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景,總是給人潔白晶瑩、純凈美麗的感覺,雪景的攝影作品往往如童話世界一般打動人。但是由于雪的一些特性,使其拍攝起來并不是那么容易,新手很容易將雪拍攝得灰暗、缺乏層次。
圖1
拍攝雪景最大的問題就是曝光不準確。這是因為,雪的反光比較強,其亮度常常高于周邊的景物,拍攝時容易導(dǎo)致相機的自動測光系統(tǒng)失真,無法得到正確的曝光。所以在拍攝的時候,如果使用的是光圈優(yōu)先或快門優(yōu)先等半自動模式,就要使用曝光補償功能來得到正確的曝光。
圖2
一般情況下,要遵循“白加黑減”的曝光補償規(guī)律,即拍攝白色或者明亮的物體要增加曝光補償,拍攝黑色或暗處的物體要減少曝光補償。
下雪天的拍攝:正在下雪的天氣一般都是陰天,天空灰暗,地面潔白。構(gòu)圖時要減少天空的面積,最好避免天空出現(xiàn)在畫面中。這時要增加曝光補償,提高畫面的亮度,讓雪顯得更加潔白,一般Ev+1即可。
雪后初晴的拍攝:雪后初晴,雪地的亮度比較高,天空的光線也比較強。如果僅僅是使用增加曝光補償來得到潔白效果的雪景的話,雪景會失去層次變化。拍攝大場景的時候可以增加曝光補償,使畫面整體明亮些。但在拍攝雪堆等小景的時候,卻可以適當減少曝光補償。減少曝光補償之后,雪景并不會呈現(xiàn)灰暗的感覺,相反會呈現(xiàn)出藍色的色調(diào)。
風光攝影最忌諱的就是畫面空洞,毫無主次,對于拍攝雪景來說,更是這樣。下雪之后,很多景物都會被掩蓋,白茫茫一片,很多人不知道拍攝什么。這時,就非常有必要為畫面尋找一個主體,讓原本平凡的畫面活躍起來,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用鮮艷的色彩對比烘托:雪景的色彩大多是白色、灰色、藍色,這樣的顏色未免顯得單調(diào)。如果在畫面中加入一些對比強烈的色彩,如紅色、橙色等,畫面會立刻變得鮮活起來,比如雪地上穿紅衣服的人,或者掛在樹上的紅燈籠等。
給畫面安排一個主體:一張照片如果有了主體,就會在第一時間抓住觀眾的視線,知道攝影師想要表現(xiàn)的是什么。沒有主體的照片,即使再好看,看一次也就忘了。畫面的主體可以是一個人物、一棵樹、一團雪堆、一個燈籠、一只動物等。
通過對白平衡的調(diào)整,可以讓照片具有不同的色彩,運用在雪景的照片中,能夠改變原本灰白單調(diào)的色彩,制造出或藍或紅的色調(diào)。
白平衡功能一般是用來糾正照片色彩偏差的,使照片能夠表達景物的真實色彩。拍攝雪景時,要為原本沒有色彩的景物加上色彩。一般情況下,不建議使用陰影、陰天或者設(shè)置較高的色溫值來將雪景拍攝成暖暖的色調(diào),那樣的雪景色彩會顯得比較怪異,缺乏美感。
拍攝雪景,最好還是通過白平衡的設(shè)置來制造藍色調(diào)的清冷效果,更加符合雪景的特質(zhì)??梢詫灼胶庠O(shè)置為鎢絲燈、白色熒光燈,或者將色溫值調(diào)低到4000K以下,就可以讓畫面呈現(xiàn)出藍色調(diào)。不過色溫值不要調(diào)得太低,那樣藍色過于濃烈,畫面會顯得比較假。
雪景中光與影的表達,要從光線的色彩和照射方向兩個方面來考慮。
早晚時間拍攝:早上和傍晚的時候,太陽的光線都會具有色彩,所拍攝雪景也更加富有意境。金黃的陽光灑在雪地上,雪地也會有另一番美景。再加上日出日落那種獨特氣氛的烘托,會讓雪景的照片更加富有意境。
使用低角度側(cè)光進行拍攝:低角度的光線照射在物體上,會形成長長的影子,增加畫面的趣味性。側(cè)光拍攝,既可以拍攝景物明亮的一面,也可以拍攝到陰影的部分,這樣會使畫面更加富有立體感。
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