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靜
(白城第一職業(yè)高中 河北衡水 137000)
中職教育在過去一直以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來作為教育目標。然而隨著時代與科技的發(fā)展,過去陳舊的教育模式已經(jīng)無法適應當今社會對職業(yè)人才的要求。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中職教育學生積極性不高,上課昏昏欲睡,難以擺脫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項目教學法則給中職教育改革帶來了機會。項目教育法是一種以學生行為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而把項目教育法應用于中職教育,讓學生在課堂更富有參與感,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作為中職教師,通過多年的經(jīng)驗,這就證實了把項目教育法融合于中職教育中,有很強的實用價值及實踐意義。
中職教育的學生相比其他學校學生來說,年齡比較小,心智不夠成熟,對于學習不夠認真,普遍基礎薄弱且參差不齊。不僅如此,很多學生來自農(nóng)村,教育資源的匱乏,使他們沒有受到該有的教育。
由于中職教育基礎作為一門理論性很強的科目,教學內容基本以原理特點為主。許多中職教育教師照本宣科,不注重學生基礎的差異性,進行灌輸式的教育,從而可能會使學生學習走向兩極化。這些方面的原因都導致了學生對中職教育基礎提不起興趣,上課死氣沉沉。而且不僅如此,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過去陳舊的教材已經(jīng)無法適應新時代學生學習的需要,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教材如果不能推陳出新,就會使學生對機械課程缺乏興趣,上課不認真聽講。
中職教育課程相比普通大學的教育課程,有一個顯著特點那就是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要求很高。然而中職教育基礎本身課程量不足,內容過于豐富,這都導致了教師在課堂上一味的趕進度,而忽略了學生的感受,甚至無法對學生學習情況做到全面了解。機械基礎作為一門主要應用于實踐的學科,理論性過多,從而導致學生出現(xiàn)無法適應課堂內容的情況,不利于學生的機械學習。
項目教學法作為一種有效提高課堂效率的方法,在中職教育的課堂上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然而仍舊有很多人對項目教學法不了解甚至有誤解。項目教育法,顧名思義,是通過進行項目來幫助學生進行學習。項目教育法一般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把學生進行分組,帶領學生通過進行完成一個項目來幫助學生進行學習。
項目教學法步驟其實非常簡單。項目教學法主要分為五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確定項目任務。教師提出一個教學目標,教師和學生進行討論,制定最終的教育目標。第二個步驟是制定計劃,教師和學生一同制定項目計劃。第三個步驟是實施計劃,學生按照已經(jīng)制定的計劃來實施計劃。第四個步驟是檢查控制,學生先對結果進行自我評估,再由教師進行檢查。教師和學生共同對結果進行討論和評價。第五個步驟是評估歸檔或者結果應用。教師和學生可以把項目應用到實際情況中。
中職院校教育最需要的就是把學生培養(yǎng)成高素質的技術型人才。教師和學生根據(jù)教學內容來制定教學目標。例如,為了提高學生動手能力,把機械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就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
項目教育法在中職教育基礎中的應用,可以發(fā)揮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對機械學習的興趣。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要努力的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例如,在機械基礎課堂上,教師運用項目教學法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課堂上也會更加積極主動。
一個項目的進行并不是簡單的從目標確立到最后進行項目的完善與實施,而是需要教師和學生對項目進行評價和總結。教師要努力把機械的理論和實際情況互相結合。只有對項目進行評價總結,才能真正的對項目的可行性進行評估。對項目進行評價總結,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自身在項目執(zhí)行中的優(yōu)缺點,從而更好的進行機械學習。
中職機械基礎作為中職教育的重要部分,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新課改的改革給中職機械基礎課程也帶來了改變。教師如果想要提高課堂質量,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就要把項目教育法融合于中職機械基礎課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