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運玲
說話算話的爸爸有多贊
前兩天刷手機時看到一則新聞,上海某幼兒園晚接時間,突然有個一人多高的“恐龍”來造訪。
這可不是穿越回恐龍時代了,而是一位爸爸在兌現(xiàn)對女兒的承諾。這個幸福的小女孩叫小石榴。原來,年僅3歲的小石榴上幼兒園小班,爸媽鼓勵她好好上學,在幼兒園鍛煉自立的好習慣。如果她做得好,爸媽就滿足她一個小要求。
結果,小石榴做到了,上學表現(xiàn)得很好。當問及她有什么要求時,小石榴異想天開地提到“希望有只恐龍來接我放學”。
哈哈,這個小要求可真不一般。相信很多爸媽第一感覺就是根本辦不到嘛。但是,只要有愛,一切皆有可能。孩子答應大人的事都做到了,大人答應孩子的事也要想辦法做到。于是,小石榴的爸爸就購買了一套恐龍服,扮成恐龍來接小石榴放學。
“恐龍爸爸”夾在家長群里,甩著大尾巴,笨拙地,搖頭晃腦地來到女兒面前,給女兒一個大大的驚喜。他和女兒親昵地互動著,也驚喜到了全幼兒園的小朋友。想必,其他小朋友都會羨慕小石榴有個“恐龍爸爸”吧。
這樣的爸爸哪個孩子不喜歡?不過是和孩子間很小的一個約定,他卻認真對待,說到做到。哪怕孩子的要求有點天方夜譚,也不失信于孩子。
誠信,是父母送給孩子受益一生的寶貴品質。父母不失信于孩子,孩子也學會了不失信于他人。
生活中,有不少家長經常隨口向孩子許諾,但又隨隨便便食言。有網友調侃,說不定下周幼兒園門口會出現(xiàn)變形金剛、蜘蛛俠、超人、蝙蝠俠、孫悟空、豬八戒、葫蘆娃……他們都是來接孩子的。
不由得要問,他們也是來向孩子兌現(xiàn)承諾的嗎?
友情提示:趕緊腦補一下,你有沒有許諾孩子什么又沒有做到的,盡量去兌現(xiàn),不做失信的父母。
失信于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我腦補了一下,覺得特別打臉,不久前就失信了女兒一次,還害得女兒也因此失信于小伙伴。
女兒所在的幼兒園,時常有家長買些小零食帶去讓孩子們分享。那天女兒說也想跟大家分享好吃的。我許諾女兒:“我去超市買你最喜歡的冰激凌形狀的糖果,明天你帶到幼兒園分享吧?!迸畠簹g快地答應了。她還告訴了幾個好朋友,等著她明天分享糖果。
當天去接女兒,她讓我?guī)コ匈I糖果。因為下著雨,我就懶得去,告訴她改天買了再分享。雖然她不樂意,最終胳膊擰不過大腿,只得同意。
沒想到第二天接她時,她哭了,說:“我的好朋友說我騙人,說話不算數(shù)。說好給他們帶冰激凌糖果的……”她哭得那個傷心,讓我特別內疚。
我直接帶她去超市買好了糖果,讓她第二天帶到幼兒園給好朋友們分享。為了彌補因我的失信而讓女兒失信于同學,我還跟老師溝通了一下,要當面向孩子們道歉。雖然有點小題大做,但是我覺得這樣能挽回女兒失信于小伙伴的局面,也讓孩子從我的嚴謹態(tài)度里,習得誠信的重要性。
仔細回想一下,想必很多父母都是孩子的“債主”。哄孩子時,討好孩子時,投其所好地許諾孩子一些事,但是過后呢,那些許諾大多被風刮跑了。父母總是可以找出各種理由、原因、借口,為不能兌現(xiàn)承諾而開脫。
父母答應孩子的事,沒有做到就是沒有做到,失信就是失信,任何理由都不成立。
說話不算數(shù)孩子會記很久
記得有一天看天津衛(wèi)視《幸福來敲門》節(jié)目,現(xiàn)場來了個小男孩。他的幸福愿望竟然是“希望爸爸媽媽說話算數(shù)”,聽著真讓人心疼。
小男孩說:“從小,爸爸媽媽對我說話就不算數(shù)。我小時候他們用買玩具來哄我,直到現(xiàn)在他們也沒給我買許諾過的玩具。反正我已習慣他們說話不算數(shù)了?!?/p>
主持人讓他舉幾個父母說話不算數(shù)的例子,小男孩如數(shù)家珍:“有一次,他們說帶我去看電影,結果沒去;他們說帶我去旅游,也沒有去。還有一次最大的失信,就是我剛上小學的時候,不太想上學,我爸爸就說‘你去上學就帶你去坐過山車,看米老鼠。然后我就乖乖地去上學了。如今我都上三年級了,他們也沒幫我實現(xiàn)這個愿望。”聽到這里,臺下觀眾一片唏噓!
