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紅旗渠建設過程中黨的領導研究

      2019-03-15 12:38:22曹彥鵬
      安陽工學院學報 2019年5期
      關鍵詞:林縣紅旗渠民工

      曹彥鵬

      (紅旗渠干部學院,河南林州 456550)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和國是紅色的,不能淡化這個顏色。無數的先烈鮮血染紅了我們的旗幟,我們不建設好他們所盼望向往、為之奮斗、為之犧牲的共和國,是絕對不行的[1]。20世紀60年代,林縣(今河南林州市)人民為改變十年九旱、嚴重缺水的貧困面貌,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豪邁氣概,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修建了長達1 500 km的“人工天河”紅旗渠。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紅旗渠仍以它獨有的沖擊力撞擊著我們的靈魂。它像一座歷史碑刻,銘記著那段難忘的歲月;它像一座精神堡壘,凝聚了萬千人的意志;它更像一堂永遠的黨課,讓我們懂得如何做,人民才會滿意[2]。紅旗渠的成功修建,是展現黨的領導的壯美詩篇。在黨的領導下,千軍萬馬從四面八方匯聚到紅旗渠這個戰(zhàn)場;在黨的領導下,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共同創(chuàng)造紅旗渠這個人間奇跡。同時也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紅旗渠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群眾在改造世界的偉大實踐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也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改變貧窮落后面貌的經驗總結。當前,我們正處于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歷史階段中,我國的發(fā)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戰(zhàn)略機遇期,也面臨著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zhàn),我們所面臨的環(huán)境是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回顧當年林縣黨組織和共產黨人修建紅旗渠時所發(fā)揮的領導核心作用、戰(zhàn)斗堡壘作用、先鋒模范作用,對于我們今天增強責任意識,適應和引領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確保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堅持黨的政治領導,重新安排林縣河山

      黨的政治領導就是將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實際結合起來,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提出明確的政治任務、政治目標和政治方向,制定實現這種任務、目標、方向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動員、組織、帶領人民群眾共同奮斗。

      1956年底我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這是一個偉大的勝利。黨的八大正確分析了國內形勢和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做出了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必須轉移到社會主義建設上來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林縣同全國一樣,積極響應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的號召,迅速掀起了社會主義建設高潮,促進了工農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改變了貧窮落后的面貌。林縣縣委順勢而為,充分發(fā)揮政治領導的作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對全縣干旱缺水的狀況和水利建設遠景規(guī)劃做了全面而客觀的分析。

      (一)科學決策——調查研究引漳入林

      一部林縣志,滿卷旱荒史。據史料記載,從明正統(tǒng)元年(1436)到新中國成立的514年間,林縣發(fā)生自然災害100多次,大旱絕收30多次,“人相食”5次。紅旗渠修建前,林縣的耕地面積98.5萬畝,擔水澆地只有非??蓱z的1.24萬畝,完全就是靠天吃飯。新中國成立之初的10年里,林縣縣委、縣政府采取了許多措施興修水利工程。主要是修小型引水渠、建水庫,在山區(qū)打旱井、建水窖,維修新建了抗日渠、天橋渠、英雄渠,建成了要街水庫、弓上水庫、南谷洞水庫、石門水庫,打旱井、水井、水窖3萬多眼,這些水利工程解決了林縣局部地區(qū)人畜飲水和農田灌溉問題,緩解了用水緊張的局面。在調查研究并充分醞釀的基礎上,林縣縣委于1959年5月提出了興建引漳入林工程的構想,一邊派技術人員對渠線進行勘測設計,一邊向省委、地委領導匯報求得支持,爾后又反復征求全縣干部群眾的意見,統(tǒng)一干部群眾的思想,于1959年10月10日正式做出了興建引漳入林工程的正確決策,邁出了“重新安排林縣河山”最具決定意義的一步,為紅旗渠的修建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礎。

