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白日夢”與詩歌的意象
      ——談?wù)勑略妱?chuàng)作之一

      2019-03-16 13:01:28北京席云舒
      名作欣賞 2019年16期
      關(guān)鍵詞:白日夢首詩故鄉(xiāng)

      北京 席云舒

      新詩是自由體詩歌,它不像舊體詩詞那樣有一個模式,可以模仿格律來依葫蘆畫瓢。古詩詞的格律,本來是音樂的音律,是音樂的曲調(diào)和節(jié)奏,它本身并不屬于詩歌,但后來音樂失傳了,它的音律卻被以格律的形式強加給了詩歌,后人誤把它當(dāng)成了詩歌自身的屬性。因此,那種模仿古詩詞格律創(chuàng)作的詩歌,往往是形式大于內(nèi)容,難以開出新的境界。正因為新詩形式自由,沒有一個格律可以模仿,所以一首詩是否有生命力,全在于它能否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能否給人留下深刻的審美體驗。

      當(dāng)然這并不意味著新詩創(chuàng)作不能從模仿入手,初學(xué)者寫新詩,往往是在閱讀中受到啟發(fā),從模仿前人的作品開始,這是很正常的,應(yīng)當(dāng)擯棄的僅僅是模仿那種僵化的古詩詞格律。無論是寫詩、寫散文、寫小說還是寫戲劇,很多作者都會經(jīng)歷一個模仿的過程。但模仿不等于創(chuàng)作,在一個人從事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最初階段,模仿可以看作蹣跚學(xué)步時的扶手,然而你不能總是抓著扶手走路,當(dāng)你扔掉這個扶手,也許走兩步就會跌倒,正如你忽然來了靈感,寫下兩行很美的詩句,卻很難去完成一首完整的詩,有時甚至?xí)X得像擠牙膏似的,再也擠不出一行滿意的詩句。有人說寫詩應(yīng)該是思想感情壓抑到一定程度,當(dāng)你的理智壓抑不住情思,詩句就會像地火一樣噴薄而出;也有人說寫詩應(yīng)該是長期情感蘊積,有一天就能妙手偶得。這些說法都不錯,譬如“文革”時期北島的詩歌創(chuàng)作,多屬于前一種情況;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xiāng)愁》《鄉(xiāng)愁四韻》等作品,則屬于后一種情形。但并非每個詩人都有長期受到壓抑的情感體驗,有些詩人隨時都能觸景生情,甚至每天都能寫詩,他的思想情感卻并非每天都處于壓抑狀態(tài),心情舒暢時也未必不能寫出好詩,這說明寫詩不一定要靠長期的情感蘊積,只要你內(nèi)心有所觸動,有真情想要抒發(fā),就可以隨時拿起筆。

      那么,為何我們有時卻很難把內(nèi)心的情思化成紙上的詩句?有時候我們雖然有表達的欲望,寫下來卻難以斐然成章,這就涉及寫詩的方法問題。如何寫一首詩,確實可謂各有各的寫法。任何抽象的概念都不能幫助我們?nèi)ネ瓿梢皇自姡词鼓阌猩畛恋那楦蟹e淀,你把它寫下來,也未必就是詩。我們必須先掌握一些方法,然后再去慢慢體會詩歌表達方法的創(chuàng)新。

      弗洛伊德曾寫過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叫《創(chuàng)作家與白日夢》,他把作家的創(chuàng)作跟兒童的游戲聯(lián)系起來,認為二者具有同樣的心理機制,只是作家“現(xiàn)在做的不是‘游戲’了,而是‘幻想’。他在虛渺的空中建造城堡,創(chuàng)造出那種我們叫作‘白日夢’的東西來”。他說:“精神活動是與當(dāng)時的印象、與當(dāng)時的某種足以產(chǎn)生一種重大愿望的誘發(fā)性的場合相關(guān)聯(lián)的。從那里回溯到早年經(jīng)歷的事情(通常是兒時的事情),從中實現(xiàn)這一愿望;這種精神活動現(xiàn)在創(chuàng)造了一種未來的情景,代表著愿望的實現(xiàn)。”按照這個觀點,作家創(chuàng)作的心理機制可理解為:“目前的強烈經(jīng)驗,喚起了創(chuàng)作家對早先經(jīng)驗的回憶(通常是孩提時代的經(jīng)驗),這種回憶在現(xiàn)在產(chǎn)生了一種愿望,這愿望在作品中得到了實現(xiàn)。作品本身包含兩種成分:最近的誘發(fā)性的事件和舊事的回憶?!?/p>

