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佳玲
摘 要:忻東旺的離世不得不說是中國油畫界一大損失。忻東旺善于畫肖像,尤其以農民工的形象表現最為深刻。這些農民工形象大多是寫生繪畫成就的,寫生的特性就造就了他畫面中流暢的線條,并且還有畫面中畫家用筆和刀形成的肌理,從而形成了他鮮明的藝術特點。本文從其農民工題材的選擇繪畫中線元素的運用和肌理的表達和直面客觀人物寫生四個方面來分析忻東旺繪畫中的藝術特點。
關鍵詞:農民工;線;肌理;寫生
一、農民工題材的選擇
正如畫家吳冠中所強調:畫家是從苦難中來的。忻東旺生于河北省張家口康??h忻家坊村,從畫“炕圍子”的民間畫匠到打工仔,最后成為中國新現實主義繪畫的領軍人物、高校教授,忻東旺成長與崛起極具平民逆襲色彩。從某一方面來說,繪畫是畫家生命的另外一種形式,優(yōu)秀作品必然或隱性或顯性折射出他生活的環(huán)境。忻東旺繪畫人物選擇的多是農民,或者農民工。他從小在生活接觸最多的就是各種各樣的農民,從小耳濡目染讓忻東旺對他們的形象尤其的熟悉,從北京進修回山西路上,他看到一群背著大大小小包的農民工,看著這些農民工他就有一種親切生動的感情,這樣內心反應正是因為其常年農村生活讓他對農民有一種莫名的親切之情。
不可否如,不是只有忻東旺一位畫家有這樣人生經歷,但是在繪畫題材選擇上,像忻東旺這樣執(zhí)著的寥寥無幾,即使有,也沒有達到忻東旺的高度與深度。并且忻東旺具有很強的藝術敏感力,選擇農民工這個題材除了與他本人的生活經歷有關,也體現出他對于社會問題的敏銳的洞察力,具有主動擔當的社會責任意識。而且從作品看,畫家并不是把農民工這一群體當成一種異類來看待,而是把自己看成他們中的一員,不是抱著一種憐憫、可憐的心態(tài)。對于農民工這個其作品題材的主要群體,畫家給予了農民工更多的尊重、關心,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自我意識的表達。忻東旺在《裸M》創(chuàng)作札記中曾經說過:“我竭力在他們的身體中感受到那種曾經作為社會轉制過程中占據崗位,而后一無所有,為了生存,作為人子、人夫、人父赤裸裸的掙扎。這幾乎是一種壯舉,我感覺到這是人生的悲情?!睕]有經歷過貧困、感受過那種掙扎的人是很難從如此深刻的人性角度去窺視裸模內心世界的。
忻東旺一直都用一顆赤子之心為農民工造像。就全身像而言,忻東旺筆下的農民工形象大多都是矮小的,這種矮小是畫家刻意為之,他希望通過這種刻意變形后的人物形象暗示出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壓力給農民工們帶來的負擔。而對于其人物造型的描繪上,其人物形象都略微有些呆滯,或者僵硬地立著,或者蜷縮的,眼神中沒有光亮,嘴巴微微張著,好像想要訴說什么,但是有所膽怯不敢大膽說出來。就是這樣用心、真摯寫實的描繪給觀眾帶來巨大的震撼,引發(fā)觀眾的無限思索。忻東旺對于農民工的描繪如此用心,如此感同身受,其作品也被稱為“時代的印記”。
二、線的運用
油畫雖然最初是作為舶來品傳入中國,但是通過幾代藝術家的努力已經融入了中國文化的血脈,成為了藝術家表達思想與情感的方式。忻東旺在這樣的歷史環(huán)境下,在研究西方油畫造型的基礎上加入了中國傳統(tǒng)藝術風格的線。忻東旺1986年考取了山西晉中師專的藝術系,山西歷史悠久,被譽為“華夏文明的搖籃之一”,佛教藝術和石窟藝術豐富多彩,晉祠和雙林寺的泥塑中重視神韻的中國傳統(tǒng)藝術對他有很深的影響。在去中央美院任教的應聘過程中,劉聚德回憶:在面試中,忻東旺沒講油畫,卻大講漢唐俑、廟堂泥塑的造型。由此也可以說明,中國傳統(tǒng)藝術對忻東旺影響深遠。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用很強的線來造型的痕跡,這是因為忻東旺秉承著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的“以形寫神”“形神兼?zhèn)洹钡膫魃窭碚摗?/p>
