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梅
孩子出生后,父母至少要當18年演員。如果想讓孩子有出息,就做本色演員;如果想讓孩子超過自己,就做演技派演員。
孩子越大,煩心事越多,說到女兒的那些壞習慣,我更是超級憤慨。想想看,做事拖拖拉拉,每天放學回來總是先想著玩,寫作業(yè)磨磨蹭蹭要做到很晚。這還不止,她做什么事都沒有耐心,典型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另外,她還特別喜歡頂嘴,我說一句:“你怎么老這樣,為什么不改?”她便立馬頂回:“媽,您不也這樣嗎?”
我是這樣嗎?我有些氣憤,便勒令她說出我到底是“什么樣”?結(jié)果,女兒毫不畏懼地回我:“每天吃完晚飯,您不也不立即洗碗?您說要跑步減肥,可是又跑了幾天呢?還有,我頂嘴也是跟您學的,每次奶奶一說啥,您不是也頂嘴嗎?還說有理雖不在聲高,但不辯不明?!?/p>
這就是女兒眼中的我嗎?我有些汗顏,可細想想,女兒把我“揭露”得還真一點兒也不假。我是吃完晚飯不及時洗碗,非得上會兒網(wǎng)然后感覺時間不早了才急急忙忙去洗碗;我總是嫌棄自己太胖,痛定思痛立志減肥,跑步機都買了,可才堅持跑了幾天便又懈怠了;說到頂嘴,其實也不是故意違拗婆婆的意思,只是覺得婆婆思想有點落后,“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我自然有義務為老人家普及一下先進思想……
如此一品咂,且不說女兒的壞習慣,原來自己的壞習慣都這么多。一直以來,總是要求女兒應該怎么樣怎么樣,原來我自己也這么松松垮垮,都說孩子就是大人的鏡子,天長日久,自然會在孩子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這樣說來,女兒如此模樣,歸結(jié)起來,我責任重大。
想到這些,我暗下決心,以后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規(guī)范自己,很多事情只有自己做對了,孩子才能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先從洗碗開始,然后無限制延伸,做到有事及時做,早做早畢。至于休閑消遣,必須等正事忙完了才可以開始,而且也給自己定下了時間限制。跑步減肥的事,重新啟航。減肥雖是必須,但我知道更需要傳遞給女兒的是“做什么事都要堅持”的理念;相比以前貪戀上網(wǎng),現(xiàn)在女兒做作業(yè)時,我會選擇看一些有用的書籍,然后時常做做筆記。不止如此,因為想到女兒越大越不肯和人打招呼,我更是立志脫離“啞巴式招呼族”,拋棄沉默式微笑,我改回了開口式打招呼……
接下來的日子里,看著女兒因為和我比對著也逐漸一步步修正自己,我欣慰地笑了,不禁想起以前看到的一句話:孩子出生后,父母至少要當18年演員。如果想讓孩子有出息,就做本色演員;如果想讓孩子超過自己,就做演技派演員。可能有人感覺這樣“演”會很累,其實不然,自己受益的同時,還能讓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奔著這目標,試問,作為父母有誰會不愿意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