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英
“盧溝橋,盧溝橋,盧溝橋上走駱駝,橋上獅子數(shù)不清,橋下蘆花一片白……”
2019年1月20日晚,北京樂空間,獨立音樂人小河的“灰燼悲喜新”新年演唱會上,壓軸登臺的是一位普通又樸素的“老北京”,大家稱他何大爺。何大爺演唱了一首他小時候的童謠《盧溝橋》,引來了臺下觀眾熱情的掌聲和叫好聲,還有人喊“再來一遍”。
半年前,79歲的何大爺從未想過自己會以這樣的一種方式和數(shù)百名年輕人互動——他日常就是陪老伴遛彎、寫寫毛筆字,興致來了哼哼小曲兒。而將他和這首《盧溝橋》帶到公眾面前的,是小河發(fā)起的一項“胡同童謠”回響計劃。
2018年下半年,在北京生活了20多年的小河發(fā)起了“胡同童謠”項目:他把目光投向北京老城區(qū),挖掘隱藏在胡同和社區(qū)里的老童謠,老曲新編后教一些年輕人學唱,并在南城藝術空間“打磨場”里舉辦了5場小型現(xiàn)場音樂會,賦予老童謠新的生命力。
“2018年8月,當我們找到何大爺,聽他唱第一遍《盧溝橋》時,我就聽哭了?!毙『釉诮邮堋恫t望東方周刊》采訪時回憶滿滿。
“這首歌非常質(zhì)樸,歌詞簡單但充滿詩意,旋律簡潔而又親切;特別有年代感,就像陳釀的酒一樣香醇。”小河覺得,“它用很簡單的方法表達了詩一般的美感,作者或者是個詩人,或者是個孩子?!?/p>
雖然名為“胡同童謠”,但小河說重心其實在“童謠”上,胡同只是空間代名詞,代表著市井生活環(huán)境?!霸诒本┙泻谀戏娇赡芫徒信没蛘咝∠?。”
“大人的世界太強壯了,兒時的美好和童真被更大的東西侵襲后,能留下來的彌足珍貴?!毙『诱f,這是他做童謠的緣由。在這個項目里,他篩選童謠的隱性標準是“詩意和美”。
從小在北京長大的趙瑾曾帶著孩子參加童謠音樂會,她覺得記憶里的童謠好像在逐漸消失,“現(xiàn)在我給孩子唱的都是外國的一些童謠,感覺它們的歌詞更有趣,有時候確實會感慨說,我們自己的童謠去哪兒了?!?/p>
一位曹姓阿姨則抱怨現(xiàn)在的兒歌太無趣,“什么‘爸爸的爸爸是爺爺,這種歌太沒意思,而且現(xiàn)在小孩子都在手機上學唱大人的歌,三四歲就在唱‘一人我飲酒醉?!?blockquote>
“大人的世界太強壯了,兒時的美好和童真被更大的東西侵襲后,能留下來的彌足珍貴。”
小河覺得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并不能怪孩子,“孩子的耳朵是24小時打開的,我們無法剝奪他們聽這個的權利,但至少要讓他們知道,有一些帶有詩意和美感的歌謠存在,與他們的年齡相符。”
談及國人小時候普遍學唱的《兩只老虎》《拍手歌》等兒歌,小河說那并不符合他的標準,他要找大眾沒聽過的、旋律性好的、有童真童趣的。
最終選送到小河手里的有50首童謠,他選擇了其中的13首進行編曲、錄制,有的基本沒作改動,比如《盧溝橋》,有的則進行了部分修改,比如《小姑姑》。
《小姑姑》講的是上世紀50年代的干部下鄉(xiāng)運動,孩子發(fā)現(xiàn)家里來了一個非常勤勞的姑姑?!案柙~用‘姑姑和鳥兒的‘咕咕聲呼應,很有意思。”
音樂人張?zhí)煊右矃⑴c了這個項目,他說:“對大家來說,童真都是一樣的,這個活動讓大家想起了小時候唱的童謠,有一種情感的東西瞬間就回來了?!?h3>為了10首歌,搭訕上千人?
