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細節(jié)作為一種微觀領域的事物形態(tài),看似平常無奇但實際上又往往多含深意。小學是學生正式接受學校教育并奠定學習基礎的啟蒙時期,這一階段所受教育的效果會直接影響學生對學科本身以及個人學習的判斷與預估。為了更好地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教師應從細節(jié)入手,結合實際的教學案例,借助細節(jié)打造精彩生動的語文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打造細節(jié);生活精彩
米開朗基羅曾說:“在藝術的境界里,細節(jié)就是上帝”。課堂小細節(jié),教學大文章。課堂細節(jié)雖然像沙粒一樣微小,卻如同一盞探照燈照亮課堂,推動學生進行感知、理解、想象和思維。課堂中的每一個教學細節(jié)表面上看是信手拈來的,實際卻是匠心獨運、蓄意安排的。精彩的語文課堂,呼喚細節(jié)來裝點;完美的語文課堂,更應從關注細節(jié)開始。
一、亮點發(fā)掘——語文之趣
對于正式接觸學校教育的小學生來講,他們最開始對于學習這件事情還沒有很完整的概念,更多停留在幼兒園時期想玩和好玩的階段,這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合理平穩(wěn)地過渡,而語文恰恰是最適合的過渡學科,教師可以通過挖掘教材中的細節(jié)亮點來釋放語文的獨特魅力。以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四季》為例,在課文中關于四季的代表物描述中,前面三季分別是“草芽尖尖”“谷穗彎彎”“荷葉圓圓”,均是用了“尖尖”“ 彎彎”和“圓圓”這種疊字詞,但是在冬季的時候,卻用了“雪人大肚子一挺”——“大肚子”“一挺”,這就明顯與前面三個季節(jié)的描寫手法不一樣。在課堂上講到冬季時,先是模擬文本描寫將肚子一挺,用手做出撐腰摸肚的模樣,惹得學生們捧腹大笑,在調動了學生的情緒之后,接著在這一細節(jié)上著筆,提問學生為什么冬天里的雪人是“大肚子一挺?”有的學生說因為大肚子很可愛,有的學生說看電視里的雪人都長得滾圓滾圓的,有的學生說堆雪人時把雪堆得厚厚的才耐得久,這些有趣的想法都是學生們自己說出來的,這就是語文的趣味所在——源于生活又豐富于生活。
二、想象激發(fā)——語文之泛
小學生想象力豐富,可以借助細節(jié)這一把鑰匙來啟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并開拓語文的廣泛世界。如四年級下冊《夜鶯的歌聲》為例,該文以“誘敵→帶路→殲敵→再誘”的方式來書寫,思路清晰,行文流暢。在小男孩為法西斯行軍帶路時,文中寫到“小孩有時候學夜鶯唱,有時候學杜鵑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著路旁的樹枝,有時候彎下腰去拾球果,還用腳把球果踢起來?!边@是對小男孩的動作進行的細節(jié)描寫,我先是邀請幾名學生來演示下小男孩這一系列動作,然后請學生自由發(fā)揮,看他們從這些動作中能捕捉到什么信息,有的學生說小男孩是在假裝鎮(zhèn)定,有的說小男孩是在轉移注意力,有的說小男孩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著樹枝是一種暗號與信號,有的說小男孩彎下腰拾球果是為了做武器,有的學生結合前面小男孩回答法西斯行軍時“前言不搭后語”時認為小男孩毫無警醒意識等。實際上,每一種對小男孩這一系列動作的不同解讀,都代表著不同的思考角度,有的是從文本基調去判斷,有的是從語義層面去思考,有的是從上文判斷去推理,有的是從生活經(jīng)驗去聯(lián)系,有的是從情感層面去延伸……學生們在發(fā)揮想象力的同時,經(jīng)過我的提醒,紛紛意識到語文不僅僅只是“文字”,他們驚訝于語文邊界之泛的同時,也讓整個課堂生動有趣。
阿基米德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地球。”教師要抓住時機讓學生創(chuàng)造,讓他們的創(chuàng)造成為課堂的“閃光點”, 也讓他們在創(chuàng)造中感受學習的快樂。學完《桂林山水》里漓江水“靜”“清”“綠”的特征與桂林山“奇”“秀”“險”的特點后,我把教材看做是課外讀物一般帶著更大的鉆研精神去閱讀。一方面,我根據(jù)教材中的語句片段進行想象拓展。在學完“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這個句式后,我激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如果風雨來臨時,漓江的水又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另一方面,我在課堂上展示與桂林山水有類似特征的當?shù)刂木捧幒L光的圖片、小視頻和小游記等,讓學生欣賞與對比。當這些具有類似特征的素材被集中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時,學生的思維空間得到了很好的擴展,學生的語文世界更加廣闊。
