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香
【摘 要】目的:觀察在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治療當中,消化內科綜合治療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8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為主要對象,將其隨機均勻分作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藥物治療,觀察組患者則接受消化內科綜合治療,對兩組患者的整體治療效果進行觀察。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整體療效遠好于對照組,相關數(shù)據(jù)比較后差異存在意義(P<0.05)。結論:針對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治療,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入替普瑞酮的效果較好,該方案值得推廣。
【關鍵詞】慢性萎縮性胃炎;消化內科;替普瑞酮;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9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5--02
在消化內科疾病當中,慢性萎縮性胃炎十分常見,這類患者可占到慢性胃炎患者的一至兩成左右[1]。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炎癥改變并不明顯,是一種以腺體異常、胃部黏膜上皮異常為主要特點的病變,患有該病的患者發(fā)病因素較多,且患者會出現(xiàn)上腹部疼痛、厭食、腹脹以及消化不良等多種癥狀[2]。慢性萎縮性胃炎很容易出現(xiàn)復發(fā),且通常被視為胃癌演變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對于患者健康存在不利影響[3]。我院針對此類患者的治療分別選擇兩種方案,現(xiàn)結合實驗情況作如下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7年7月—2018年6月在我院消化內科接受臨床診治的患者當中隨機擇取98例慢性萎縮性胃炎對象開展觀察,本研究得到倫理委員會審批,且患者對于研究內容知情?;颊呒{入標準為:符合臨床診斷標準內容、接受胃鏡檢查等確診、自愿入組、個人資料完整對象。我院將如下患者排除:所用藥物禁忌患者、精神功能障礙患者、惡性腫瘤患者、意識紊亂對象、臨床資料缺失對象、中途退出研究患者。將其隨機均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49例對象。對照組男性患者27例,女性為22例,年齡為42—68歲;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3例,年齡為43—69歲,雙方對象的年齡、性別資料對比后無差異存在(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需接受臨床常規(guī)方案治療,患者每日服用3次多潘立酮,在三餐前服用,每次20mg;患者每日入睡前服用1次奧美拉唑,劑量為20mg,醫(yī)生需對患者的用藥劑量進行針對性調整,患者需接受1個月治療。
觀察組患者則需在對照組患者治療藥物的基礎上同時接受替普瑞酮治療,患者每日三餐后半小時各服用1次,每次服用20mg,治療周期與對照組患者相一致[4]。
1.3 臨床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接受不同方案治療后的具體效果進行觀察,結合其主要癥狀變化將療效分成無效、改善以及治愈,患者總有效為改善+治愈。無效:患者治療后的各項癥狀未出現(xiàn)明顯變化,部分患者病情甚至有所加重;改善:患者治療后主要癥狀得到一定程度控制,病變部位有所縮??;治愈:患者治療后的相關癥狀消失,未出現(xiàn)復發(fā),且體征以及指標等恢復正常。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實驗中的相關數(shù)據(jù)需接受SPSS19.0軟件包分析,計數(shù)資料為n(%),接受X2驗算,若主要數(shù)據(jù)比較后結果P<0.05,即為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從上表1中所顯示數(shù)據(jù)可知,觀察組對象的整體療效遠好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對比后差異存在意義。
3 討論
對于消化內科患者而言,慢性萎縮性胃炎十分常見,這類患者患病后的主要癥狀表現(xiàn)為惡心、反胃、食欲下降、腹部疼痛等,患者治愈的難度較大,且病情很容易出現(xiàn)反復性發(fā)作。伴隨目前人們飲食方式、生活習慣等的不斷改變,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數(shù)量出現(xiàn)明顯增多,且出現(xiàn)了年輕化特點,如果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患者病情就會出現(xiàn)進展,癥狀嚴重的患者甚至會患上胃癌[5]。因此,針對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選擇科學的治療藥物十分關鍵。
對于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藥物治療而言,多潘立酮、奧美拉唑等都是較為常用的治療藥物,患者服用這類藥物之后雖然相關癥狀可達到一定程度改善,但是無法達到根治效果,少數(shù)患者甚至會出現(xiàn)病情加重的情況。因此,對于這類患者的藥物治療,臨床多會選擇其它藥物進行聯(lián)合治療。我院為患者在常規(guī)藥物基礎上加入替普瑞酮,這是一種胃粘膜保護劑,患者服用之后腸胃黏膜可以得到較好地改善,且該藥物抵抗?jié)兊淖饔煤軓姟;颊叻幹螅幬镉行С煞挚梢源龠M患者胃腸道黏膜以及胃液中蛋白與磷脂的合成、分泌,并且對潰瘍黏膜細胞的增生功能進行較強抑制,并且對受損胃腸道黏膜進行較好的修復?;颊叻幒螅幬镉行С煞挚梢钥焖僮饔糜诔霈F(xiàn)病變的組織,并且不斷提升患者胃粘膜當中前列腺生物合成功能,從而改善局部血液流動情況,該藥物還可以促進患者體內葡萄糖胺的進一步合成,對于病變部位的修復效果很好?;颊咴诔R?guī)藥物治療基礎上同時服用替普瑞酮,可以讓幾種藥物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患者治療可以產生協(xié)同功效,這對于患者臨床治療有較好的幫助。
在此次研究當中,兩組患者入院后分別接受不同類型的藥物方案治療。在對比相關數(shù)據(jù)后可看出,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達到98%,遠高于對照組81.6%的治療有效率,這一數(shù)據(jù)也印證了替普瑞酮的應用優(yōu)勢。
結語:
針對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患者治療方案選擇而言,在常規(guī)藥物應用基礎上加入替普瑞酮的療效較好,該藥物可在這類患者治療中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王俊仁.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消化內科的臨床治療探究[J].當代臨床醫(yī)刊,2016,29(06):2617+2650.
劉華裕.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內科臨床治療方法研究[J].心電圖雜志(電子版),2018,7(03):95-96.
楊震.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內科治療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7,12(06):125-126.
彭海燕.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消化內科治療體會[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7,27(06):93-94.
周杰飛.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消化內科臨床治療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40):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