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蘇 軾
書名:《小王子》
作者:【法】 安東尼·德·圣·??颂K佩里
翻譯:周克希
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周華誠喜歡的書:我是在三十多歲的時候讀到這本應(yīng)該在我童年時讀的書的。我們之間錯過了三十年。然后我被它深深地感動了。寫下《小王子》的作者安東尼·德·圣·??颂K佩里,這個本職工作是飛行員,業(yè)余身份是作家的家伙,就這樣跨越時空與我相遇了。然后,我們擁有了一個共同的世界。我想,如果我在童年時讀到這本書,肯定不會像現(xiàn)在一樣去理解它。偉大的童話就是這樣,既可以在七八歲時讀,也可以在四五十歲時讀。而現(xiàn)在,我覺得《小王子》這本書就像一個隱喻。一本書就好像一個人,那個人遲早會在你的生命中出現(xiàn)。來得太早或來得太晚,都不合適。恰恰在最合適的時候,它來了,它準確地擊中了你的心。
周華誠/推薦01
今人文章越寫越長,長而無味,便是再長也無益。重讀蘇東坡《記承天寺夜游》一文,短短百余字,尚不及今人一條微博的長度,卻是情景交融,意蘊豐贍,成為千古名篇。尤在今天,此篇能帶人多少作文章的啟發(fā)。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譯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恰好看到月光從門戶射進來,不由得生出夜游的興致,于是高興地起身出門。想到?jīng)]有可以共同游樂的人,就到承天寺尋找張懷民。張懷民也還沒有睡覺,我倆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積水那樣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縱橫交錯,原來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樹枝的影子。哪一個夜晚沒有月亮?哪個地方?jīng)]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有閑情的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