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莉霞
·
在整個社會都在為年輕人的婚戀憂心忡忡,尤其在人口出生率下降,延遲退休已經(jīng)逼近的壓力下,年輕一代的婚戀情況在過年時節(jié)又成了大眾關注的焦點。
小A是90后,長年在廣州生活工作。每年過年回家,面對媽媽的催促,她也積極做家長的思想工作,多個回合的持久戰(zhàn)下來,她現(xiàn)在已經(jīng)逐漸和家長達成共識:以后生活的開心最重要,婚姻不是必需品。
小A受過高等教育,在大學時期就接觸過多元文化的課程,尤其受到女性主義的影響,欣賞獨立、自信的現(xiàn)代女性。對于感情,她向往平等的、相互理解的愛情觀,認為談戀愛就是為了取悅自己。她承認,有些“直男癌”患者在處理一些事情時不時流露出強硬的態(tài)度,操控女性的立場讓她望而卻步。相比之下,工作中商務伙伴的關系更加平等,更能尊重她的想法和行為。
面對媽媽的嘮叨,小A努力與家長溝通,試圖讓老一輩人理解自己的人生觀:人生短暫,生活的意義在于取悅自己,在有限的人生中追求更有意義的事情,比如通過旅行開闊眼界,學習進修提升自己,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愛好,為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等,順帶也就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在這些有意義的事情面前,她對婚姻沒有太多期待。她干脆地告訴媽媽:不考慮結婚,不會考慮生育,生活是為了取晚自己。
小A是一個典型的白領,每天在辦公室忙到深夜,有時周末也要連續(xù)加班。她的朋友圈里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平時一起逛街游玩,交流工作心得,分享生活小事。她的生活里,滿是現(xiàn)代都市帶來的愜意。小A覺得,在工作中更能實現(xiàn)自我價值,她很難理解婚姻和生育對于她的意義。在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生育很可能導致一系列的犧牲:事業(yè)上的晉升機會,未來的生活品質(zhì)等等。她反問到:“為什么要結婚?”
嚴格地說,小A并不是不婚主義者,更不是獨身主義者,她也并不反對婚姻。她堅持的,是一種自由的選擇,用著名影星俞飛鴻的話來說:“結婚或者不結婚,都只是一種生活方式,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形式。哪種方式讓我舒服,我就選擇哪種,重要的是你自己的選擇?!弊鳛橐粋€現(xiàn)代女性,生活獨立,精神豐富,內(nèi)心充盈,不需要依賴男人來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無需在意別人的眼光,更不必為了迎合他人,為了結婚而結婚。
楊絳說: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nèi)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因此,關注自身的成長,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開開心心地度過一生,就是小A們追求的人生之成功。
小A的家長開始也不愿意接受女兒的選擇,也曾經(jīng)嘮嘮叨叨地試圖改變她的看法。然而經(jīng)不住女兒長期的口水戰(zhàn),小A媽媽也不得不承認女兒的看法不無道理,無論是否結婚,生活得開心最重要。家長祈盼的,不就是看到兒女們生活得開心嗎?
小A只是80后90后的普通一員,他們接受過高等教育,生活在繁忙的大都市,眼界開闊,思想前衛(wèi),與50后的父母在思想認識上、在婚戀觀上、在經(jīng)濟條件等方面,早已漸行漸遠。每年過年的年假期間,與其說是親朋好友的團聚日,不如說是不同年齡段的人們定期進行思想碰撞的交鋒舞臺。年復一年,老人們諄諄教導著傳統(tǒng),年輕人則興奮地談論著新見聞。
在現(xiàn)代社會,婚姻不再是必需品。結婚還是不結婚,這是一道有著不同答案的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