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鵬
(中鐵廣州工程局集團橋梁工程有限公司,廣州510813)
斜拉橋是指在許多拉索的作用下,將主梁拉在橋塔上的一種橋梁。主要由3部分組成,即受拉的索、承壓的塔、承彎的梁體,是一種拉索體系[1]。
本文以某橋梁工程為例,對斜拉橋施工技術進行深入分析。
某橋梁工程為雙索面斜拉橋,全橋為現(xiàn)澆連續(xù)梁,其中,橋面布設為雙索面,各箱梁中央處布設了索面。而橋梁的斜拉索從中腹板處穿過,并于箱梁底部進行錨固,從而保障斜拉索的穩(wěn)定性。就斜拉索的間隔距離來說,不同的部位,斜拉索間距不同,如塔上的斜拉索間隔距離為2.05m,梁上的斜拉索間隔距離為8m。
本橋梁工程采用的索為成品索,預先選擇適宜的生產廠家,按照設計尺寸進行索的生產,并對制好的索進行標識、卷至索盤,在施工前統(tǒng)一運輸至現(xiàn)場。斜拉索運至施工現(xiàn)場后,則需要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對其進行檢驗和查收,主要是對其規(guī)格、尺寸及完好程度等進行檢查。
在安裝錨具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分別在排氣孔、下氣孔處進行注漿孔的設置,以便后續(xù)的施工;(2)錨板上中排孔的中心線應在同一垂直平面內;(3)錨板的中心線與承壓板中心線的應力應相同,2條中心線的偏差應不超過5mm;(4)為了避免鋼絞線打絞,塔上的分絲管錨孔應與跨錨板對齊[2]。
2.4.1 下料
為了保障斜拉索的質量,需在工廠內計算下料質量,從而達到鋼絞線不弄臟、保護套不受損的目的。同時,還要規(guī)劃好下料的行走路線,要求該路線保持平直,并根據相關原則進行下料,從而保障下料的準確性。在下料過程中,應準確確定塔端剝皮長度,并核準其所在位置,從而保障下料的可靠性。
2.4.2 剝皮和清洗
為了保障剝皮的準確性,需通過計算來確定剝皮的長度。在實際的剝皮和清洗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剝皮方面,應避免刀具與鋼絞線的碰觸,從而保障鋼絞線的完好性;清洗方面,通過適宜的清洗劑對其進行清洗,完成清洗工作后,還要進行防污處理,以確保鋼絞線的質量和外觀。
2.4.3 切絲與墩頭
在上述基礎上,須對端頭約12cm的長度范圍進行切絲處理。在切絲過程中,要保留好中心線,為后續(xù)的施工留下標記;待完成切絲處理后,需對鋼絞絲進行原狀恢復處理。待鋼絞絲復原后,借助墩頭器進行中心絲處理,形成一個半圓形的墩頭。
通常在套管中完成鋼絞線的牽引,因此,需先進行套管吊裝。在套管吊裝之前,應先按照設計長度,將套管運輸到中央分隔帶,之后組裝和固定部件。借助塔吊將套管吊裝到管口,并對其進行固定,為后續(xù)的安裝做準備。在安裝過程中,應在套管兩端安裝專用抱箍,同時要增設橡膠板,以達到摩擦力增加的目的;在塔吊的作用下,將套管的其中一段吊裝到管口周圍,并將其固定。
就單根掛索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1)將成盤鋼絞線運輸到穿索點,打開纏包帶,從內圈抽出鋼絞線,長束部分需要在主塔上進行牽引,而短束部分則通過人工方式從套管中穿過;(2)通過人工方式,將鋼絞線從中跨放松裝置中穿過,之后在指定位置完成套管的設置,同時,設置好牽引繩和穿束器,從而使鋼絞線從錨具中穿過,直到滿足長度要求為止;(3)對中跨鋼絞線進行設置,待設置到指定位置后,連接邊跨鋼絞線和牽引繩,并在牽引繩的牽引作用下,使得鋼絞線穿過錨具,從而達到要求工作長度[3]。
為了達到鋼絞線設計應力要求,鋼絞線的索力需保持均勻,且控制在允許的范圍內,因此,需對鋼絞線進行張拉。就單根鋼絞線張拉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1)在鋼絞線的張拉端安裝夾片,之后安裝千斤頂,并在相應的位置進行測量基準點設置;(2)待一切準備就緒后,通知固定端工作人員,然后開始張拉,待控制應力達到15%后,停止張拉,并測定初始伸長值;(3)在張拉的過程中,可采用壓力表來控制最后的張拉力,從而達到張拉的目的。
在完成鋼絞線張拉的條件下,如果主梁標高與索力存在較大的誤差,則需要明確誤差產生的原因,并適當調整索力,以縮小兩者之間的誤差。在調整索力的過程中,需實時觀測主梁與各梁段應力與位移情況,并以成橋時二次荷載為依據,二次調整索力,從而達到誤差減小的目的。
完成拉索的張拉后,下一步是對工作夾片實施頂壓,從而避免出現(xiàn)鋼絞絲滑絲的情況。就頂壓實施過程來說,首先,將支撐架上的螺紋端旋入錨板上的螺紋中,起到固定的作用;其次,將頂壓頭穿入到鋼絞線上,借助支撐板的作用,進行反力架的制作,同時放置千斤頂,且保障其整齊性;最后,通過操作手動泵來對夾片進行頂壓,一般壓應力控制約40MPa。
為了保障斜拉橋的穩(wěn)定性、安全性,還需要對各種構件進行防護處理。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根據設計要求,將聚氨酯防腐材料灌入錨具密封筒內,將環(huán)氧砂漿灌入錨固裝置中,最后在保護罩內部涂抹一層防腐油脂,且保障涂抹的均勻性;(2)對于直接裸露的構件,應在施工過程中對其進行表面清理和防腐保護處理。在對構件進行防護的過程中,還應做好以下幾點工作:(1)檢查進、出漿口是否做好堵塞處理,從而確保灌漿線路的通暢性,為施工做好鋪墊;(2)在灌漿前,需對灌漿設備進行檢查,以保障其正常施工,從而滿足工程設計、施工要求。
為了保障斜拉橋的施工質量,則需要采取一定的質量控制措施。具體而言,包括以下幾項:(1)制訂完善可行的質量指標,定期開展培訓教育活動,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能和水平,從而提高斜拉橋的施工質量;(2)嚴格按照相關圖紙、現(xiàn)行技術規(guī)范進行施工,從而滿足施工要求;(3)要嚴格監(jiān)督和檢查各個重要的施工工序,增強施工人員的責任意識和質量意識,避免安全和質量事故發(fā)生;(4)設立專門的質檢員,每個作業(yè)班組都應設立一名專門的質檢員,從而對每一道完成工序進行檢查,待檢查合格后,再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5)在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要做好記錄,特別是技術參數的記錄,從而保障理論與實際的吻合。
總而言之,斜拉橋是現(xiàn)階段橋梁工程建設中常用的一種類型,其具有橋梁跨度較大、橋梁基礎較少、造型美觀等特點。在斜拉橋施工過程中,需要做好單根鋼絞線的掛索、張拉、索力調整、頂壓、防護處理等工作,從而提高斜拉橋的施工質量,進而推動斜拉橋的建設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