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 王繼春 郭妍妍 蘇秦
【摘 要】臨床見習能夠幫助醫(yī)學生將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進行有效的結合,對于培養(yǎng)醫(yī)學生的臨床綜合能力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在兒科見習中,家長由于多種原因不愿配合教學,極大地影響了兒科見習的帶教質(zhì)量。在兒科臨床見習中靈活應用模擬診療,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兒科見習帶教的質(zhì)量和效率具有促進作用。
【關鍵詞】模擬診療;兒科;見習;帶教質(zhì)量
【中圖分類號】R542.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3--02
在高等醫(yī)學教育中兒科學屬于必修課,兒科見習在提高醫(yī)學生臨床綜合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實際帶教過程中醫(yī)學生面對的患兒年齡較小,通常是14歲以下兒童,患兒的依從性差,極易出現(xiàn)哭鬧不配的情況,對于剛開展臨床實踐的醫(yī)學生而言,會感到力不從心,積極性也會受到打擊,加上兒科疾病種類多,受季節(jié)和氣候等因素的影響較大,并不是每次見習都有機會遇到。模擬診療能夠有效解決以上問題,使得醫(yī)學生能夠按照大綱要求全面了解典型癥狀和體征,極大的保障了見習的質(zhì)量。
一、在兒科見習帶教中應用模擬診療的方法
模擬診療主要是將典型病例作為研究對象,病人和醫(yī)生分別由教師和學生扮演,由醫(yī)生了解患者的病史并給予體檢,然后確定患者需要開展哪些輔助檢查,給予初步診斷,確定診斷的具體依據(jù),對診斷進行鑒別,最后確定治療患者的原則,醫(yī)學生完成以上內(nèi)容后需要進行討論,老師針對學生模擬診療情況給予補充和總結[1]。在開展見習帶教期間,需要每周開展1次~2次的模擬診療,通常在第一周重點對學生的問診和體檢技能進行培訓,在見習的第二周和第三周主要對見習期間無法見到的典型病例進行模擬。
1、在模擬診療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診技巧
見習生通過只有理論知識,缺乏臨床實踐,在問診過程中極易出現(xiàn)問了上句不知下句的情況,除了缺乏問診技巧,主要原因還是見習生對病情缺乏熟練的掌握。由帶教老師選擇典型性病理,在進行模擬診療前要求學生提前熟悉疾病發(fā)生和發(fā)展的情況,以及可能伴隨的臨床癥狀。在進行模擬診療時需要由一名學生問診,由教師扮演患兒家屬回答所有的內(nèi)容,其余學生進行記錄,模擬問診的時間控制在10~15min,在問診結束后其他學生可進行補充。在模擬過程中教師可模擬患兒家屬不愿配合的態(tài)度,讓學生學會處理此類問題。最后由帶教老師進行補充和總結。通過這種法還是能培養(yǎng)了學生的問診技巧,提高了學生的交流能力[2]。
2、通過模擬診療提高學生的體檢技能
在臨床實踐中體格檢查十分重要,是醫(yī)生獲取第一手臨床資料的有效途徑,為臨床診斷提供了參考依據(jù)。全面的體檢能夠更全面的反應患者的情況,同時也有助于擴大思維范圍。見習生雖然掌握了理論知識,但是缺乏對患者進行全面體檢的實踐經(jīng)驗,加上兒科體檢的特殊性,在體檢過程中需要考慮到患兒的情緒。因此,在進行體檢時需要先聽心肺,再查肝脾,對于會引起患兒不適的口腔檢查和眼睛檢查需要最后進行。加之現(xiàn)在的家庭多為獨生子女,孩子生病家屬會十分敏感,家長的配合度較差。因此,需要加強練習,不斷提高學生體檢的熟練度和規(guī)范性。提高體檢技能的具體方法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利用電腦化人體模型,對疾病的病理生理改變進行模擬,從而表現(xiàn)疾病的癥狀和體征,先由老師進行標準化示范,然后再分組練習,老師進行指導。第二種是真實病人模式,將學生進行分組,分別對保健門診兒童進行體檢,由老師進行指導[3]。
3、在模擬診療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臨床思維
模擬診療是圍繞著病理和問題開展的仿真教學,通過教學讓學生學會采集病史,檢查體征,分析病情,診斷以及確定治療辦法。其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基本診療能力以及正規(guī)的診療思維。在兒科帶教中應用模擬診療時,需要結合應用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學生能夠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主動的探究,對于培養(yǎng)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4、通過模擬診療使學生正確掌握臨床工作的方法
模擬診療教學強調(diào)了交流在臨床診療中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正確的臨床工作態(tài)度,在提高其臨床知識的同時,幫助其掌握了正確的臨床工作方法。兒科患兒和家屬在臨床診療中的配合度極低,通過模擬診療,讓學生掌握患兒和家屬就診時的心理狀態(tài),讓學生掌握有效溝通的方法,從而提高患兒和家屬的配合,使得診療順利開展。例如小孩普遍存在害怕打針的情況,在進行診療前可以與患兒進行聊天和玩耍,拉近與患兒之間的距離,提高患兒的信任感,鼓勵安慰患兒,從而提高患兒的依從性。同時對于患兒家屬,需要對于焦慮心理給予理解,并耐心回答家屬的疑問,講解治療的效果以及必要性,從而提高家長的配合。
二、在兒科見習中如何進一步應用模擬診療
近年來,醫(yī)學院校擴招力度增加,因為臨床醫(yī)院的床位固定,致使示教病例不足,加之兒科的特殊性,以及醫(yī)療和教學的矛盾較為突出,開展模擬診療教學十分必要。
在模擬診療教學中充分應用多媒體技術,有助于提高臨床教學的效果,多媒體技術能夠?qū)⒏鞣N形式的教學資料保存并展現(xiàn)出現(xiàn)來,而且還具備強大的互動優(yōu)勢,能夠?qū)⒌湫托院蜕僖姷牟±Y料完全記錄下來。而且在臨床技能培訓中應用電腦化模擬人體模型,具有良好的效果,通過電腦制作虛擬病人,實現(xiàn)人機互動,學生能夠像面對真實病人一樣進行問診,教師而能夠通過電腦進行監(jiān)控,極大的提高了教學質(zhì)量。
結束語
在兒科見習帶教過程中應用模擬診療,不僅能夠補充示教病例不足的問題,還能夠為學生模擬典型性以及少見的疾病癥狀和體征,從而拓展學生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學生的臨床綜合能力。通過模擬診療能夠開展以問題為中心的仿真教學,有助于學生針對臨床問題開展學習和探究,不斷的將理論知識和臨床時間進行有效結合,為以后的臨床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在兒科見習帶教中應用模擬診療,能夠有效提高見習帶教的質(zhì)量,提高學生臨床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陳鋼, 謝孝宰. 應用PBL結合模擬診療提高肝膽外科見習教學 質(zhì)量[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 2017, 55(14):121-126.
艾比白·艾爾肯, 馬香萍, 阿布來提,等. 臨床路徑結合團隊模擬教學在兒科重癥帶教中的應用[J]. 現(xiàn)代養(yǎng)生, 2016,6(20):195-196.
黃紅玉, 馬桂芬, 羅碧如. 運用卓越教學法提高兒科護理臨床帶教質(zhì)量[J].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7, 14(A02):265-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