      弗洛伊德并沒有教我們?nèi)绾稳フ归_一場“白日夢”,他的重點在于論述上面這條公式,以及闡明每個“白日夢”主角都是創(chuàng)作者的“自我”。無論他所說的這條公式含有多少合理成分,他至少提示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根據(jù)自己做夢的經(jīng)驗來開展創(chuàng)作活動。對于詩歌創(chuàng)作而言,我們可以在一種“白日夢”的幻想情境中擷取一些精彩的意象,或者像放電影那樣去選擇一些具有特別意義的鏡頭,從而完成一首完整的詩,而不必像擠牙膏那樣擠出幾個殘缺不全的句子。為了形象地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幾個例子來理解這種詩歌創(chuàng)作的方法。

      先來看著名詩人洛夫的一首《煙之外》:

      在濤聲中呼喚你的名字,而你的名字

      已在千帆之外

      潮來潮去

      左邊的鞋印才下午

      右邊的鞋印已黃昏了

      六月原是一本很感傷的書

      結(jié)局如此之凄美

      ——落日西沉

      你依然凝視

      那人眼中展示的一片純白

      他跪向你向昨日向那朵美了整個下午的云

      海喲,為何在眾燈之中

      獨點亮那一盞茫然

      還能抓住什么呢?

      你那曾被稱為云的眸子

      現(xiàn)有人叫作

      首先我們要了解這首詩想表達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思想情感,然后再來討論它是如何表現(xiàn)的。哪怕你沒有讀詩的經(jīng)驗,你大概也能猜出這首詩的主旨,要么是懷鄉(xiāng),要么是懷人,要么是緬懷往事。如果再了解一點詩人的生平和這首詩的寫作背景,我們就會知道這是一首懷鄉(xiāng)的詩,當(dāng)然懷鄉(xiāng)也是懷人。這首詩作于1956年,詩人1949年離開大陸去了臺灣,故鄉(xiāng)和親人都在海峽的另一邊,他站在大海邊遙望著對岸,然而除了碧海云煙,什么也望不見。一朵飄過海峽的云或許正是來自曾經(jīng)諳熟的故鄉(xiāng),那里有親人殷切的目光,但年復(fù)一年,重聚之日遙遙無期,這目光也將漸漸虛化成煙了。懷念的結(jié)局無奈而凄美,令人心痛。詩的第一節(jié)和第二節(jié)之間其實有個視角的轉(zhuǎn)換,第一節(jié)中的“你”是詩人緬懷的對象——故鄉(xiāng)或故鄉(xiāng)的親人,第二節(jié)第一行中的“你”、第二行中的“那人”、第三行中的“他”都是詩人自己。這首詩還有一個版本,第二節(jié)前三句是:“我依然凝視/你眼中展示的一片純白/我跪向你向昨日向那朵美了整個下午的云”,這個版本雖然更容易理解,但取消了視角的轉(zhuǎn)換,則會使詩的意境受損。

