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惠珍,現(xiàn)為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qū)教師進修學校心理學高級講師、上虞區(qū)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員、上虞區(qū)陽光健心心理輔導中心負責人,持有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和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教師A級資格證書,被評為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工作者、紹興市心理健康學科帶頭人、上虞市名師。
在一堂心理活動課上,我和幼師高一的學生們討論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樣東西。健康、親情、友情、愛情、事業(yè)、快樂、旅游、金錢……答案豐富多彩,但大多數(shù)學生還是把親情看作最重要的一項。
下課前,我問學生們:“你們把親情放在第一位,想必是很愛你們的父母了?”
絕大多數(shù)學生點點頭。
我又問:“那現(xiàn)在你們還經常跟父母說‘爸爸媽媽,我愛你們嗎?”
絕大多數(shù)學生又搖搖頭。
一個學生說:“早就不說了,那太幼稚了吧?”
另一個學生說:“說不出口,難為情!”很多學生點頭附和。
我說:“似乎愛在心頭口難開??!現(xiàn)在布置本周的心理作業(yè),就是周末回去和父母說一聲:‘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馬上有學生脫口而出:“我突然這么說,父母肯定認為我是不是發(fā)神經了!”
我說:“那我們就看看,你們說了以后,父母的反應究竟是怎樣的。請你們通過各種方式去向父母表達愛,然后把經過和父母的反應記錄下來。如果父母是開心的,就畫一個笑臉;如果父母的反應是平淡的,就畫一個平板臉;如果父母不高興,說你發(fā)神經或者毫無反應的,就畫一個哭臉。下周我們要進行討論哦!”
下周上課時,學生們反饋了結果:45個學生,28個得到了笑臉,6個得到了平板臉或者哭臉,9個說不出口,2個忘了表達。
我先讓學生們在小組內分享、討論各自的表達過程和感受,然后進行全班分享。
“好,很高興有62%的學生向父母表達了愛,而且得到了笑臉,讓我們來聽聽他們是如何表達的?!?/p>
王同學說:“我不是個善于表達的人,‘我愛您三個簡單的字,有時話到嘴邊又咽回去了。所以我用微信寫了一段話表達我對媽媽的愛。媽媽看了之后,到我房間對我笑了笑,我覺得媽媽還是很開心的?!?/p>
“看樣子,不像有些同學預想的,媽媽并沒有覺得你發(fā)神經哦!你用微信表達了心聲,你媽媽用微笑表達了開心。對這次表達,你的感受如何?”
王同學:“我覺得說‘媽媽,我愛您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表達完后兩個人心里都是暖暖的?!?/p>
“是的,愛的表達讓我們心里更加溫暖!請其他同學接著說?!?/p>
沈同學說:“我媽媽行動不便,我爸爸是個樸實的農民。我很愛我的家,很愛我的爸爸媽媽。從小到大,我都能體會到爸爸的辛勞,所以我總是主動幫做家務,但‘我愛您我從未說出口。那天,爸爸從地里回到家,滿腳的泥土,正坐在椅子上洗腳,我看見了,連忙蹲下來給爸爸洗腳??粗赣H蒼老的、滿是老繭的腳,我的眼淚情不自禁地流下來,我對爸爸說,‘爸爸您辛苦了!我愛您!聽了我的話后,爸爸眼眶里濕潤潤的,欣慰地笑了。”
“爸爸雖然辛苦,聽了你的話之后,卻感覺到了體貼。真好!”
接著分享的是團支書:“這星期回家后,我先把屋子打掃了一遍,再把衣服折疊好,還為爸媽準備好飯菜。盡管菜式既不中吃,又不中看,但爸媽還是吃得津津有味。其間,我向爸媽蹦出了那句在我心里默念已久的‘我愛你們!爸媽愣了一下,隨后,媽媽就笑著說,女兒長大了!”
我問團支書:“你以前回家做家務嗎?”
團支書說:“不太做?!?/p>
“你以前回家主要是吃吃喝喝,享受父母的愛;這次為了表達愛,你特意做了不少家務,媽媽還夸你長大了,你有什么感受?”
