好的?!?/p>
社工:“您這么辛苦地付出,兒子都看見啦,也像您一樣孝順。”
L阿姨:“是呀?!?/p>
說起兒子對自己的好,L阿姨很開心,因為看到阿姨隨身攜帶音響,社工聯(lián)想阿姨可能喜歡音樂。
圖6中展示了兩個算法的可視化結(jié)果,兩個算法都得到了較為不錯的效果,同一類別的點基本都聚集在了一個簇中。相比于BH-SNE,ST-SNE的結(jié)果中,同一類別的點聚集的更加緊密,類間的分隔更加明顯。
社工:“阿姨平時都喜歡聽什么歌?”
L阿姨:“說出來,怕你們笑話阿姨,我就喜歡聽一些情歌?!?/p>
社工:“挺好的,前幾天我們還陪病房的一個阿姨唱歌呢,那個阿姨最喜歡《我心里永遠有個他》,您熟悉這個歌嗎?”
L阿姨不好意思地笑起來:“知道知道,我還喜歡聽……沒事我就唱兩句,有時在醫(yī)院太沒意思了?!?/p>
社工:“如果有志愿者陪您唱唱歌,您覺得怎么樣?”
L阿姨:“那好啊,我可喜歡唱歌了?!?/p>
社工:“下次讓志愿者給您做做芳香撫觸,讓您放松一下,您也需要被照顧。”
L阿姨的心情好轉(zhuǎn)很多。
L阿姨:“其實我不怪弟妹,畢竟媽媽把我養(yǎng)大,并沒有養(yǎng)她。我心里真的舍不得媽媽,放不下,她的時間不多了,我應(yīng)盡量多為媽媽做一些,多說一些讓她開心的話。”
在得到社工師李朝暉的幫助后不久,我再次見到了患者的女兒,她的精神狀態(tài)比剛來時好了很多,可以順暢地交流,查房時我還發(fā)現(xiàn)病床上和周圍環(huán)境整潔了不少,患者的臉上、身上也都變得干干凈凈,雖然她已經(jīng)昏迷不醒,但整個人看起來卻很平靜、很安詳。
當我夸獎她有了很大進步時,她一個勁兒地感謝我們讓她明白了一個道理,好好照顧媽媽是她應(yīng)該做的事情,沒有什么好抱怨的。
這教她學(xué)會放下,在疲憊不堪的時候下樓走走,邊走邊聽歌,用學(xué)來的方法給媽媽做芳香撫觸,使整個人變得輕松、有力量,敢于面對媽媽的離去,包容理解兄弟姐妹們的難處,也勇于承擔媽媽離世后對爸爸的照護。
面對衰老、臨終和死亡,每一個家庭都是傷痕累累,身處其中的親人在內(nèi)心深處吶喊著:“快來幫幫我吧,我要被壓垮了!”這是在照護末期患者時無法避免的困境。
所幸我們擁有日趨成熟的靈性照顧和社會支持的能力,這猶如一劑良藥,給生者賦能,點燃他們繼續(xù)前行的勇氣和希望,在認識生活的真相后依然擁有愛,擁有照顧好病人和挨過痛苦的能力。
(來源:醫(yī)學(xué)界腫瘤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