      那么這首詩是怎么寫出來的,或者說,讓我們來寫這樣一首詩,應(yīng)該怎么去寫?讓我們借助弗洛伊德所說的“白日夢”來展開想象。詩人站在大海邊遙望著遠方,情感為眼前的事物所觸發(fā),眼前的事物是“潮來潮去”的大海,沙灘上的一串腳印,黃昏的落日,海上千帆競逐,倏忽即逝;接著,詩人聯(lián)想起過去的情形,轉(zhuǎn)眼間離開故鄉(xiāng)、離開親人已經(jīng)許多年了,時間如潮水般流逝,一只腳還停留在青年時代,另一只腳就要跨入中年了,也許再往前一步,一只腳還停留在中年,另一只腳就會跨入暮年。而隨著時光的飛逝,故鄉(xiāng)的形象、親人的目光都將變得越來越模糊、越來越縹緲,也許有一天,那些美好的記憶也會如云煙般飄散。這是六月里的光景,思念故鄉(xiāng)的日子就像一本書,無論翻到哪一頁,里面都寫滿了感傷,無論在人生的哪一個季節(jié)都是感傷的,六月自然也不例外;詩人對著大海呼喚故鄉(xiāng),呼喚親人,可是遠方的親人不會聽見,詩人朝著故鄉(xiāng)的方向跪下來,希望昨日那些美好的記憶不要離自己遠去,希望天邊那片“美了整個下午的云”停留下來。然而時光終究留不住,落日西沉,海上亮起燈塔,卻照不見故鄉(xiāng)的方向,留給詩人的只有一片茫然,他就像蒼茫大海上一葉無助的小舟,當(dāng)歷盡劫波之后,當(dāng)生命匆匆老去,一切終將虛化,記憶會被時光沖淡,昔日不會重來。這就是一個“白日夢”的場景,這些場景不一定是連續(xù)的畫面,它可能只是一些片段,正如我們夢醒之后再去回憶那個夢境,往往也只能記起一些零星的片段。

      也許一個“白日夢”的畫面會有很多,只要充分地展開想象,就可以把這個夢一直做下去。那么,是什么決定了詩人從這個“白日夢”的場景中選擇這些畫面而不是另外一些畫面來完成一首詩?很顯然,這是由詩人要表達怎樣的思想情感決定的。關(guān)于思念故鄉(xiāng)的詩,也許我們會想起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崔顥的“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高適的“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李覯的“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這些詩句都是直接抒發(fā)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對于這些詩人而言,故鄉(xiāng)雖然遠隔千山萬水,總還可以期待有一天能夠回到親人的懷抱,因此這些詩表達的主要是一種思念和離愁。但對洛夫而言,他那時卻并不知道是否還能有返鄉(xiāng)的一天,這一別也許就是一生,故鄉(xiāng)只剩下記憶。陳寅恪有詩云“南渡自應(yīng)思往事,北歸端恐待來生”,表達的就是這種情感。事實上,直到40年后,洛夫才有機會重回大陸,而這是他寫這首詩時預(yù)料不到的,他當(dāng)時所抒發(fā)的情感是,故鄉(xiāng)已經(jīng)回不去了,只好希望還能有“往事”可“思”,希望關(guān)于故鄉(xiāng)、關(guān)于親人的美好記憶不要被時間的潮水帶走。詩人要表現(xiàn)這樣的一種思想情感,就要圍繞“時間的消逝”來截取畫面。當(dāng)這些形象的畫面被賦予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和時光無法挽留的意思時,就形成了這首詩的意象。

      所謂意象,即一個語言形象或畫面包含有多種不同的象征含義。一個畫面如果沒有豐富的象征含義,那它就僅僅是一個畫面,譬如“我在大海邊呼喚你的名字”,由于這個形象并未象征畫面之外的任何東西,因而它就不能構(gòu)成詩歌的意象;而“在濤聲中呼喚你的名字,而你的名字/已在千帆之外”這個畫面,除它的語言形象本身而外,還含有距離之遠和時間流逝之快等含義,因此它就滿足了詩歌意象的要素。一個語言形象或畫面就是一個符號,它的象征含義則是這個語言符號所傳達的意義。現(xiàn)代符號學(xué)奠基人索緒爾不同意用“象征”一詞代指語言符號,他認為語言符號是任意的,例如“牛”這個符號在法語中叫boeuf,在德語中叫ochs,這些不同的語言符號都可以指同一個概念;而象征并非任意的,例如象征法律的“天平”就不能用一輛車來代替。他把語言符號分為“能指”和“所指”,“能指”即語言的音響形象,“所指”則是音響形象所聯(lián)結(jié)的概念,索緒爾認為“能指”與“所指”的聯(lián)系是任意的。他這里顯然是就歐洲的表音文字而言的,對于中國的象形文字,恐怕絕大多數(shù)文字符號和它指稱的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都不是任意的,“?!钡臐h字形象絕不可以用來指稱馬。當(dāng)然語言學(xué)問題不是我們這里探討的重點,但我們可以借助“能指”與“所指”這兩個概念來解釋詩歌的意象,一個畫面形象即是一個“能指”,它的象征含義則是“所指”,詩歌的意象不能只有一個“所指”,它應(yīng)該含有多個不同的“所指”。一個意象的象征含義越豐富,語言的張力就越大,詩歌的表現(xiàn)力也就越強。