      (二)依靠人民——變先鋒隊奮斗為共同奮斗

      黨實現政治領導的過程,就是向人民群眾說明黨提出的政治任務、政治目標、政治方向,黨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關系的過程。林縣縣委在做出引漳入林正確決策的過程中,十分注重統(tǒng)一干部群眾的思想。林縣縣委先后舉行了兩次縣委書記處會議、一次常委會議、兩次縣委全體(擴大)會議,對這項工程進行了研究討論,分析部署。這個過程,也是不斷統(tǒng)一領導干部思想認識的過程,充分發(fā)揮了黨的集體領導,促進了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在一次常委會上,有的同志提出了不同意見,有的問:國家能撥多少錢?有的說,前幾年修渠修庫,縣財政老本都花光了,拿什么修?楊貴同志說,我們有黨中央、毛主席的領導,我們有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山西省委、平順縣委一定會支持?,F在的關鍵是,咱們縣委為什么修渠,靠誰修渠,怎樣修渠。引漳入林,是林縣人民的本質要求,一定能得到廣大群眾的擁護。充分依靠群眾力量,我們就有了成千上萬個“孫悟空”。楊貴的發(fā)言,讓常委同志們增強了“為民修渠”的使命感和擔當感,也堅定了大家同舟共濟、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

      “紅旗渠的建設,是一個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過程。沒有群眾的愿望和創(chuàng)造,不會產生修建紅旗渠的設想;沒有干部和廣大群眾的苦干精神,也不可能建成紅旗渠?!盵3]林縣縣委在做出引漳入林的正確決策后,始終將宣傳群眾、發(fā)動群眾、組織群眾作為重點工作,將黨的正確主張變?yōu)槿罕姷淖杂X行動,將縣委的正確決策轉化為群眾共同奮斗的美好愿景,讓人民群眾在實踐中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1960年2月10日,林縣縣委召開了引漳入林誓師大會,宣布了引漳入林動員令?!皠訂T令”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引漳入林工程完成后帶來的美好遠景:清水遍地流,渠道網山頭,旱地變水田,荒山變果園,溝溝有魚塘,山坡種稻田,一年兩三季,產量翻上番,來往可乘船,還能再發(fā)電,人們掌握龍王權。還條分縷析地論證了修建引漳入林工程的五個有利條件,提出了相應的要求,號召全縣人民“為了黨的事業(yè),為了子孫萬代的幸福,為了徹底改變林縣面貌,發(fā)揚我們光榮的偉大的歷史傳統(tǒng)而勇往直前的戰(zhàn)斗”。當“動員令”通過有線廣播傳開的時候,整個林縣都沸騰了。一張張決心書、一份份誓言都在表達一個共同的意志:寧愿苦干,不愿苦熬。原分配第一批上渠2.2萬人,結果第一天就上到了3.7萬人。這些都是在黨的政治領導下科學決策的突出表現。

      (三)彈好鋼琴——總攬全局協調各方

      紅旗渠作為一項跨農戶、跨村落、跨縣域、跨省際的大型水利工程,不僅需要動員、組織、管理數萬乃至十幾萬的勞動大軍,而且還需要協調好省內省外的各方力量和資源。林縣人民在修渠引水過程所涉及的省份、部門都是站在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給予了大力支持和無私援助。紅旗渠作為從外省外縣引水的工程,首先要做的就是征得水源所在地山西省委和平順縣委的同意。林縣縣委通過河南省委給山西省委發(fā)函、河南省有關領導向山西省委主要領導寫信、楊貴給曾在林縣工作過的山西省委第一書記陶魯茄打電話、派得力人員送信坐等回復等辦法,僅用7天時間就得到了山西省委同意引水的復函,解決了引漳入林的水源問題。在紅旗渠修建過程中,楊貴和指揮部主要領導十分注意搞好和水源地平順縣的關系,反復強調要堅決執(zhí)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尊重當地風俗習慣,愛護田苗,并給當地修路、留出水口、建小型電站。林縣縣委在對修渠民工的動員、組織、管理上,在協調前方與后方、渠上與渠下的關系方面,也表現出了很強的統(tǒng)籌協調能力。在組織管理上,構建了以紅旗渠總指揮部、紅旗渠總指揮部工作部門、工地黨委、紅旗渠后勤指揮部、各公社分指揮部、工地團委為基本要素的組織架構,對修渠民工則實行半軍事化管理體制,即組織軍事化,行動戰(zhàn)斗化,生活集體化。在協調前方與后方、渠上與渠下、公社與公社的關系上,采取各公社按渠道可灌面積投工,民工實行包工定額,把工分介紹回隊參加分配,干部相對固定,民工2~3個月輪換的辦法,保證了施工的順利進展并形成了“團結協作”的紅旗渠精神。