在忻東旺油畫作品中,不論是在起形階段還是在已經完成的作品上,我們都能看到線的存在,在起行時用流暢的線條勾勒輪廓,部分線條也保留到了創(chuàng)作的最后階段。留到最后的線條并沒有破壞畫面的整體性,而是準確地覆蓋在人體結構上,加深棱角,從而讓人物的形體更加完整。他到繪畫生涯的后期,尤其是2010年以后,對線的運用更是達到了一種高度,從2011年的油畫作品《悟》中人物的局部可以清晰看到線條造型的痕跡,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用線流暢地勾勒出的鼻翼的造型、耳朵的造型和臉的輪廓線。要相較于用明暗造型,用線造型對畫家的基本功要求更高,要求畫家對客觀對象有很深刻的認識,要求畫家有很強的組織和用線的概括能力。忻東旺在2012年的作品中對線的運用更是無處不在,作品《父子兵》《海女》《還行》《古玩》《古風堂》等,對于線的運用是無處不在的,人物的眼神、皺紋、稀疏的眉毛、嘴唇的形狀、服飾的造型、手的造型等都通過最樸素的“線”去進行表達,并且這個時期忻東旺常用丙烯作畫,有很大的一個原因是丙烯顏料可以用毛筆作畫,對于他線條運用而言,使用毛筆作畫更能體現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元素。他認為:“中國繪畫的寫意語言,將傳統(tǒng)的筆墨意趣與油畫技法相結合,但是視覺樣式上仍然被西方的模式所束縛。解決的關鍵在于自信和個性?!庇纱丝梢钥闯鲞@時候忻東旺對于線條的使用已經得心應手了,同時也可以看出這時候中國傳統(tǒng)藝術風格中的線已經深深地滲透在了他的油畫創(chuàng)作中,中國傳統(tǒng)藝術風格中的線對他油畫創(chuàng)作滲透不是生硬地把線元素搬到他的繪畫創(chuàng)作中,而是基于對中國文化線的深刻理解,把其“以形寫神”的精神運用到他人物創(chuàng)作中去。
三、刀筆結合的肌理
刀與筆交錯出來的肌理,在忻東旺的油畫創(chuàng)作中或多或少都有所體現。用油畫刀和筆產生的肌理,還是受他最熟悉的農民工形象所影響。忻東旺結合在美院進修后的感悟、油畫表現的寫意性與農民工建筑工種的特點,把油畫顏料和水泥聯(lián)系起來,把油畫刀和抹膩子聯(lián)系起來。刀筆結合出來的肌理也是為了摹仿農民工用膩子抹墻,筆觸大小不一,構成了畫面中的人物形象。
油畫一貫就被認為是最具表現力的畫,忻東旺對肌理的運用更是使他的作品給人一種獨特的震撼。其成名作《誠城》在畫刀和筆觸的呈現上表現出一種上揚有激情的感覺,從《誠城》的局部中間的兩個農民工可以看出,在處理亮部時畫家采用了一種刮的直接表現手法,和人物的暗面的薄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忻東旺的《適度興奮》創(chuàng)作于1997年,這幅畫中的主人公是他曾經任職過的學校的兩名學生。把這幅畫和之前的《誠城》進行比較,我們就能看出前后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在《適度興奮》中,刮刀的使用發(fā)生了變化,雖然仍然能在畫面中看出一些痕跡,但這些痕跡與之前提到的《誠城》對比,《適度興奮》對形體的表現明顯更直接。