      詩人創(chuàng)作一首詩,更多是靠直覺和語言的感覺,這是很難用理性和邏輯來解釋的,而我們要說明詩人如何從一個感性雜多的“白日夢”情境中選取合適的意象,只能通過理性的分析。那么要表達對故鄉(xiāng)的思念、記憶會被淡忘、時光無法挽留這樣一種思想情感,在上述“白日夢”的場景中,究竟哪些意象是最合適的呢?第一節(jié)里洛夫擷取了五個意象:在大海邊呼喚千帆之外的故鄉(xiāng)的名字,“千帆之外”既可喻距離之遠,亦可喻時間之快,風(fēng)帆的消逝如白駒過隙;“潮來潮去”既象征著詩人心潮的起伏,記憶被不斷沖刷,也象征著時間如潮水;把“鞋印”跟“下午”和“黃昏”聯(lián)結(jié)起來,其意義就不僅是“下午”和“黃昏”,而是象征著一個人的一生;“六月原是一本很感傷的書”是這一節(jié)的情感基調(diào),也是全詩的情感基調(diào),“六月”既可指詩人來到海邊的時間,亦可指人生的任何一個季節(jié);“落日西沉”除了展現(xiàn)一種凄美的心情,還象征著一種無奈的結(jié)局。我們看到,這里的每個意象都有不同的“所指”。有這幾個意象,足以表現(xiàn)時光流逝、往者不可追的情感了。如果再多一個意象,就會顯得多余,少一個意象,就會顯得不足。假如替換掉一個意象,譬如把“潮來潮去”換成星移斗轉(zhuǎn)、月升月落,雖然也能表達時間的流逝,但它不僅與前后的意境不符,也無法表現(xiàn)詩人心潮的起伏;如果把“潮來潮去”四個字刪去,中間則缺少了過渡,意境就不能充分表達出來。因此洛夫選擇的這幾個意象,可以說恰到好處,恰好能把這種思想情感充分表現(xiàn)出來。

      第二節(jié)里,洛夫選擇的意象是,一個少年在海邊凝望著遠方,他的眼中卻只有一片純白,只有茫茫天水,他跪下來祈求把時光留住,直到海上亮起燈塔,也只能照見他內(nèi)心的孤獨與茫然。這個少年顯然就是詩人自己,但詩人換了一個視角,從遠處去觀察這個少年,他跪向“你”(故鄉(xiāng)的方向),跪向“昨日”(記憶中的美好時光),跪向“那朵美了整個下午的云”(眼前的這一個瞬間),他的目光憂郁而迷惘。這種旁觀者的視角營造了一種極美的意境。所謂意境,即主觀的情感、心理與客觀的環(huán)境、氛圍相互蘊積、相互提升的境界,意境由若干形象或意象所誘發(fā),而又超越這些形象和意象本身,就像彈琴要彈得出巍巍高山、潺潺流水,畫梅花要畫得出淡淡的香氣。這一節(jié)的意境正來自于這種距離感,使讀者和詩人一同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視角上,來審視畫面中的形象,這種距離產(chǎn)生的美感,就像琴的余音、畫的幽香。如果像另一個版本那樣,把這幾句改作“我依然凝視/你眼中展示的一片純白/我跪向你向昨日向那朵美了整個下午的云”,就無法拉開距離,缺少這個旁觀者的視角,意境就會受損?!昂?,為何在眾燈之中/獨點亮那一盞茫然”,這里詩人不說燈塔,而代之以“那一盞茫然”,因為這是內(nèi)心的茫然,虛化的意象更能表現(xiàn)內(nèi)心的感受;并且,前面的畫面比較實,這里避實就虛,亦可形成對照。這是一種極高超的表現(xiàn)手法,初學(xué)者寫詩是不容易達到這種境界的。