      (四)勇于擔當——困難面前永不退縮

      紅旗渠建成后,前來參觀考察的人,包括黨和國家領導人,都禁不住贊嘆紅旗渠的了不起。殊不知,紅旗渠的了不起是以不容易作底色的。歸結起來有四個不容易,即一縣之力不容易,特定時期不容易(經歷了“三年困難時期”和“文化大革命”),降服太行不容易,頂住壓力不容易。每一個不容易,都需要做出正確決策、堅定信念、穩(wěn)定人心。面對這些矛盾困難和復雜情況,林縣縣委一班人表現出了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困難面前永不退縮的優(yōu)秀品格。決定紅旗渠命運的第一次大抉擇是盤陽會議。工程開工后,全縣人民熱情高漲,然而,由于經驗不足,很快就出現了“四個跟不上”(即領導指揮跟不上,技術指導跟不上,物資供應跟不上,后方支援跟不上)并帶來了一些亂象。楊貴經過幾天沿渠線徒步考察發(fā)現這些問題后,于1960年3月6日至7日,在任村公社盤陽村召開盤陽會議,改全線鋪開的“長蛇陣”施工方法為縮短戰(zhàn)線,分段突擊,集中力量,打殲滅戰(zhàn),干一段成一段,通水一段,讓群眾看到成績,看到光明,增強勝利的信心[4]。盤陽會議也因此被稱為紅旗渠修建中的遵義會議。決定紅旗渠命運的另一次大抉擇是開鑿青年洞。青年洞是紅旗渠總干渠二期工程的咽喉,但開鑿期間正值共和國“三年困難時期”最嚴重的一段時間,也是紅旗渠修建中最為困難的一段時間。不僅糧食極度匱乏,物資極度緊張,而且中央嚴令各種工程下馬,全國實行“百日休整”,紅旗渠的修建面臨著來自各方面的巨大壓力。林縣縣委以強烈的使命意識和責任擔當,把理念與實踐相結合,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絕大部分修渠民工回家休整,同時留下300名青年繼續(xù)開鑿青年洞,經過500天的奮戰(zhàn),終于在1961年7月15日成功鑿通,為后來紅旗渠的全線通水做出了關鍵性貢獻。一代有一代的使命,一代有一代的擔當,林縣縣委以強烈的責任意識和勇敢的使命擔當,經受了歷史的考驗。

      二、堅持黨的思想領導,動員干群齊修渠

      黨的思想領導,就是理想信念、價值觀念、理論觀點、思想方法以至精神狀態(tài)的領導,通過黨的理論宣傳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向人民群眾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把黨的主張變成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引漳入林是一項前所未有的事業(yè)。在當時的物質基礎和技術條件下,是一項難以想象的艱巨工程。如何讓這一宏大設想得到群眾認可和支持,并調動起群眾積極投身其間的積極性,把黨的主張變?yōu)槿罕姷淖杂X行動,是對林縣黨組織思想領導能力的一大挑戰(zhàn)。林縣縣委在紅旗渠修建過程中,始終把干部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宣傳貫徹黨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始終堅持思想政治工作不放松。紅旗渠的修建過程中,貫穿了黨的思想領導。林縣黨組織通過過硬的思想建設工作,不斷加強思想領導,統(tǒng)一了全縣干部群眾對修渠的認識,把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這一偉大的事業(yè)上來,最終實現了林縣人民祖祖輩輩期盼的水的夢想。

