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燕
下課時,一堆學生圍住了隋富凱,執(zhí)手相送,笑意盎然。
“老隋,你們在干嗎?”
“老師,我過生日,他們送能量幣給我當生日禮物。”受之欣然的隋富凱兩眼瞇成一道縫,咧著大嘴,笑面如花。送禮者沖著我頻頻點頭,示意老隋所言非虛,那意氣風發(fā)的自豪表情頗有大俠慷慨扶危濟困、豪氣沖天的范兒。
“今年過節(jié)不收禮呀,收禮只收能量幣……”成了本級部學生間的流行語,能量幣是什么好東西,竟讓人愛不釋手?這還得從頭說起。
為了激勵學生的學習和上進熱情,我們級部借鑒教育專家李鎮(zhèn)西的講座,根據(jù)其他級部的運作實踐,引進了能量幣獎勵機制。無論德智體美勞任何方面表現(xiàn)好的學生統(tǒng)統(tǒng)獎勵能量幣,表現(xiàn)差的罰能量幣,一段時間一統(tǒng)計。哪個小組的能量幣總數(shù)多可以自由選排,小組成員可根據(jù)個人擁有能量幣的多少自由選座,班級里的榮譽稱號按能量幣的排名予以發(fā)放。每個能量幣相當于等值的人民幣,學生可以請班主任購買自己喜歡的價值對等的實物獎品,學生用能量幣來兌換。
此政策一公布,學生沸騰,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老隋的小眼睛興奮地閃爍著刷鍋水似的光芒,美滋滋地問道:“老師,能獎勵個iPad嗎?”我忍不住翻了個白眼,這些錢本來就是老師們自掏腰包的,這家伙好不貪心,一旁的學委點撥道:“老隋,你想多了。”
自從能量幣政策推行開來,學生們?nèi)缤蛄穗u血,變化喜人:原先老師唱獨角戲的課堂變得一呼百應,學生踴躍發(fā)言;數(shù)學課為了得能量幣,大家爭先恐后地給數(shù)學老師講錯題,連課余時間辦公室都擠滿了“誨師不倦”的學生;英語課,可以用背誦下來的單詞換能量幣,好多已放棄英語學習的學生開始重整河山,又背又寫,忙得不亦樂乎;學習上實在無用武之地的孩子們,忙著打掃衛(wèi)生,做好人好事,拿到手的能量幣也相當可觀。
當然也有不為能量幣所動的死硬分子,“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任爾東西南北風”,于是被老師們罰了一堆能量幣。開始時同學們念在同窗之誼,還接濟幾個能量幣以渡難關,但這些家伙竟然厚顏無恥,借出去的能量幣皆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于是這些資深老賴們被列入信用黑名單,在班里根本就借不到能量幣,在各科老師那里更是欠下累累債務,后黑板的欠幣曝光臺儼然成了他們的主陣地。老師的話他們可以當成耳邊風,但是在班里混,討債的人多了,每日里被碎碎念,壓力山大,這些死硬分子不得不四處購買能量幣來償還債務。
能量幣成了見證能力、品行高下的標配和情誼深厚的試金石,更成了班級里最堅挺的硬通貨,于是各種能量幣業(yè)務應運而生。有需求就有買賣,為了防止死賬爛賬,學生約定錢幣現(xiàn)場交易,隔天翻倍,小小年紀就學會了“放高利貸”,這還得了!再不管控,誰知道熊孩子們會不會鬧出替同學有償討債的幺蛾子來。為了遏制“放高利貸”的不正之風,級部規(guī)定學生只能跟班主任購買能量幣。于是有的學生開始竊取同學的能量幣,逼得幣主們紛紛在能量幣上寫名標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各種造假業(yè)務風生水起:一班兩個學生分工合作,手工制造出一張能量幣,要不是那筆破字,幾乎可以亂真;二班的孩子跑到三班借能量幣來應急(每個班的能量幣各不相同,班級之間無法流通);有學生到復印店自行批量打印能量幣;還有學生將班主任撕毀的能量幣粘起來再償還給不知情的任課老師……總之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逼得班主任不定期地更換能量幣的樣式,像極了人民幣打假大戰(zhàn)。
一張小小的能量幣,折射出人性百態(tài)。物質(zhì)激勵可以催人上進,提高效率,而精神激勵比物質(zhì)激勵更能激發(fā)人的內(nèi)動力,能量幣大戰(zhàn)還在上演,打假背后的故事更值得每位教育者深思。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