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樣生
通過教師的周密計劃與思考,在進行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選擇非常具有探究性的實驗活動的教學方式,在教學比拼以及教師的教學展示課上非常常見。采用這種教學模式的初中化學課堂充斥著各種問題,如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的學習興趣不高,相關化學知識的了解與掌握也不是很扎實。課堂結束之后,學生對于這種知識甚至有時會產(chǎn)生抵觸心理,這樣反而降低了初中化學教學質(zhì)量。教師在真正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也不能夠開展多樣的、利于學生進行相關化學知識理解與掌握的實驗教學活動,更多的可能是在課堂上通過演示一下操作來完成相關化學課程教學。這樣,教學的弊端也會不斷地顯現(xiàn)出來。學生由于只接觸到教師所講授的理論知識,相關實驗的操作只是通過觀察來完成,卻并沒有進行相關實驗的具體操作,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初中化學課程開展的效率會嚴重受到影響。
初中化學課程的學習中存在的學生興趣不足問題是有很多原因的。1.對于化學課程學習的不重視是很大的一個原因。這樣的不重視就導致了化學課程教學效率不高。這種課程需要理論與實踐結合,需要進行各種相關的實驗,而由于社會、學校的不重視,并且由于設備落后等原因,造成了化學課堂教學效率普遍較低的現(xiàn)實情況。再加上學校及學生家長“成績論”心理的影響,使化學課程在初中整體教學中受重視程度較低,嚴重影響了初中化學的發(fā)展及學生自身的全面成長。2.引起初中化學教學水平走低的另一個原因是進行化學實驗的相關儀器設備的缺失。在進行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進行試驗儀器設備的缺失,導致學生不能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化學的神奇,自然就很難提起化學學習興趣,也就很難積極地參與到化學教學中。對于課堂提問,要么拒絕參與,要么表意不明,增加了化學課堂的教學難度,嚴重影響了整個初中化學課程的教學。
在進行新課程學習時,教師要適當?shù)馗鶕?jù)課文進行提問。比如在學習初中化學《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一課時,提出常識問題“現(xiàn)在有兩杯相同量的白開水,分別放入不同分量的白糖,第一個放一匙白糖,第二個放兩匙白糖,問攪拌后哪一杯更甜?”按照設定的路線學生必然回答“第二杯”。這時,教師提出問題:“兩杯白開水不同的甜度,說明在溶劑的質(zhì)量相同時,溶液的濃度受什么影響呢?”學生順著教師思路就能回答出:“受溶質(zhì)的質(zhì)量影響。”這樣的提問方式,從淺顯的生活常識到文中涉及的化學知識,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其主動跟隨教師思考,符合循序漸進的認知規(guī)律。
化學是一門實驗與文本知識并重的學科,在教學中重要的不僅有文本知識,還有化學實驗?;瘜W實驗是檢驗書本知識的重要標準。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演示時,可以適當?shù)靥岢鰡栴},將實驗后的結果進行探究。比如在進行《燃燒與滅火》實驗教學時,教師設計問題:將白磷與紅磷一同放在銅片上面,再把銅片放在熱水上空進行適當加熱,與此同時把白磷放在加熱的水中,問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學生根據(jù)觀察會發(fā)現(xiàn)銅片上的白磷在燃燒,紅磷卻沒有反應。教師再反問學生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學生就會回答白磷燃燒需要溫度低、紅磷燃燒需要溫度高。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提出可燃物燃燒需要哪些條件。學生和教師在實驗中不斷互動交流,并在實驗中檢驗答案正確與否。層層設置的問題,引發(fā)了學生的思考。
書本中的知識都是源于生活,課標的要求就是要讓教師將化學與生活中的實際例子聯(lián)系起來,融會貫通,給學生展示活靈活現(xiàn)的化學世界。要主動引導學生將學到的化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讓學生充分了解到化學源于生活。比如在學習化學元素周期表時可提出問題“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中,哪些元素是在生活中常見的呢?”“我們周圍都有哪些物體存在不同的元素?”,學生根據(jù)教師的問題,就會觀察生活中的物體,找出答案,既對學習有幫助,又提高學生的生活技能。
課堂學習都是在情境中進行的。教師要利用初中生對新鮮事物都有好奇心的特點設計一些有靈活性的問題,使學生根據(jù)自己已經(jīng)知曉的知識進行分析,激發(fā)求知欲望。設置問題情境,能夠?qū)⒔虒W過程變?yōu)閷W生與教師之間問題探究的交流過程。學習使學生由情入境,情境交融,學習的欲望被激發(fā)出來,便能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改變初中生的厭學心態(tài)。具有個性化的教學策略,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造了新的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