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燦
言行有界線,交往有分寸,工作有規(guī)矩,為官就能行之有度,人生更可從容自若。
69歲的“無腿勇士”夏伯渝,一生執(zhí)著于登頂珠峰的夢想。在2016年的一次攀登中,當他抵達距頂峰94米的高度時,卻選擇了下撤。因為要考慮突變的天氣和向導的安危。2018年5月,夏伯渝第五次挑戰(zhàn)夢想之巔,終于成功登頂珠峰,實現了堅守43年的夢想,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殘障人士登頂珠峰年齡最大的紀錄。
在相當意義上說,夏伯渝的成功在于進退有度,懂得把握限度、拿捏分寸。極限運動如此,做人做事何嘗不如是。
世間萬物,皆有其度。倘若失度,則往往會過猶不及。特別是為官從政,如果不知道何為“度”,內心就會少了一把衡量高低長短的尺子,最終將為自己的“無度”付出沉重代價。觀察近年來落馬的一些腐敗官員不難發(fā)現,有的人不知戒奢以儉,大搞奢靡之風,以致滑入深淵而不能自拔;有的人不知謹慎交友,忘了“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去則傾”的古訓,以致朋友圈變得烏煙瘴氣,最終被哥們兒義氣、兄弟情誼圍獵綁架;有的人不知戒懼,什么事都敢干,以致任性妄為,拍腦袋決策、搞“一言堂”,最終造成難以挽回的影響和損失。
為官有度,貴在心有所戒。對于領導干部來說,從走上從政崗位那天起,就當常懷敬畏之心,敬畏黨紀,敬畏組織,敬畏百姓,自覺接受紀律和法律的約束。倘若覺得“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剛愎自用,恣意妄為,無所顧忌,遲早會出大問題?!安荒軇俅缧?,安能勝蒼穹。”唯有在心中筑起敬畏的堤壩,真正將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轉化為自覺遵循,才能“隨心所欲,不逾矩”。
為官有度,重在行守其“度”。為官從政,當手握一把尺子,處事時時衡量對不對、該不該、好不好,弄清權力怎么用、事情怎么干、底線怎么守。進一步說,只有真正把握好義與利、是與非、公與私等的價值尺度,才能收放自如,進退有度,處事皆不失其道其理。對于黨員領導干部來說,不妨多看看焦裕祿、沈浩、廖俊波等優(yōu)秀領導干部是如何把“度”放在心中的,是怎樣以行動詮釋“度”的。心中時時有規(guī)矩在審度,行動時時有把尺子在量度,我們才不會觸底線、碰紅線,說話做事皆得其宜。
“萬事有度,無度則悲?!闭莆杖松亩攘亢?,是一種智慧;握緊為官的標尺,是一種要求。言行有界線,交往有分寸,工作有規(guī)矩,為官就能行之有度,人生更可從容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