沒想到,接下來小男孩的幾句話,卻一下子戳中了我的淚點。臺上一位嘉賓說,等會兒小男孩的父母上來后,大家一起幫忙批判他們。另一位嘉賓對小男孩說:“你說的那幾條我都能幫你實現(xiàn),要不你跟我走吧,我很喜歡你?!?/p>
結果,小男孩“啊啊”叫著表示不同意,還對說他爸媽“壞話”的嘉賓說:“壞叔叔!”
看看,縱然父母把他“騙”得這么慘,一個許諾拖上幾年都不兌現(xiàn),但孩子還是極力地袒護著自己的爸爸媽媽。
孩子對父母有著天然的信賴。這相當于我們在孩子那儲存了一百分的信任,如果我們一次次失信,一次次食言,那我們存在孩子心里的信任存折不斷被支取,當有一天存折為零時,孩子就不再相信我們了。
孩子最不滿意父母失信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過一次問卷調查,其中中小學生最不滿意父母的12種行為中,說話不算數(shù)占比高達43.6%。這個數(shù)據,真的值得做家長的好好反思。
可能在我們大人看來,有些事根本不算事。答應孩子的事,無非就是吃吃玩玩的小事,早做一天晚做一天,哪怕不做,又有什么大不了呢?
如果我們換位站在孩子的立場上考慮,就會知道孩子眼中無小事。他們有時比大人更較真,更認真。
就像上面那個小男孩,父母答應他好好上學就帶他去坐過山車??赡芨改冈缤耍麉s銘記了整整三年,也遺憾了三年,失望了三年,傷心了三年!
不抱希望,就沒有失望。哪怕不許諾孩子什么,惹得孩子一時不高興,也比失信于他好。
無論大事小事,只要答應孩子了,就要認真對待,盡量做到。如果明知做不到,或者壓根就沒想去做,只是敷衍孩子,打發(fā)孩子,那就不要給孩子開“空頭支票”。
對孩子要言出必行
說到父母對孩子的誠信,不得不提歷史上有名的一頭豬,那是曾子家的一頭豬。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趕集在孩子眼中是件有趣、熱鬧的事,所以曾子的兒子一聽媽媽要去趕集,就喊著說:“我也要去!”
媽媽趕集是去買東西的,可不想帶個娃娃當累贅,于是當即拒絕了。
不過,孩子非要去,不讓去,就哭給你看!以哭要挾。這是孩子的慣用伎倆。
孩子會哭,媽媽會止哭。曾子的妻子略一思索,計上心來,隨口說:“乖,你在家等著。等為娘回來,就給你殺豬吃肉?!眿寢屩?,要讓孩子聽話,必須得下個大賭注,所以夸下了海口。
果然,孩子如她所料中了招。為了吃上香噴噴的豬肉,不去趕集也可以??!于是孩子不再纏著媽媽。媽媽得以脫身。
曾子的妻子趕集回來后,一進門,曾子便開始磨刀霍霍。妻子見了很疑惑,問:“你這是要干嗎?”
曾子認真地答:“殺豬?。∧阕咔安皇窃S諾孩子,你回來就給他殺豬吃肉嗎?”
妻子聽了,不禁提高嗓門大喊:“我那是跟孩子說著玩的!”
曾子嚴肅地說:“孩子可不認為你是在開玩笑。孩子沒有思考和判斷的能力,一言一行都向父母學習?,F(xiàn)在你欺騙他,就是在教他騙人?。寢岒_孩子,孩子就不會再相信媽媽。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 ?/p>
妻子百般阻攔都沒用,曾子還是殺了那頭豬。
雖然失去了一頭豬,但是他幫妻子保住了孩子對她的信任。父母的言而有信,孩子將銘記一生,更影響其一生。
其實,這樣哄孩子的話,很多父母都說過:“寶貝乖,爸爸給你買……”“只要你……媽媽就……”結果那些隨口的許諾,大多成了過眼煙云,根本就沒有兌現(xiàn)過。
言而有信,說話算話,吐口唾沫是個釘。我們要為孩子做好的表率。
曾子用一頭豬,告訴孩子什么是誠信,也告訴我們孩子不可隨意“欺”。
誠信無大小。小許諾,食言了,也是大失信;小許諾,兌現(xiàn)了,便是大誠信。信任,經不起幾次食言。我們對孩子,應該謹言,更應該說到做到。
【編輯:花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