      最后一節(jié)四句,其實只有一個意象,一切都無法抓住,故鄉(xiāng)親人如云如雪的眸子,最終飄散如煙;世易時移,那些曾經(jīng)的美好記憶,如今已成了人們口中的傳說?!艾F(xiàn)有人叫作/煙”這句,使一種恍如隔世的滄桑感不期而至,繞梁三日而不絕。再回到這首詩的題目,“煙之外”,“煙之外”是哪里?就是詩人望斷天涯的故鄉(xiāng)。

      前文說過,這首詩是圍繞“時間的消逝”擷取意象的?!霸跐曋泻魡灸愕拿郑愕拿?已在千帆之外”關(guān)乎時間,“潮來潮去”關(guān)乎時間,“左邊的鞋印才下午/右邊的鞋印已黃昏了”關(guān)乎時間,“六月原是一本很感傷的書”關(guān)乎時間,“結(jié)局如此之凄美/——落日西沉”關(guān)乎時間,“他跪向你向昨日向那朵美了整個下午的云”關(guān)乎時間,“你那曾被稱為云的眸子/現(xiàn)有人叫作/煙”也關(guān)乎時間;而時間關(guān)乎記憶,記憶關(guān)乎故鄉(xiāng),關(guān)乎詩人夢魂所系的鄉(xiāng)愁。當(dāng)然一個意象之所以能夠成為意象,是因為它有多種“所指”,如前文所述,這些關(guān)乎時間的意象,也有很多不同的象征含義。詩人從一個“白日夢”的場景中擷取這些最具有時間感的意象,采用了很多隱喻、象征的手法,營造了一種深遠的意境,表現(xiàn)了一種令人心痛的思想情感。詩的美感在于節(jié)制,在于給讀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間,而不是詩人自己去把想象的空間填滿,意象太多就會顯得冗余,可以說,此詩沒有一個多余的意象,沒有一個多余的字,而把詩人的懷鄉(xiāng)之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首詩雖然很短,整體上卻具有一種古典美,毫不遜色于一首宋詞小令,古典詩詞所能采用的表現(xiàn)手法,這首詩里都不缺,而洛夫采用的隱喻、象征、視角轉(zhuǎn)換等現(xiàn)代手法,卻是格律束縛之下的古典詩詞很難充分加以表現(xiàn)的。

      再來看青年詩人謝山曉的一首《虎丘路》:

      兩場雨就合在了一處,

      從春分到夏至

      送葬者徒然聽了一世

      巨型合歡樹在路的盡頭開啟,

      至此,長夜得勢

      眾多園林鮮活起來,

      牡丹豐腴鮮肥,供宴飲

      尋歡者無度,將一只豢養(yǎng)的

      幼獸釋放,只在酒醉時

      它才馴服,是你懷中的牡丹

      是明月,在你足尖,低頭審視

      這些園林,將座次間心存僥幸者

      一網(wǎng)打盡,包括那些缺席的人

      尤其在月明之夜,一池曲水,

      在颶風(fēng)中央靜觀,只見

      粼光閃動

      雨勢在嘆息聲中換擋,來自何處?

      道路在盡處卻又延展,延展;

      時而一束強光凸現(xiàn)前方

      那些無名的黝黑樹叢,

      葬禮又一次終結(jié)。

      這首詩引起我們思考的是生與死的哲學(xué)問題,當(dāng)然詩中并沒有給出答案。我們不必糾纏于“虎丘路”究竟是哪個城市的哪一條路,蘇州、上海、南京都有虎丘路,然而即使你找到了這條路,對我們理解這首詩也無濟于事?!盎⑶鹇贰敝皇侨松哪骋粋€路口,若不是詩人在兩個不同的雨天來到這同一個路口,若不是這條路能讓人聯(lián)想起眾多“園林”,你給它換個名字也無妨。我們也不必去管這兩個雨天是否一個是春分一個是夏至,我們只要想象一下,其中一個雨天的夜晚,人們窮奢極欲、紙醉金迷,而在另一個雨天,一支送葬的隊伍正好從這個路口經(jīng)過,于是在詩人的眼中,兩場雨就合到了一處,生的奢華與死的寂滅就合到了一處,每個醉生夢死的人,每個被欲望點燃的人,每個精致唯美的人,當(dāng)然也包括那些碌碌于升斗之間的人,那些落魄潦倒的人,最終都會被死神之網(wǎng)一網(wǎng)打盡。繁華終究要歸于寂靜,而那個在思考生之意義的人,會不會是你?