團支書說:“我覺得爸爸媽媽挺不容易的。小時候,我們簡單地說一聲‘爸爸媽媽,我愛你們就好?,F(xiàn)在我們長大了,我們不但要說‘我愛你們,更要做些什么報答他們?!?/p>
“說得很對!愛不單單是一份情感,也是一份責任。你在表達愛的時候,也是在表達感恩?!?/p>
一位曾經和父母關系不太好的趙同學舉起手發(fā)言:“青春期,我們難免跟父母有爭執(zhí),我也是很多次有意無意地沖撞了媽媽,我們的關系就有些別扭?,F(xiàn)在我漸漸長大了,對于青春期那些無厘頭的事兒,我覺得我應該跟媽媽說一聲對不起。這個周末,我?guī)蛬寢屜戳祟^,還給媽媽剪了指甲。媽媽很高興,笑得合不攏嘴。我就趁勢說,‘媽媽,對不起!我其實是很愛您的!媽媽高興地說,‘你懂事啦!以前,媽媽也是為你好?!?/p>
“是的,小時候,我們大都和爸爸媽媽很親密,但是在青春叛逆期,不少同學和爸爸媽媽的關系疏離了。進入高中,很多同學成熟了,比較能夠理解爸爸媽媽的苦心了,卻又把愛藏在心中羞于表達。如果像趙同學那樣,明明白白地表達愛,你們和爸爸媽媽的關系會不會更加融洽親密呢?”
大多數(shù)同學都贊同地點頭。
我接著說:“表達愛的方式多種多樣,除了發(fā)信息、做家務、給父母做事,你們還有其他方式嗎?”
有的同學寫信或者送賀卡,有的買禮物或者送自己做的絲網花,還有的給媽媽唱《媽媽的吻》等等。分享中,同學們體會到了父母的辛勞和對自己的關愛,他們不但要感恩父母,更要向父母表達愛。
隨后分享的是沒有得到笑臉的同學:
沈同學說:“我有點難為情,故意嘻嘻哈哈地對媽媽說‘我愛您!媽媽拍了我一下說:‘發(fā)什么神經!是不是又要錢啦?我說是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媽媽無語了。”
“你平時是不是向媽媽要錢之前才會和媽媽說一些好話?”
沈同學說:“差不多。我們說話比較少?!?/p>
我恍然大悟:“怪不得你媽媽這么說,而且你說得嘻嘻哈哈,媽媽自然覺得你不正經;你又說是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媽媽會覺得你言不由衷。你真愛你媽媽嗎?”
沈同學說覺得還行。
我激發(fā)大家:“通過我們前面的分享,大家能不能為沈同學出出主意?”
同學們的想法非常棒,他們說,愛的表達不是為了完成作業(yè),必須真誠;要細心體會父母的愛,要發(fā)自內心地感恩和愛;愛的表達需要鋪墊,做一些讓父母開心的事,表達起來更自然,父母也更理解和接受。沈同學聽了很受啟發(fā),說下次要好好去做,好好去表達。
葉同學的爸爸在外地工作,“我簡單地給爸爸發(fā)了條短信:‘爸爸,我愛您!爸爸沒有回復我,我也不知道他收到了沒有,我不敢問。”
我說:“聽了前面同學的分享,你覺得怎么去跟爸爸表達會更好呢?”
葉同學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問題:“嗯,我表達得太簡短、太突然了。我平時和爸爸溝通很少,我應該一點一點地開始,用言語,也可以用行動。我可以把短信寫得長一點、發(fā)得勤一點;天冷了,我也可以從網上買一副暖和的手套給爸爸寄過去,爸爸一定很開心。”
“葉同學說得很好,表達愛,可以用言語,也可以用行動。另外,向父母表達愛,除了明確,還要及時。”
接下來,我請同學們觀看了沙畫《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父母親都老了》,從同學們臉上的表情看得出,他們都被這幅沙畫深深感動了。
我最后總結說:“時間飛逝,歲月有痕。就像剛剛有些同學提到的,父母臉上有了皺紋,頭上有了白發(fā),爸爸媽媽不再年輕了!有些同學常說,長大后我要報答父母,說的是成家立業(yè)以后報答父母。到那時,你們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顧,有工作要忙,很多人在外地,真正報答的機會并不多。其實,你們現(xiàn)在已經長大了,每周回家之后就是你們向父母表達愛、報答愛的很好的機會,你們說是嗎?”
同學們紛紛表示:應該從現(xiàn)在開始,經常地用言語、用行動,明明白白地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感恩和愛意。
“大家有這樣的認識,很好!那么就去行動吧,讓爸爸媽媽從現(xiàn)在開始就感受到兒女的愛、感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