三、深度開發(fā)——語文之廣
小學語文相對淺顯簡單,但也不乏深度之處,這就要在細節(jié)中去開發(fā)語文的知識深度,讓學生領略到語文之廣。以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再見了,親人》為例,第二段寫到小金花聽到母親犧牲的消息時,她將愛與恨、悲痛與復仇的怒火交織在一起并最終將痛苦轉為對敵人的滿腔仇恨,而表現(xiàn)出“腳一跺,嘴角抽動著,狠狠地說”,但是在與志愿軍分別時卻“落淚”,這是小金花前后的對比,我抓住這一個細節(jié)反差對學生進行提問:為什么失去親人,萬分痛苦時沒有哭,而在告別不具有血緣關系的志愿軍時反而哭泣了。當然,很多學生在讀完課文后不難回答出這種反差是為了表現(xiàn)出孩子與志愿軍的親密感情。但與此同時,這個細節(jié)實際上折射的是“恨”與“愛”,因此,我緊緊抓住這一點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小金花將恨意轉化為報仇的情緒后,變得堅強,而在面對早已視為親人的志愿軍叔叔時,卻仿佛突破了內心早已筑起來的心墻般,直擊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這說明愛的力量是偉大的。這一點是隱藏在文本細節(jié)之中的,需要筆者去挖掘出來呈現(xiàn)給學生,這就是借助細節(jié)對文本的深度開發(fā)。情感教育實際上隸屬于思想道德教育的范疇,可見語文學科涉及領域之廣,當學生通過這一細節(jié)接受到關于愛的教育時,他(她)們也感受到語文之廣。與此同時,整個課堂也因為這種“愛的力量”而變得溫情與動人,這就是這堂課的精彩生動之處。
又如,在教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閱讀課文《魯濱遜漂流記》時,我在上課時先問學生:“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周圍的人都不認識,或者說周圍都沒有人,你會怎么辦?文章中的魯濱遜是怎么做的?小組交流?!庇械膶W生說:“我可能會害怕會大哭,但是魯濱遜很樂觀,用他自己的方式在荒島上生存了二十多年。”有的學生說:“我會著急,因為會見不到爸爸媽媽,我發(fā)現(xiàn)魯濱遜卻很冷靜?!蓖ㄟ^對比,找出遇到同種困境時的相同或不同的看法,然后再分析魯濱遜遇到困難時處理問題的方法。經(jīng)過我的分析和引導,學生獲得一些感悟和體驗。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深刻理解了教材內容,也接受到有效的挫折教育。
四、樂意迸發(fā)——語文之美
細節(jié)呈現(xiàn)與傳遞給學生的這種語文之美,就是讓學生在課堂上迸發(fā)樂意,享受語文學科的地方。以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威尼斯的小艇》為例,第三段文本在描寫船夫的駕駛技術時采用了很多細節(jié)來刻畫船夫的動作:如“左拐右拐”“平穩(wěn)地穿過”“速度非??臁薄凹鞭D彎”,還用關于其它船只與周圍路況的細節(jié)描寫來深度襯托船夫高超的駕駛技術,通過文本的描寫,我們不難想象出這是一片歡快的場景。我在課堂上播放關于威尼斯小艇船夫駕駛的一些視頻給學生看,學生們在觀看時仿佛置身其中,而這些“平穩(wěn)地穿過”“速度非??臁薄凹鞭D彎”的細節(jié)描寫也容易讓學生在聯(lián)想與想象的過程中去感受搭乘小艇的樂趣,伴隨著筆者播放視頻中的音樂與場景,整個課堂就好像置身于威尼斯一般,特別是異國情調的音樂更是讓學生們忍不住地跟著節(jié)奏來晃動身體,整個課堂充滿律動之感。課堂結束后,學生們紛紛表示這堂課有趣極了,特別是我在捕捉并放大諸多刻畫細節(jié)時,更容易讓學生將自己帶入而領略到威尼斯的美麗,這也是語文魅力的一種表現(xiàn)。
細節(jié)作為微觀領域的一種存在形態(tài),本身就是一種映射與縮影,因此,從細節(jié)入手來撬動語文課堂,就如同從光孔中去甄看世界一樣,雖小但有趣,這也符合小學生好奇心強烈但注意力難以持久的學習特征。因此,我們應該從細節(jié)入手來撬動語文課堂,讓細節(jié)之光照亮課堂,讓細節(jié)之美映照課堂。
參考文獻:
[1]楊偉.課堂魅力源于教學細節(jié)——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教學細節(jié)處理[J].小學教學研究, 2016,(02).
[2]顧兆霞.細節(jié)——讓小學語文課堂靈動飛揚[J] .內蒙古教育, 2016,(04).
[3]茅賽男.用細節(jié)成就情趣——小學語文課堂中細節(jié)激活情趣的實踐與思考[J].陜西教育(教學版) ,2015,(05).
[4]孫玉鳳.細節(jié)決定效率——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效率探微[J] .初中生優(yōu)秀作文, 2015,(10).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