      讀這首詩,我們會想起T. S. 艾略特的《荒原》第四章“水里的死亡”:“弗萊巴斯,那個腓尼基人,死了兩個星期/忘記了海鷗的啼叫,汪洋的巨浪/和一切利害得失。/海底的一股潮流/在悄聲剔盡他的尸骨。當(dāng)他浮上沉下/他經(jīng)歷了自己的老年和青年/進入漩渦。/猶太人或非猶太人/啊你這個轉(zhuǎn)著舵輪看下風(fēng)處的人,/想一想弗萊巴斯,他當(dāng)年曾和你一樣漂亮高大?!彪枘峄烁トR巴斯,和我們每個人一樣,曾經(jīng)那么高大健壯,擁有過自己的青春和暮年,但他才死了兩個星期,尸骨就已被海水剔盡,什么都沒有留下;而我們這些還活著的人,還在見風(fēng)使舵討生活的人,是不是可以停下來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當(dāng)有一天我們走向了生命的終點,我們能否給這個世界留下點什么?

      我們還會想起穆旦的《詩八章》,兩個被“成熟的年代”點燃了各自愛情之火的人,就像兩片樹葉偶然落到了同一條河流里,偶然碰到了一起,他們各自愛著自己的所愛,并把這種“火災(zāi)”般的情感投射到對方身上,兩個人相伴一段人生旅程,他們沉迷于愛欲,沉迷于“甜蜜的未生即死的言語”,然而“相同和相同溶為怠倦,在差別間又凝固著陌生”,陪伴你的愛情旅途的只是一個為了適應(yīng)你而在“怠倦”和“陌生”之間不斷變更的表面的我,那只是“我”制造出來的另一個自己,真實的我卻被留在了內(nèi)心的孤獨里?!拔铱匆娔愎陋毜膼矍?筆立著,和我底平行著生長”,即使兩個人愛得再誠實、再持久,兩顆心也無法真正交匯到一起,因為你不能變成我,我也不能變成你。愛情的悖論在于,你愛的只是你的所愛,我愛的只是我的所愛,我們卻常常誤以為彼此深愛的是對方。然而這一切都還只是造物主的把戲,人是短暫者,愛情更加短暫,在永恒者面前,他們的愛情顯得那么蒼白無力,哪怕兩個人相愛一生,也只是短短的一瞬,“等季候一到就要各自飄落”,有限的生命無法求得天長地久的愛情,更何況愛情本身仿佛也只是一個幻影。穆旦通過愛情這個題材,表達的其實是對生與死、短暫與永恒、虛幻與真實的沉思,任何人無論擁有過多么熱烈的愛情,在“賜生我們的巨樹”面前,都是暫時的,最終都將“在合一的老根里化為平靜”。米蘭·昆德拉在1985年“耶路撒冷文學(xué)獎”頒獎典禮上的演講題目叫“人們一思索,上帝就發(fā)笑”,造物主若想結(jié)束這一切,就像失手打碎一只杯子那么容易;電影《泰坦尼克號》里的露絲和杰克絕不會預(yù)料到,他們美妙的愛情才剛剛開始,那艘豪華的巨輪就將沉沒。