      (一)學習宣傳——思想動員的作用

      修渠先修思想。在建設紅旗渠的過程中,林縣縣委強調以毛澤東思想來武裝廣大干部群眾,不斷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通過在全縣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把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引漳入林的決策部署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實現縣委縣政府確定的目標任務上來,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昂揚的精神狀態(tài),奮力推進紅旗渠工程建設。為使廣大干部群眾能夠經常保持旺盛的干勁,爭做戰(zhàn)天斗地的闖將,工地黨委以工段駐地為單位,不僅組織大家學習《矛盾論》《實踐論》《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反對自由主義》等毛澤東著作,還把毛主席語錄、民工的學習心得和豪言壯語貼在工地的懸崖峭壁上鼓舞斗志。在毛澤東思想激勵下,民工們成立了以英烈名字命名的“劉胡蘭突擊隊”“孫占元突擊隊”,還在懸崖峭壁上刷寫標語?!坝薰粕?,改造中國”“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等語錄在石壁上光芒四射。青年們自己抒發(fā)的豪言壯語,也在山石上隨處可見,令人激昂:“頭可斷,血可流,不修成紅旗渠不罷休?!薄凹t軍不怕遠征難,我們不怕風雪寒。饑了想想過草地,冷了想想爬雪山??柿讼胂肷细蕩X,千難萬難只等閑?!惫さ厣线€成立了143個宣傳隊,辦墻報、黑板報,并創(chuàng)作演出了一大批體現修渠事跡的短劇、快板等文藝作品,激勵著民工,鼓舞著干勁。王家莊隧洞坍塌事故中,吳祖太、李茂德兩同志犧牲,干部群眾十分悲痛。為鼓舞士氣,姚村公社黨委副書記、分指揮部指揮長郭百鎖抖起精神,召開民工大會,組織大家學習毛澤東的《為人民服務》,領著大家齊聲朗誦“要奮斗,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情是經常發(fā)生的”“但只要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他提出要學習張思德、吳祖太的革命精神,不打通安全洞,絕不收兵。全體民工化悲痛為力量,前仆后繼,投入戰(zhàn)斗。

      (二)創(chuàng)先爭優(yōu),比學趕超團結協作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榜樣是最好的說服,典型是最好的引領。林縣縣委始終把選樹典型、宣傳典型當作鼓舞干群士氣、調動群眾積極性的重要工作來抓。林縣縣委充分發(fā)揮《林縣小報》《紅旗渠戰(zhàn)報》和林縣廣播站等媒體的作用,及時發(fā)布紅旗渠修建戰(zhàn)況和喜訊,樹立建渠典型,推廣建渠經驗,鼓舞群眾士氣,引導民工和群眾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齊心協力修好渠?!读挚h小報》的編撰人員,及時深入工地,挖掘整理了舍己救人李改云、除險英雄任羊成、鑿洞能手王師存、農民專家路銀等一大批典型的事跡,引導群眾向先進學習。舍己救人李改云的事跡,首先在《林縣小報》上刊發(fā),激發(fā)了民工向她學習的熱情,工地上女民工們成立了李改云突擊隊。工地上的《紅旗渠戰(zhàn)報》共歷時5年,刊發(fā)400多期,雖然是油印小報,單面印刷,但每期內容都非常精彩,重點介紹工地上的先進經驗、重大消息、好人好事及工程進展等,每期都發(fā)送到各營連,讓民工們學習,傳遞正能量,激勵大家比學趕超。為激發(fā)后方支持紅旗渠的積極性,縣委利用各種會議,向大家宣傳紅旗渠建設中艱苦奮斗的事跡,同時宣講紅旗渠建成后將發(fā)生的巨大變化。每次宣傳,都引起與會者的強烈反響,大家深受鼓舞,積極行動做貢獻。在一次干部會上,大家聽說民工缺少席子、鞋子的情況后,許多縣委領導和一般干部,紛紛回家取出了自己的席子和鞋子,捐給工地。縣長李貴當場把自己僅僅穿了幾次的一雙新鞋捐了出來,從別人那里借了一雙破鞋回了家。團結協作,共創(chuàng)大業(yè)的感人事跡,彰顯了思想工作的巨大作用。在紅旗渠總干渠、三條干渠以及配套工程竣工慶典儀式上,縣委都對評選出來的勞動模范披紅掛花,請他們在群眾前排坐立。他們的獎品,僅僅是一張薄薄的獎狀,但對他們來說,確實至高無上的榮譽。榮譽,帶給他們的,是更大的努力,更堅的信心。他們終其一生,都為自己是紅旗渠勞動模范而自豪。

      三、堅持黨的組織領導,凝聚力量修成渠

      黨的組織領導就是要充分發(fā)揮各級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以廣大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來帶動影響群眾,從組織上保證黨的綱領路線、國家憲法法律付諸實施,培養(yǎng)、選拔、考核和監(jiān)督干部,并向國家機關推薦德才兼?zhèn)涞母刹?,以成功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

