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莉莎
(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臺),重慶 400039)
近些年來,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發(fā)展水平的提高,視頻、音頻逐漸成為了信息的承載體。同一視頻或音頻,往往僅可于同一平臺播放。采用上述方式播放,難以滿足用戶的需求。實現(xiàn)對上述文件的跨平臺播放,可有效提高受眾終端接收文件的效率,對資源利用率的提高,具有重要價值。
服務技術,又稱流媒體服務技術,是支撐視頻、音頻文件跨平臺播放得以實現(xiàn)的主要技術。通常情況下,視頻、音頻資源的觀看方式以在線觀看為主,如果需要下載,需首先采用流媒體對其進行處理。服務技術應用的過程中,應首先對視頻、音頻文件進行壓縮,以壓縮包的形式,將其傳輸至用戶端。該技術的核心,以串流(Streaming)技術、壓縮技術為主。操作過程中,用戶僅需要獲取流媒體服務器地址、http/tcp服務協(xié)議,以及RTP/RSTP與MMS協(xié)議即可。
數(shù)據(jù)傳輸?shù)倪^程中,不同協(xié)議僅支持不同格式文件的傳輸。實踐經(jīng)驗顯示,MMS協(xié)議,僅可為WMV格式文件的傳輸提供支持。上述問題的存在,易阻礙視頻、音頻的跨平臺播放。將轉碼技術應用其中,則可有效解決各項問題。轉碼技術應用的過程中,有關人員應首先對流媒體視頻播放的服務構架進行簡化。應采用瀏覽器播放模式,作為客戶端的播放模式。就服務端而言,Web服務器與HLS服務器,兩者應能夠實現(xiàn)共用。采用上述方式進行轉碼,是使視頻、音頻文件實現(xiàn)跨平臺播放的基礎。
Web服務端技術的應用目的,在于使視頻、音頻文件的跨平臺播放獲得Web服務端的支持。RTMP實時消息傳送協(xié)議,為Web服務端協(xié)議的一種。獲取該協(xié)議后,跨平臺播放的難度將大大降低。就目前的情況看,Web服務端中,能夠支持RTMP實時消息傳送協(xié)議的技術,共包括“Apache 2”“Lighttpd”“Nginx”技術三種。三者之中,前者雖可支持MP3格式文件的播放,但難以支持MP4格式文件的播放。因此,建議選擇“Lighttpd”“Nginx”作為主要技術,為視頻、音頻文件的跨平臺播放提供技術支持。
視頻、音頻文件的跨平臺播放,需借助HTML5標簽而實現(xiàn)。因此,為使播放的過程能夠順利完成,明確標簽屬性是關鍵。HTML5標簽,影音播放功能較為強大,且具有“Src”“poster”“preload”“autoplay”“default”等多種屬性。上述屬性中,“Src”屬性為指向Web視頻定時文本的鏈接。需要將其作為關鍵屬性,使視頻文本的跨平臺播放成為可能。“default”為確定啟動跟蹤元素的屬性,視頻、音頻跨平臺播放的過程中,同樣應對上述屬性加以重視。
借助HTML5所實現(xiàn)的視頻、音頻文件跨平臺播放,面臨著“視頻音頻控制難度大”的問題。如上述問題未解決,跨平臺播放的難度將明顯增大。對此,建議以“Javascript”腳本為基礎,使問題得以解決。應于編程前,對視頻、音頻的標簽進行定義。此后,類庫的自動控制功能將可隨即構建。此時,視頻音頻控制難度將顯著降低,跨平臺播放的目的也將達成。需注意的是,不同瀏覽器之間,解碼存在一定的差異。有關人員應對視頻類型進行標記,以解決該問題。
為確保文件格式能夠支持其實現(xiàn)跨平臺播放,確保格式支持H.264的MP4或MP3是關鍵。以MP4為例,檢驗方法如下:
Function supports-h264-video()
if(! supports-video())return false;
Var v=document.createElement(′video′);
Return canPlayType(′video、mp4;codecs=〞avc1.42E01E,mp4a.40.2〞′)
采用上述方法檢驗后,如發(fā)現(xiàn)文件格式無異常,則代表視頻、音頻的跨平臺播放能夠實現(xiàn)。
綜上所述,本文所述的視頻、音頻文件跨平臺播放實現(xiàn)技術,能夠為播放目的的達成提供支持。未來,建議有關領域于獲取視頻、音頻文件后,首先明確標簽屬性。在此基礎上,積極解決關鍵問題,并借助多項技術的支持,使文件的跨平臺播放得以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