“好溫暖,喚起了老人們童年心底的美好,他們羞澀可愛地吟唱著兒時的歌曲,真的超有愛?!本W(wǎng)友蘇肥大哥在參加過某場童謠音樂會后,發(fā)了這樣一條微博。
演員劉燁的妻子、攝影師安娜伊思·馬田曾帶著女兒霓娜參加過兩場童謠音樂會,7歲的霓娜在現(xiàn)場隨著節(jié)奏晃著小腦袋打拍子,認真樣兒令人莞爾。
胡同童謠第一回活動現(xiàn)場(左二為何大爺)(PonyBoy/ 攝)
2018年8月至12月,5場童謠音樂會以每月一場的節(jié)奏在“打磨場”上演,現(xiàn)場參與的人感受到了小河想傳達的“詩意與美”,不過多數(shù)人不知道的是,呈現(xiàn)在他們面前的這些童謠有多么來之不易。
“這個項目最難的部分,其實是找會唱童謠的人?!毙『诱f。
26歲的林強是北京林業(yè)大學的在讀研究生,聽過第一場童謠演唱會后自愿成為了項目的志愿者,為項目尋找會唱胡同童謠的老北京人,并成為了主力。13首終選童謠中,有10首來自她的推薦。
為了找到這10首歌,她付出了極大心血?!安豢鋸埖卣f,我一共搭訕了上千位老人。北京三環(huán)內(nèi)的大公園,我?guī)缀跖鼙榱恕R豢吹接欣先司奂璧?、有合唱團的,就挨個問?!绷謴妼Α恫t望東方周刊》說,“一開始有點摸瞎,后來總結(jié)出了一套通過簡單問答快速識別童謠老人的方法?!?/p>
小河也曾親自去玉淵潭公園“撒網(wǎng)”找人,問了不下30個人,只有兩個人勉強符合他的要求。“有些人看到你問就走了,他們對你是有提防的?!毙『颖硎舅芾斫?,“新聞里詐騙老人的事情太多了,對方難免會有戒備心,需要我們耐心真誠地解釋?!?/p>
童謠《小鞭一甩滿山響》預定在最后一期演出,大家都非常中意這首歌,但原先唱歌的老大爺不適合現(xiàn)場演出,需要另尋他人,林強花了一個多月在北京城尋找,但遍尋未果。
臨近演出,團隊已做好改用別的歌的預案,林強和小伙伴熊熊則帶著最后一絲希望來到景山公園碰運氣,當熊熊跑過來告訴她“那邊有兩位阿姨會唱這首歌”時,林強驚喜得從地上蹦了起來。
值得一提的還有“打磨場”這個場地。
它起源于2014年的“城南計劃”,是北京東城區(qū)實施舊房修繕、集群設計后煥然一新的老院落,其所在的西打磨廠街則是北京的老街區(qū),因為聚集了大批石器打磨匠人和店鋪而得名,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
小河覺得童謠項目和打磨場的結(jié)合堪稱完美?!按蚰鍪呛锏囊粋€老院落,但新的、鮮活的當代藝術機構入駐于此;胡同童謠唱的是老歌,但和新的、年輕的觀眾發(fā)生關系。對這兩者來說,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都是緊緊融合在一起的。”
胡同童謠第二回活動現(xiàn)場(PonyBoy/ 攝)
“這些民間童謠是時代的記憶,是這座城市的記憶?!?0歲的金鳳阿姨說。她家里有一本記錄童謠的老書,書中收錄的童謠最早可追溯到1928年。
2018年8月底,小河團隊找到了金鳳阿姨,她在天壇附近的自家小院里為他們唱起了老童謠《水牛兒》。秋日陽光灑在灰墻灰瓦灰地面的胡同里,樹影婆娑,院里的滴水觀音和虎皮蘆薈精氣神十足,窗臺上橫躺著幾只新鮮紅薯,阿姨坐在小凳子上,手里搖著老蒲扇,眼波隨著歌聲流轉(zhuǎn):“水牛兒,水牛兒,先出犄角后出頭哎……”
她記得,年幼時,胡同里的奶奶們常用這首歌哄孩子們睡覺。“水牛兒就是蝸牛,這首歌唱起來特別有京味兒,而且很有畫面感:雨過天晴之后,蝸牛爬滿了墻,如果你仔細看,就像歌里唱的那樣,真的是‘先出犄角后出頭。”
“其實童謠只是一個線索,我們要感受的不僅是一首老歌,還有一個老人的記憶。一首歌承載的,是人類最美妙的情感被翻出來再度體驗的一種狀態(tài)?!毙『?995年來到北京,在四合院里住過很多年,對胡同里記憶深刻。在音樂之外,小河還希望通過尋找童謠,記錄在文化的誕生和消失之間,人們思想、生活、心理的變遷。
83歲的吳宏樾一生的經(jīng)歷和唱歌并不相關,但小時候從母親哄他睡覺的哼唱中學會了一首《我家有個胖娃娃》,后來這首歌成為他家傳家的“搖籃曲”:他妻子生下兒子和女兒后,他唱著這首歌哄孩子睡覺;后來有了第三代,他還是拿這首歌去哄——一首童謠串起了一家四代人的情感與記憶。
何大爺對《盧溝橋》這首歌情有獨鐘,因為他小時候就住在盧溝橋邊的大院里,學這首歌是在小學音樂課上。如今,和他一起學歌的小伙伴們很多都不在了,但這首歌還在繼續(xù)陪伴他?!靶r候聽老人講二十九軍在盧溝橋打日本鬼子,盡是英雄人物啊。”一首歌,把何大爺帶回了童年時光。
歌里還唱到“盧溝橋上走駱駝,橋上獅子數(shù)不清”,何大爺記得,當年橋上真有門頭溝來的駱駝,拉著煤往城里送。
工作以后,何大爺天天騎車上班、接妻子下班,天天從盧溝橋上經(jīng)過,他邊騎邊唱。后來,搬家進了城,離盧溝橋遠了,“但只要唱起這首歌,盧溝橋上的獅子、永定河上的落日,還有水中的樹影,都會清晰地浮現(xiàn)眼前?!?/p>
2018年秋天,在小河的陪同下,何大爺近20年來第一次回了一趟盧溝橋。那天,他特地選了身行頭:黑白相間的襯衣,干凈雅致的米白色長褲,腰間系著醒目的棗紅色皮帶,腳上的白色皮鞋擦得锃亮。
第二天,小河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作為記錄:“在蘆葦蕩的岸邊,聽何大爺唱起他還記得的那首《盧溝橋》。有一點點秋意的風,吹過手指、脖頸、臉頰,那一刻,我感覺時光并不殘忍,因為它還留給了每一個過往,於新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