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外普
在車市寒冬之下,中國新能源車在2019年迎來了開門紅。
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數據顯示,2019年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1萬輛和9.6萬輛,同比增長113%和138%。
中國新能源車的高歌猛進之下,作為新能源汽車“心臟”的動力電池,其行業(yè)格局也發(fā)生了新變化。舊王依舊處于領先地位,但新挑戰(zhàn)者也不斷涌現出來。
高工產業(yè)研究院的統(tǒng)計顯示,2018年鋰電裝機電量前五名的企業(yè)分別為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寧德時代”,300750.SZ)、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002594.SZ/01211.HK)、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002074.SZ)、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孚能科技(贛州)有限公司(下稱“孚能科技”)。
值得注意的是,孚能科技從2017年的第七名一下躍進了前五,宛如動力電池行業(yè)的黑馬。在2018年裝機量前五名的電池企業(yè)中,孚能科技與別家不同,是一家只生產軟包電池的企業(yè)。其在國內軟包電池市場的占有率已過半。
更為引人注目的是,孚能科技在2018年末斬獲了歐洲頂級豪華車企超百億歐元的動力電池訂單。繼寧德時代之后,孚能科技成為又一家進入國際頂級車企全球供應鏈的中國企業(yè),和寧德時代承擔起了在方殼和軟包電池領域全球抗衡三星和LG的國家使命。
黑馬躍出也引來了資本市場的關注:孚能科技憑什么拿下歐洲頂尖車企百億歐元訂單?孚能科技未來觸角會伸向何處?尚未上市的孚能科技是否有上市計劃?
2018年進入資本市場視線的孚能科技并非是一支新軍。2002年孚能科技成立于美國加州,是一家全球領先的設計、開發(fā)和生產可充電鋰電池的公司。
起源于美國的孚能科技在世界科技制高點——硅谷擁有一批專業(yè)經驗豐富的研發(fā)和工程團隊,并且從成立之初就開始研發(fā)動力鋰電池技術。
孚能科技在美國擁有超過30項與動力鋰電池相關的專利和專利申請,同時承擔了近35個美國政府資助的動力鋰電池技術開發(fā)項目。
隨著中國電動車市場的崛起,孚能科技于2009年創(chuàng)辦了中國公司。目前孚能科技擁有國資委、發(fā)改委兩部委旗下基金支持,并引入了興業(yè)銀行、交通銀行等國內大銀行作為股東。
擁有多元化背景,使得孚能科技在市場拓展上游刃有余。在2016年與中國大型車企北汽集團達成了電池采購合作。
回憶起這筆合作,孚能科技首席財務官陳曉罡感慨萬千。他表示,當時北汽集團與世界上眾多頂尖動力電池企業(yè)展開合作,那時候裝機量還不在前五的孚能科技要想虎口奪食并不容易。北汽集團將最難的項目交給了孚能科技作為測試。在完成多次挑戰(zhàn)后,終于換來了北汽集團的青睞和訂單,這是孚能科技第一次在國內證明自己的實力。
之后孚能科技在市場上攻城略地,不斷擴產來滿足需求。2018年,歐洲頂級豪華整車廠向全球鋰電企業(yè)拋出了數百億歐元的采購計劃,國內外幾十家動力電池企業(yè)展開訂單爭奪。
面對這些頂尖企業(yè),孚能科技并沒有采用低價戰(zhàn)術。整車企業(yè)都有成本核算中心,會計算電池成本。同時,這些車企需要的是長遠合作伙伴,需要的是“明天的產品”。它們不會為了一點小利而為自己以后的供應埋雷。
因此,孚能科技要想打動歐洲頂級豪華車企只能憑實力說話。作為歐洲頂級豪華整車廠,在選擇供應商時是非常嚴苛的。不但在產品的安全性、技術的可靠性以及技術儲備實力等方面都有嚴格的指標要求及科學的評分體系,對于供應商的成長性和戰(zhàn)略布局等一系列因素也在其考核范圍內。
為了拿下訂單,孚能科技多次與德國整車廠各相關團隊進行深度交流以提升產品。隨后在一系列的測評和考核中,也均以高分通過,甚至某些指標遠高于對手企業(yè)。孚能科技在2018年3月通過歐洲車廠的測試,同年10月斬獲了汽車業(yè)有史以來單筆最大訂單,這也是公司在國際市場再次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作為一家國際企業(yè),到2018年為止,孚能科技在國內三元軟包電池細分領域出貨量連續(xù)三年市場排名第一,在全球排名第三。