      20世紀60年代,林縣縣委結合本地實際,確定了以修建紅旗渠為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戰(zhàn)略,不斷加強和改進對紅旗渠工程的綜合協調,精心組織實施,強化督促檢查,確保紅旗渠的建設順利推進,彰顯了縣委的戰(zhàn)略思維能力、統(tǒng)籌實施能力、搶抓機遇能力、防控風險能力和戰(zhàn)略定力、發(fā)展耐力,不愧為全縣人民的領導核心。紅旗渠工地上黨的各級基層組織著力履行黨的政治責任,發(fā)揮政治引領作用,把縣委的正確決策轉化為群眾的自覺行動,把廣大群眾團結在黨的周圍,彰顯了團結帶領群眾貫徹縣委的方針政策、推動工程進展、實現黨的執(zhí)政使命強大的組織資源和組織優(yōu)勢,成為堅強的戰(zhàn)斗堡壘。工地上的共產黨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關鍵時刻能夠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能夠豁得出去,充分發(fā)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正是因為黨的領導無所不在,才締造了紅旗渠這一世紀工程,成為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的一個標志性成就。

      (一)林縣縣委——堅強的馬列主義領導核心

      林縣縣委一班人深知紅旗渠對林縣經濟社會和人的發(fā)展的巨大拉動力、推動力、帶動力、影響力,所以在紅旗渠的建設中敢于頂著質疑,砥礪前行。他們冷靜觀察,直面現實,正視困難,雙腳站在堅實的太行山上,置身于群眾中,擁有了牢固的立足點,看到了遠方的地平線,找到了準確的方位,統(tǒng)率全縣人民創(chuàng)造了人工天河紅旗渠這個當代奇跡。習近平同志在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強調:“能不能駕馭好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能不能保持經濟社會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從根本上講取決于黨在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發(fā)揮得好不好?!奔t旗渠建設的實踐證明,充分發(fā)揮黨的核心領導作用,是我們戰(zhàn)勝風險挑戰(zhàn),不斷取得勝利、實現黨的執(zhí)政使命的關鍵所在。

      (二)基層黨組織——堅強的戰(zhàn)斗堡壘

      紅旗渠建設最堅實的力量在基層,黨的基層組織是紅旗渠建設全部工作和戰(zhàn)斗力的基礎,是施工方案得以細化和執(zhí)行的保證。林縣縣委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固本之舉,哪里有黨員、有群眾,哪里就有黨的組織。紅旗渠上的基層黨組織在帶領群眾、團結群眾、關心群眾疾苦中調動群眾積極性,在知人知情、密切關系中凝聚群眾力量,展現了基礎黨組織的凝聚力創(chuàng)造力和戰(zhàn)斗力,充分發(fā)揮了基層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在紅旗渠開工之初,林縣縣委就通過黨的委員會和15個黨總支以及320個黨支部把工地上的1673名共產黨員組織起來,各公社黨委和農村、廠礦、機關基層黨支部,都堅持書記掛帥,黨政群團都置于黨委統(tǒng)一領導之下,全力支援和服務紅旗渠建設,把黨的組織領導轉化為組織優(yōu)勢,形成了強大的戰(zhàn)斗力,成為修建紅旗渠的骨干力量。在他們率先垂范下,紅旗渠上的基層黨組織成了攻堅克難、凝聚人心、加快工程進展的堅強戰(zhàn)斗堡壘。

