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德育也有自身獨特的規(guī)律,必須在情境化、生活化、審美化的歷程之中,發(fā)展學生詩性智慧,煉就學生詩意品質,并使之逐漸內化為善良、仁愛、悲憫等人格,最終形成健康積極的人文情懷和人際關系。
詩意德育是德育的一種理想境界,它是一個無限開放、動態(tài)變化的過程。開展詩意德育,首先要求教師要有較高的詩詞修養(yǎng),具有把教育情景迅速詩意化的能力;其次要求教師能夠捕捉心靈的瞬間觸發(fā)點,巧妙地營造詩詞意境。在班級管理中筆者致力于詩意德育,通過打造富有詩意特質的班級文化,培養(yǎng)高雅的詩意人際關系,培育了學生的詩心、詩情,收到了“無所為而為”的德育效果。
一、營造詩意氛圍,涵養(yǎng)學生詩心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著意打造詩意班風,營造充滿詩意的班級文化?!皬臏啘嗀幕璩列木持序嚾恍盐?,從紫陌紅塵的庸俗環(huán)境中猛然掙脫,進而朝著詩意生存的方向大步邁進”,這正是莫礪鋒教授希望籍由《唐詩與宋詞》一書傳遞給讀者的理念。我國的詩詞文化博大精深,流傳下來的精美詩篇浩如煙海。筆者要求學生,不僅要會背誦詩詞、理解詩詞,而且要在學習、生活中靈活運用詩詞。
當然,富有詩意的經(jīng)典不僅是唐詩宋詞,還有無數(shù)先賢留下的經(jīng)典篇章。筆者把一本本充滿詩意的傳統(tǒng)文化典籍,如《人間詞話》《古文觀止》《行者無疆》《君子之道》《道德經(jīng)》《論語》等帶入教室、帶入課堂,讓學生觸手可及,隨時翻閱誦讀。和孩子們一起涵泳經(jīng)典,在經(jīng)典的熏染中營造了詩意氛圍。
在語文教學中,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偶爾展示一下自己創(chuàng)作的小詩,一下子引來學生傾心的贊嘆,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在作文批改中,偶爾把批語寫成一首小詩,學生便視若珍寶;在后黑板和宣傳墻開設學生詩詞板塊,經(jīng)常發(fā)表學生的習作,學生寫作熱情高漲……這些措施營造了詩意的班級氛圍,喚醒了學生內心的詩情,激發(fā)了孩子們的表現(xiàn)欲。
筆者的班級有一名學生叫馬敬汝,品學兼優(yōu)。有一次,馬敬汝同學又受到學校表彰,我忽然心有所動,嵌入他的名字寫了一首詩:
馬蹄踏遍千山綠,敬義重仁德自芳。
汝作梅花多歷雪,何愁他日不清香。
筆者請一位會書法的老師把這首詩寫出來,在班會上贈送給馬敬汝同學。這一做法大大激勵了馬敬汝同學,也引來所有同學的羨慕。從此,筆者把嵌人名字的詩作為一種特殊的獎勵,每月獎勵兩名綜合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這一做法受到學生的熱烈歡迎,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上進心。
二、培養(yǎng)詩意關系,激發(fā)學生詩情
良好的師生、生生詩意關系,常常表現(xiàn)為一種和諧、自然的狀態(tài)。德育工作者要善于運用教育機智,力求以智慧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處理問題時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和心理變化,保護好每一位學生的自尊心。這樣,友好的師生關系就會順利建立,信任的詩意情感就會自然激發(fā)。
有一次,新學期開學不久,新來了一批練習冊放在教室里,結果第二天發(fā)現(xiàn)有4本練習冊的答案被人撕走了?!袄蠋?,那4本練習冊一來到就沒答案,我們沒看見?!焙⒆觽冊谙旅鏋樽约恨q解。我輕輕地說了一句:“把這個練習冊都發(fā)下去吧。我晚課時來收答案,大家放到講桌上就行?!蓖碜粤暱旖Y束時,我來到教室,把交上的答案數(shù)了數(shù),還是有一份答案沒有回來。我說:“讓它們先在教室里呆一晚上吧,明天再請課代表同學送辦公室去?!钡诙?,課代表把答案送到辦公室,小聲告訴我:“答案齊了?!?/p>
“答案”事件結束之后,我讓學生們寫了一首小詩來紀念,有位同學是這么寫的:
小答案/長了腳/輕悄悄地走開/又輕悄悄地來了/沒有人知道啊/可有一個人/卻把這一切都看到/她不說/只對著我們笑
正是詩意德育喚醒了學生們內心的詩情,讓師生之間形成了最美好的關系—信任。詩意德育也有自身獨特的規(guī)律,必須在情境化、生活化、審美化的歷程之中,發(fā)展學生詩性智慧,煉就學生詩意品質,并使之逐漸內化為善良、仁愛、悲憫等人格,最終形成健康積極的人文情懷和人際關系。
三、開展詩意實踐,提升學生境界
詩意德育實踐,需要創(chuàng)造性地高位引領。人生自有詩意,詩心譜寫美麗。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要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充滿詩意的綜合實踐活動,必須精心設計,利用班會、休業(yè)儀式等活動,引導學生形成獨特的人格美,把每一個學生都培養(yǎng)成自己生活和生命的美學工程師。
詩意實踐,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能力。在每學年的休業(yè)儀式上,孩子們主動參與到詩意德育的實踐中來,去感受、感悟生活的美妙。
作為德育的實踐模式,詩意德育的關鍵在于用詩意的手段呈現(xiàn)生活的本來面目,在呈現(xiàn)生活的同時顯明生活內在的道德,讓道德與個體的生命一同成長。在一次語文活動實踐中,筆者要求學生自己寫詩來表達對漢語言文字的熱愛。其中一首寫道:
那是孩提時/語文來到我身旁/叩醒了睡意的眼神/混沌的窗/平仄咿呀泠泠作響/后來年稍長/語文浸潤我心房/撒潑了向榮的希冀/閃現(xiàn)的光/橫豎撇捺行收像清泓流淌/現(xiàn)在語文是雷電/多少次將我的黑夜斬裂/呼喚了云/烘煨白晝/將人情世故寫入文章/還把焉哉乎也一并沃灌/留下處變不驚的安詳
詩意表達不正是孩子們心智走向沉穩(wěn)成熟、走向簡約思考、走向人格完善的外顯嗎?
當內省自然外化,當情感自然迸發(fā),高貴的靈魂已寫就在一個人的基因圖譜上。曾皙追求的“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詩意人生境界,不正是孔子詩教所要達到的效果嗎?天地大課堂,生活即德育。詩意德育在教育生活中無處不在。
我們理應順木之天、寄情萬物、詩意行走,及時捕捉育人觸發(fā)點,靈活把握育人時機,在詩意文化的浸潤中,養(yǎng)學生之浩然正氣,育學生之人格大美,涵養(yǎng)學生人文精神,引導他們求真、向善、至美!
【張云,山東省濟寧市孔子國際學?!?/p>
責任編輯︱孫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