忻東旺2008年創(chuàng)作的作品《金婚》中,兩老者相互間別扭的神情、稀疏的頭發(fā)、男老者交錯的雙手,都被忻東旺用畫筆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而對于人物的衣物、頭發(fā)和亮部,被畫家用一種粗獷的手法表現出來。衣服的細節(jié)表現顯示出畫家刻意把筆觸的大小進行比較的良苦用心,增強了畫面的層次,畫面的肌理在這種平整與粗糙、大筆觸與小細節(jié)的對比中得到加強。在忻東旺隨后的作品中,刀筆的使用越發(fā)靈活多變,能夠隨著形體結構的需要呈現出微妙又準確的效果,也可以表現出物體斑駁、肌理豐富的效果。
四、直面客觀人物寫生
忻東旺的藝術之所以能具有一種刻骨銘心的震撼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不是面對幾張照片來完成。從1996年《客》以后,他的絕大部分作品都是直接面對客觀人物去寫生創(chuàng)作成的。他畫中的人物往往比模特眼里的自己更像本人。他非常喜歡直面模特的創(chuàng)作,他善于從客觀對象的外形下感受出客觀對象潛在的神態(tài)。畫家以敏銳的藝術感知力在提煉與概括中發(fā)現藝術的形式,并同時賦予了客觀對象生命的信息。忻東旺曾經說過:“對于繪畫來說,面對自然和人物的寫生除了視覺反映的相貌特征之外,還對自然對象、呼吸氣氛、溫度和活動等生命征兆對表象的潛在影響,作用于我們心理上的感受而激發(fā)出對視覺認識的心理主動性,進而成就寫實繪畫藝術的語言品質,以具有文化指向的心理真實感溝通繪畫與觀者之間深刻聯(lián)系。同時也只有基于寫生的‘場效應才能刺激藝術語言的表現生機,才能強化寫實藝術的生命力。”從他1996年以后的繪畫作品中,也能看出忻東旺對于直面客觀人物寫生的喜愛。
2008年,他在課堂上完成作品《夏日的思辨》,其模特是一位來自湖南并且和班級中學生年齡相仿的人。來美院當模特似乎只是他的權益之計,他更希望自己能夠在電影廠外追尋自己的夢想,畫家在客觀人物的窘態(tài)中讀出了客觀對象強烈的不遜??陀^對象的眼神向他身側瞟去。畫家抓住了這一動態(tài),表現出了客觀對象散發(fā)出的那一種震撼人的氣質。這種特定的眼神也是畫家寫生的結果。也只有寫生才能讓畫家感受到客觀對象的內心,并且通過一瞬間的眼神去反映出客觀對象的內心世界。這種客觀對象的一瞬間表情通過寫生定格在畫布上的作品,在忻東旺的作品中有很多,上文我們提到的作品《金婚》畫面中兩位老人的表情被畫家表現得淋漓盡致。
忻東旺在自述中也曾經說過,“我希望我的繪畫具有人文關懷的精神,我希望我的繪畫具有民族氣質,我希望我的繪畫具有當代文化的深度,我希望我的繪畫具有人類審美的教養(yǎng)。我將為此繼續(xù)奮斗,五十歲雖然是超越了生命跨度的山頭,但藝術的高峰是我永遠攀登的方向?!彪m然忻東旺已經離世,但是他留下了大量的繪畫作品來讓我們感受他作品中藝術的特點。
參考文獻:
[1]忻冬旺.細節(jié)忻東旺[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
[2]藝術中的生命:賈方舟對話忻東旺[EB/OL].[2019-10-15].https://cul.qq.com/a/20130428/000035.htm.
[3]忻冬旺.我的自述[J].晉中學院學報,2014(2).
作者單位:
寧夏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