      (三)共產黨員——示范引領的先鋒模范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修建紅旗渠的過程中,林縣人民能夠孕育形成紅旗渠精神,很大程度上有賴于廣大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共產黨員在困難面前保持鎮(zhèn)定和樂觀,在最苦、最險、最累的地方身先士卒,對增強修渠大軍的凝聚力、戰(zhàn)斗力和創(chuàng)造力,對實現紅旗渠工程的各項任務和奮斗目標意義重大。修渠工地上的黨員在先鋒模范作用上下功夫,在各個方面走在群眾前面,處處給群眾做表率,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犧牲精神,在群眾中產生巨大的示范作用,成為群眾學習的榜樣,從而激發(fā)起群眾修渠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工地上的黨員既是黨的一員,又是群眾中的一分子,既是工程指揮部黨委密切聯系修渠群眾的中介,又是工地基層黨組織與民工相聯系的紐帶。他們深深扎根于群眾的創(chuàng)造性實踐中,同時又把黨委和黨支部關于施工的各項任務、目標、制度貫徹到群眾中去,發(fā)揮了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橋梁作用,使工地黨組織能夠適時地汲取人民的智慧,使群眾能正確理解和執(zhí)行黨的決定。1941年入黨的岳松棟,在參與開鑿紅旗渠總干渠上的青年洞、寺溝洞時,工地離自己家很近,但他堅守崗位,一心撲在工地,過春節(jié)沒有回家與老少團聚。當時生活十分困難,民工饑餓,主動上山采野菜,捋樹葉,下漳河撈河草,用水煮后,榨去苦水,佐以主食,讓大家填肚充饑。為了加快工程進度,和民工一起摸索研究創(chuàng)造“三角炮”“拐彎炮”“瓦崗窯炮”等爆破方法,大大提高工效,由日進0.3 m提高到2.8 m,加快了隧洞開鑿進度。1966年三條干渠竣工通水典禮時被評為紅旗渠建設特等模范、1951年入黨的施工連連長王師存,在開鑿紅旗渠三干渠曙光洞時與東盧寨的民工一起戰(zhàn)斗在34號豎井里,鑿石放炮,洞里空氣流通十分困難,煙霧需五六個小時才能排完,是施工的最大障礙,他帶頭脫下衣服,鉆進硝煙滾滾的洞里,來回跑著攆煙,節(jié)省了時間,加快了鑿洞進度。他率隊完成自己村上所擔負的鑿洞任務后,又向指揮部請求,承擔曙光洞26號豎井的開鑿任務。他的模范事跡鼓舞著民工的戰(zhàn)斗熱情。王師存和民工們一起日夜艱苦奮戰(zhàn),硬是一錘錘打,一鏟鏟挖,終于熬過一年零四個月,鑿通了近4公里長的曙光洞,人們稱他是鑿洞能手。

      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習近平2011年3月在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河南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紅旗渠精神“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歷久彌新,永遠不會過時”[5]。河南省委書記王國生到紅旗渠干部學院調研時指出,“要把紅旗渠當成永久的黨性教育課堂、永久的干部培訓基地,讓更多的人從中汲取精神營養(yǎng)”[6]。紅旗渠成功修建的因素很多,需要從中汲取的東西也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林縣縣委出色地發(fā)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成為領導人民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核心力量。當前,我國正處于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充分發(fā)揮黨的領導這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是取得決勝階段勝利的關鍵。充分發(fā)揮好黨的領導核心作用,關鍵是堅持黨中央集中統(tǒng)一領導。只有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使我們黨更加團結統(tǒng)一、堅強有力,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

      猜你喜歡
      林縣紅旗渠民工
      紅旗渠上的“鐵姑娘”
      淺析河南省林縣四股弦唱腔的藝術特征
      當代音樂(2020年5期)2020-05-18 09:09:50
      “紅旗渠精神”感動我
      紅旗渠水為何會“自流”
      寒冷冬夜 地下通道睡滿待業(yè)農民工
      澳門月刊(2018年1期)2018-01-17 08:49:29
      從紅旗渠的“賬單”體會黨的領導
      中國火炬(2015年7期)2015-07-31 17:39:57
      淺析“新聞民工”現象
      新聞傳播(2015年4期)2015-07-18 11:11:30
      紅旗渠的修建與紅旗渠精神的誕生
      志愿者“暴走”為民工子弟募雞蛋款
      百姓生活(2012年4期)2012-04-29 00:44:03
      “有才”林縣話
      河南電力(2011年3期)2011-05-26 01:29:54
      方正县| 灵璧县| 开平市| 洪湖市| 山西省| 雷山县| 孝感市| 祁门县| 南京市| 万宁市| 南雄市| 竹北市| 阿坝县| 娱乐| 象山县| 博野县| 平顺县| 兴海县| 寻乌县| 云安县| 石狮市| 台北县| 漠河县| 上犹县| 铜山县| 阳信县| 宜兰市| 四平市| 彰化县| 柘城县| 郴州市| 三河市| 哈巴河县| 延吉市| 满洲里市| 万载县| 太康县| 普洱| 砚山县| 德惠市| 杂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