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忠明,周艷霞,蔣振華,張 丹,石德森
(廣西農(nóng)業(yè)科學院桂林分院,桂林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541006)
藍莓屬于杜鵑花科越橘屬植物,為多年生落葉或常綠灌木樹種。我國藍莓生產(chǎn)上主要品種有兔眼藍莓、南高叢藍莓、北高叢藍莓、半高叢藍莓、矮叢藍莓等5個品種群。適合桂北高寒山區(qū)種植的藍莓品種主要是兔眼藍莓(梯芙藍、頂峰、粉藍、園藍等)、南高叢藍莓(奧尼爾、佛羅里達藍、夏普藍、艾文藍等)和北高叢藍莓(萊格西、藍豐、公爵等)。
選擇地勢較平坦,土壤pH值4.3~5.3,有機質含量8%~12%,土質疏松、通氣良好、排灌方便的地塊建園。
如土壤pH值和有機質含量不符合藍莓生長需求,應在定植前改良土壤。土壤pH值過高,植株缺鐵失綠;過低,則會引起重金屬中毒,植株生長不良甚至死亡。當土壤pH值大于5.5時,可施用硫磺粉、酸性草炭降低;土壤pH值小于4.0時,可施用石灰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低,會影響藍莓根系發(fā)育。土壤有機質含量低于5%時,可增施鋸末、草炭、爛樹皮、松針土等有機物來改善土壤結構。
定植前全園深翻25厘米,整畦,畦寬1.5米、高20厘米,溝寬0.5米。平地南北行向種植,坡地沿等高線筑床。行株距為2.0米×1.5米。挖直徑、深均為40厘米的種植穴,在穴底施入腐熟的糞肥,每穴3~5千克,與土混勻。
春秋兩季都可定植。秋季以10月為宜,春季以2月為宜。定植時應將根系自然展開,不能栽植過深,與在苗床時深度一致即可。定植后,澆1次透水。
藍莓根系較淺,中耕除草深度不宜超過3厘米,在雜草小時就要除掉??赏ㄟ^地面覆蓋控制雜草生長。
藍莓植株體內氮、磷、鉀、鈣、鎂含量很低,喜薄肥,喜銨態(tài)氮。要防止施肥過量,產(chǎn)生肥害。肥料應選擇有機肥和硫酸鉀型復合肥,避免使用含硝態(tài)氮和氯離子的肥料。冬季基肥以有機肥為主,每株施3~10千克。生長季每隔2~3個月追肥1次。根據(jù)樹體大小和生長需求,每次每株施有機肥0.5~3.0千克或復合肥10~50克。有機肥挖溝埋施;復合肥可挖溝埋施,也可結合澆水施入。
藍莓要求水分充足。一般10~15天澆灌1次,以滴灌為佳。有條件的,可用稻草、樹皮和木屑等覆蓋地表,厚度為5~10厘米。挖好排水溝,避免降雨產(chǎn)生澇害。
幼樹修剪。抹掉花芽,疏除弱枝,新梢長30~50厘米時摘心。
結果樹修剪。對長枝摘心。秋冬季,疏除弱枝、過密叢生枝,回縮衰弱枝。
藍莓病害主要有藍莓褐斑病、藍莓潰瘍病、藍莓根腐病、藍莓枯萎病、藍莓灰霉病等,蟲害主要有蚜蟲、螨類、果蠅、天牛、食心蟲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綜合應用農(nóng)業(yè)、物理、生物、化學防治等措施,有效控制病蟲害。①農(nóng)業(yè)防治。加強土、肥、水、修剪等栽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逆性。②物理防治。應用粘蟲板、殺蟲燈、糖醋液等誘殺害蟲。③生物防治。利用害蟲天敵、有益微生物、性誘劑等防治病蟲。④化學防治。用甲基托布津、噻菌銅、代森銨、嘧霉胺等藥劑防治病害,用吡蟲啉、阿維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藥劑防治蟲害。
藍莓成熟期不一致,采收期較長。果實成熟后應及時分批采收。宜在早上露水干后至中午高溫前進行,也可在傍晚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