在拿下歐洲頂級豪華車企大額訂單后,孚能科技也開始在全球范圍內建立電池工廠,形成可以全球供應的第二緯度核心競爭力。中國、歐洲和美國是孚能科技全球布局的重點。
孚能科技的總部生產基地位于江西贛州,新年伊始公司就獲得了江西省唯一一家獨角獸,以實際行動回報了當地政府的支持。為了滿足中國市場高速增長的需求,目前孚能科技已經開始在鎮(zhèn)江建設第二個并且是全球最大的軟包電池生產基地。
2018年中,孚能科技與鎮(zhèn)江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簽署了合作協(xié)議,計劃在鎮(zhèn)江建設年產26GWh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項目。達產后每年可滿足約40萬臺新能源汽車的配套動力電池使用。
只有中國生產基地,并不能滿足全球大車企的要求。整車企業(yè)為了保證供應不過多受外部影響,盡可能要求動力電池企業(yè)在全球各地都有生產基地。
這一點在當下貿易摩擦的背景下至關重要。
大眾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也表示,大眾2019年利潤面臨的最大威脅來自美國的潛在汽車關稅,這可能導致該公司每年損失25億歐元。
為此,收到歐洲頂級豪華車企訂單后,孚能科技也在歐洲展開了電池工廠的布局。據悉,孚能科技歐洲電池工廠將建在德國或德國周邊。目前電池生產基地項目正在穩(wěn)步推進。
陳曉罡透露,歐洲政府對于該投資都表示歡迎。也只有中國企業(yè)能夠把整個鋰電池產業(yè)鏈帶到歐洲。中國政府近幾年對鋰電池產業(yè)的大力支持培養(yǎng)了可以立足中國、擴展世界的鋰電池供應鏈。
為了奪得更多乘用車市場,孚能科技在北美也準備建立電池生產基地項目。該項目正在穩(wěn)步推進中。在全球布局推動下,孚能科技預計,到2020年公司產能將達到40Gwh。
為了更好的發(fā)展以及擴張產能,孚能科技已經進行了多輪融資。2018年,孚能科技完成了其C及C+輪融資,融資金額超10億美元,是世界鋰電行業(yè)迄今最大的單筆融資。
與A輪和B輪融資不同的是,眾多國有資金、國企成為了孚能科技的新股東,如中國國資委旗下中國國新的旗艦基金——中國國有資本風投投資基金、中國國資委及財政部旗下盈富泰克、興業(yè)銀行、交通銀行、工商銀行、東興資本等。
在蓬勃發(fā)展的動力電池行業(yè)中,大多數知名企業(yè)都已上市。在2019年新年伊始,孚能科技完成了D輪融資。作為黃金賽道的獨角獸——孚能科技何時能夠上市也成為資本市場最為關心的問題。
因為當孚能科技逐步走向國際舞臺后,上市也成為孚能科技必不可少的功課。上市將幫助企業(yè)更加規(guī)范化、嚴格化和透明化,這些要素則是國際車企最為看重的。
陳曉罡表示孚能科技在C輪融資的同時已經開始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梳理和完善企業(yè)經營和管理制度,從這個角度來說,上市公司準備工作早已就緒。但手握充足現金儲備且擁有巨額銀行授信的孚能科技,上市只是企業(yè)發(fā)展的過程不是目的,陳曉罡認為孚能在等待的是資本市場的最佳時間窗口,什么時候啟動上市目前還沒有時間點。但是有一點可以明確,孚能科技考慮在國內上市,主板、創(chuàng)業(yè)板乃至最新建立的科創(chuàng)板都是孚能科技的考慮范圍。
在持股計劃方面,孚能科技除了引進長期戰(zhàn)略合作伙伴外,每年都會進行員工持股。在陳曉罡看來,人才是公司競爭力的體現。但是國內能使用的持股方式和產品并不是很多,未來如何呈現,孚能科技這邊正在思考更多有創(chuàng)意的方式。
一旦成功上市,孚能科技將進一步提高企業(yè)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才。這不但能給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也增加了資金的流通性。
但由于孚能科技目前擁有大量現金儲備及銀行的信貸支持,因此上市對公司來講并不是最急迫的事情。這便讓孚能科技上市有了更多的靈活性,陳曉罡表示,還需要再觀察一下資本市場走勢,孚能科技已按照上市公司的治理來約束和管理自己,當前只是時機和板塊選擇問題。相信上市并不是孚能科技最終的目標,而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