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延安市新區(qū)第一小學 郭 娜)
(主講人:大隊輔導員)
(12月23日)
隊員們,12月26日是毛澤東誕辰126周年紀念日。毛澤東是改變中國命運的人,是新中國第一代領導人,是全國人民愛戴的國家領袖。人民懷念他、敬仰他?,F(xiàn)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依然懸掛有他的畫像,人民幣上也印著他的頭像。
大家一定很好奇,像毛澤東這樣的偉人,會有怎樣與眾不同的童年呢?
毛澤東小時候曾被伙伴們稱為“牛司令”和“省先生”。稱他為“牛司令”,是因為在放牛的時候,他會把伙伴們分成三組,分別放牛、割草、摘果子,每天輪班,各自有各自的分工。在他的安排下,伙伴們既放了牛,又搞起了“副業(yè)”,還能痛快地玩耍,大家都喜歡和他在一起放牛。叫他“省先生”,是因為他的自學能力特別強,會把老師要求讀的書早早地讀懂、背會,省了教書先生的費心點撥。你們看,少年毛澤東不但聰敏好學,而且從小就顯現(xiàn)出了善于謀略的才能呢!
少年毛澤東是一個喜愛讀書的孩子,最可貴的是,他會帶著思考去讀書。他經(jīng)常思考:為什么書中的主人公都是官員和書生,卻沒有一位農(nóng)民?通過和農(nóng)民接觸,他逐漸了解到,當時真正的勞動者總是生活艱難,而統(tǒng)治者卻不需勞作,幾乎不需要付出,就能獲得美名。對世事的洞察、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讓他立下尋求真理、為勞苦百姓謀幸福的決心。
在毛澤東17歲的時候,湖南發(fā)生了嚴重的饑荒,成千上萬人面臨著被餓死的命運。當饑民代表到撫臺衙門尋求幫助的時候,被撫臺大人無理地拒絕了。這激怒了饑餓的百姓,他們怒氣沖天地舉行游行,攻打了撫臺衙門。最后,這些原本只是想得到一些糧食保命的普通百姓被逮捕,其中很多人還被處死。這件事震撼了毛澤東,他為受屈而死的人們抱不平,為這個世界上存在的不公平而憤慨。
1910年秋天,毛澤東離開家鄉(xiāng)外出求學,并作了一首七言絕句表達他的志向:“孩兒立志出鄉(xiāng)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本瓦@樣,毛澤東胸懷不凡志向,走出了韶山?jīng)_,走上“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的中國革命征程,走向改天換地、波瀾壯闊的生活!
今年是毛澤東誕辰126年,也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希望隊員們志存高遠、敢為人先,用實際行動告訴世界:美哉,中國少年!壯哉,少年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