      艾略特的“水里的死亡”是長詩《荒原》里的一章,全詩磅礴深沉,但它的大氣與厚重決定了詩中的意象不可能過于精致華美,否則就有文勝質(zhì)之虞。穆旦的《詩八章》哲理豐富,意象精彩迭出,此詩每章8行,作者通過64行詩,表現(xiàn)了生命與愛情的深刻命題,是百年新詩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而謝山曉這首《虎丘路》,其蘊含的思想也許不如艾略特的《荒原》那么深沉,也許不如穆旦的《詩八章》那么豐富,但她僅用21行詩,就同樣表現(xiàn)了生的繁華與死的沉寂,其意象的極致精美毫不遜色于穆旦的詩歌。讀這首詩,也許我們還會想起張愛玲的作品,想起那些“更衣對照”的美麗哀傷及其背后的蒼涼;也許還會想起白先勇小說《游園驚夢》中那種絢爛華美和內(nèi)心落寞。它會引起我們對于人生的思考,不是像宗教那樣去祈求靈魂的救贖和天國的永恒,更不是因覺得人生的虛幻而消極沉淪,而是會引起我們對于短暫人生的珍惜,盡管生命是有限的,但我們能否在有生之年為人間創(chuàng)造點什么,為后世留下點什么,留下某種財富、某種精神,讓它在人間流傳,即使沒有人可以僥幸逃脫造物主的“不仁的嘲弄”,但他對我們留在人間的事物卻無計可施。千百年后,人們?nèi)詴黜災(zāi)切﹤ゴ蟮膼矍?,那些不朽的傳奇,那些動人的詩篇。人生的意義不在于一個人曾經(jīng)得到過什么、得到過多少,而在于他給后世留下了什么,留下了多少。當(dāng)我們抱定這樣的態(tài)度去直面短暫的人生,我們會更加珍惜有限的生命,為未來貢獻我們的智慧。

      ①〔奧地利〕弗洛伊德:《創(chuàng)作家與白日夢》,林驤華譯,伍蠡甫、胡經(jīng)之主編:《西方文藝理論名著選編》(下冊),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87年版,第3、5、8頁。

      ②洛夫:《煙之外》,牛漢、謝冕主編:《新詩三百首》(第2冊),中國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第337—338頁。

      ③洛夫:《煙之外》,《知乎水月——洛夫抒情詩精選》,海天出版社2014年版,第13頁。

      ④〔唐〕李白:《靜夜思》,《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年版,第252頁。

      ⑤〔唐〕崔顥:《黃鶴樓》,《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年版,第371頁。

      ⑥〔唐〕高適:《除夜作》,《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年版,第399頁。

      ⑦〔宋〕李覯:《鄉(xiāng)思》,《宋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年版,第158頁。

      ⑧陳寅?。骸睹勺阅虾?,《陳寅恪集·詩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1年版,第24頁。

      ⑨〔瑞士〕索緒爾:《普通語言學(xué)教程》,高名凱譯,商務(wù)印書館1980年版,第102、103頁。

      ⑩謝山曉:《虎丘路》,《詩探索》2014年第1輯。

      ?〔英〕艾略特:《荒原》,《四個四重奏》,裘小龍譯,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89頁。

      ?穆旦:《詩八章》,《穆旦詩集》,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0年版,第49—52頁?!暗住蓖暗摹?。

      ?〔捷克〕米蘭·昆德拉:《人們一思索,上帝就發(fā)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附錄),韓少功、韓剛譯,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第337頁。

      猜你喜歡
      白日夢首詩故鄉(xiāng)
      奇怪的白日夢
      故鄉(xiāng)的牽掛
      心聲歌刊(2022年3期)2022-06-06 06:31:38
      《上課沒人搶》
      走在故鄉(xiāng)
      鴨綠江(2021年17期)2021-10-13 07:06:14
      我想寫首詩給你
      黃河之聲(2021年24期)2021-04-15 09:39:24
      可愛的白日夢
      月之故鄉(xiāng)
      老友(2019年9期)2019-10-23 03:31:58
      《故鄉(xiāng)》同步練習(xí)
      從“讀首詩再睡覺”看聽覺閱讀
      新聞傳播(2016年23期)2016-10-18 00:53:39
      過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詩
      Coco薇(2016年5期)2016-06-03 02:26:18
      县级市| 玛曲县| 昂仁县| 阿克苏市| 建瓯市| 巴彦淖尔市| 颍上县| 中牟县| 太谷县| 南充市| 昔阳县| 得荣县| 托克托县| 荔浦县| 西乌珠穆沁旗| 丹凤县| 汕尾市| 九寨沟县| 扬州市| 杭锦后旗| 本溪市| 德保县| 宜州市| 湘西| 明溪县| 怀远县| 汉沽区| 琼中| 松桃| 吴忠市| 大姚县| 奉节县| 循化| 高碑店市| 拜城县| 霍山县| 石嘴山市| 东平县| 神农架林区| 深州市| 西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