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新課程標準已經實施,但是某些初中語文教師仍是以原本應試教育的手段進行教學活動。初中語文應試教育形式主要表現(xiàn)為:功利性太強,所有教學活動都需要圍繞成績的提升進行。識字閱讀需要學習考試會考到的詞匯,對考試不會考到的詞匯采取不學習或粗略了解。古詩文背誦僅僅要背誦考試必考的詩目,多余的時間就對已經掌握的詩目進行重復記憶,而不會學習新詩或給予學生自由閱讀的時間。其弊端尤其體現(xiàn)在閱讀理解題目的解答上,應試教育主張以最直接的手段獲得最多的分數(shù),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讓學生直接背誦閱讀理解的答題模板,甚至有的教師會安排背誦所謂的“作文模板”,這就出現(xiàn)了閱讀理解和作文寫作“千篇一律”的現(xiàn)象。給予閱讀理解所謂的“標準答案”本身就是限制學生自我表達的行為,自然不符合新課標對學生培養(yǎng)的要求。
以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十分單一,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基本處于教師主動、學生被動的局面。觀念上,教師認為這種“高效率”的單一輸出模式可以最大化提高學習效率,可以在單位時間內講述更多知識。但是卻忽略了另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學生的接受程度。單一枯燥的“宣講式”教育沒有給學生互動的機會,學生在課堂中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的局面。隨著課堂時間的推進,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產生厭倦心理。而且快進度的教學速度會增加學生的疲勞感,讓學生有“力不從心”的感覺。另外,沉悶的課堂不僅不會喚醒學生的主動性,還會壓抑學生的學習意識。學生對于教學內容有自己的理解或認識,卻沒有機會提出來,久而久之積極性和主動性必然受挫。
課后作業(yè)也是語文課堂的有效組成部分,它不僅起到復習鞏固所學知識的作用,還可以作為預習準備下一步教學階段所需的知識。目前初中語文課堂的課后作業(yè)形式還是單一的以抄寫背誦為主的機械式記憶作業(yè),即把一首古詩或一段課文抄寫多遍,以達到默寫或背誦的程度。誠然,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但是這一安排方式卻沒有考慮到學生認知程度的差異。有些學生背誦記憶能力比較差,多次抄寫也不一定能夠記住所學內容,有些學生則具有更強的記憶能力,可能抄寫一遍就能把所學內容記住。因此,固定次數(shù)的課后抄寫作業(yè)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
針對作為教學主體的初中語文教師來說,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是改變根深蒂固的應試教育思想。要以培養(yǎng)有獨立思想的、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學生為教學總目標,而不是單純地以提高成績?yōu)槟繕恕T谛滤枷氲闹笇?,語文教師既要遵循教材又要走出教材。遵循教材意味著教學活動的主體還是要以教材為本,根據(jù)大綱要求進行教學,不可以信口開河,胡亂教學。走出教材是要求初中語文教師要具有發(fā)散思維,不拘泥于教材,要鼓勵學生開拓視野和閱讀范圍,要向學生推薦教材之外的、符合他們審美的、具有正面意義的讀物,更重要的是通過特定的教學或閱讀活動,讓學生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作家和作品,有自己的審美和文學觀點。因為目前考試大綱的變化,更多語文考試的內容不是在課本上,而是考查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
新式課堂教學模式是相對于傳統(tǒng)的“宣講式”課堂而言的,新式課堂強調教師和學生的互動關系。在新式課堂形勢中,教師的角色由主導者、傳達者變?yōu)閱l(fā)者、指引者,轉而讓學生自己發(fā)揮能動意識。這就意味著學生可以在課堂中進行更多的自我表達,抒發(fā)自己的內心想法和觀點。而教師要重視這些觀點,對任何觀點都要重視,給出相應的點評。目前已經實施的新式課堂模式有:互助學習小組,互動式課堂。其中,互動式課堂要求教師要和學生進行交流,同時鼓勵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提出感興趣的問題。新式課堂的互動性有利有弊,學生在抒發(fā)個人感受時可能會引發(fā)騷亂,擾亂課堂秩序,這就要求教師進行正確且有力的掌控,既保證學生暢所欲言,又確保所言方向是符合教學內容而不是“談天說地”。
彈性作業(yè)不是以完成作業(yè)量為任務,而是以完成目標為任務。以背誦《長歌行》為例,彈性作業(yè)制度是學生只要可以正確完整地默寫并背誦《長歌行》即視為作業(yè)完成,學生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達到這一目標。喜歡抄寫的學生可以通過抄寫背誦的方式記憶,記憶力比較優(yōu)越的學生可以通過口頭背誦輔以必要的默寫完成背誦。彈性作業(yè)制度的初衷是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對學生實現(xiàn)“減負”,當然操作過程中仍需面對許多問題。比如學生的自覺程度和誠實程度會對作業(yè)完成質量和學習效果起到十分重要的影響。
新課程標準實施以后,原本的應試教育制度和模式已經漸漸落伍,新課程標準要求培養(yǎng)具有獨立意識、有主觀能動性和自我意識的全面發(fā)展的學生個體。針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師也需要作出相應的改變以提高教學有效性。但是這個過程遠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實施過程中仍需面臨諸多問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不僅是教師單方面的工作,學生也需要自覺遵守新制度,才能真正落實新課標,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