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忠 王 璇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經濟管理學院
隨著全球液化天然氣(LNG)市場規(guī)模的快速增長,LNG逐漸成為最活躍的天然氣供應形式。2017年全球LNG貿易總量為2.898×108t,較2016年增長約10%,其中接近3/4的進口需求來自亞洲國家和地區(qū),該區(qū)域正成為拉動全球LNG市場需求的主力。隨著LNG貿易量的快速增長與市場份額的不斷提升,亞洲短期LNG合同和現貨交易量不斷增加。由于LNG長期需求的不確定性使得現貨在短期內采購的空間更大,加之受國家政策利好影響,我國的LNG現貨進口呈現向好趨勢,現貨市場已成為我國補充氣源的重要渠道。這對于平抑進口LNG長期合約價格帶來了利好。
LNG定價機制對于現貨貿易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研究我國LNG現貨價格與國際天然氣價格的傳導關系,進而提升我國在國際上的定價影響力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在現有的研究成果中,有關天然氣價格傳導機制的分析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展開:①天然氣、石油等能源價格變動的影響效應分析,通過構建VAR、CGE或DSGE模型探索沖擊的傳導機制,一般以價格沖擊對宏觀經濟活動及人民生活的影響為重點[1-9];②實證分析天然氣價格與其他能源價格的內在聯系,此類研究側重于兩個市場價格波動之間的關系及相互影響的程度[10-14],如原油價格與天然氣價格之間的聯動關系,或從天然氣供應安全的角度提供理論依據與實證研究[15-18]。上述研究大多集中于天然氣、石油等能源價格變動的影響效應和油氣市場的聯動機制分析,忽略了近年來日益活躍的天然氣現貨交易市場和LNG貿易量的增長,在數據選擇上大多數傾向于管道天然氣出廠價格或終端消費價格以及LNG長期協議進口價格,而對于中國LNG現貨交易價格的關注則較少。
因此,考慮到LNG市場現貨貿易規(guī)模加大和中國天然氣市場需求變化,著眼于中國LNG現貨市場,筆者采用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的LNG現貨交易數據,對中國LNG現貨價格與國際天然氣價格的傳導關系進行實證分析,以期為進一步完善LNG現貨定價機制、推進中國天然氣市場化改革提供參考。
亞洲LNG價格與原油掛鉤的定價方法始于20世紀70年代,除部分印度尼西亞出口的LNG 價格與其原油出口價格掛鉤外,其他LNG價格大多與日本原油綜合價格(JCC)掛鉤[19],亞洲市場中大多數LNG長期合同的定價公式可以寫成如下線性形式:
式中PLNG表示LNG價格,通常以美元/MMBtu(百萬英熱,1 MMBtu=1 055 MJ)為計價單位,P原油表示原油價格,以美元/桶(1 桶=0.14 t)為計價單位;A和B表示常數,通常由買方和賣方協商決定,其中常數A即“掛靠系數”,通常等于或接近于14.85%,常數B部分通常與通貨膨脹掛鉤,以考慮LNG的運輸成本[20]。
我國進口LNG定價機制主要包括“照付不議”的長期協議和競價形式的短期現貨合同[21]。長期協議采取與油價掛鉤的機制,其基準價格基于日本原油綜合價格(JCC)、通貨膨脹、周期性修訂條款及其他調整因素;而短期現貨合同則通過國際LNG現貨市場進行采購,主要是基于國際交易中心的價格。
與油價掛鉤的傳統(tǒng)定價方式造成我國LNG進口價格與國內市場價格嚴重倒掛,且長期合同缺乏靈活性,無法及時反映市場信息。而與定點運輸、以石油價格為基準的長期供應協議模式不同,現貨交易的目的地靈活,以天然氣樞紐交易為價格基準且市場流動性強,加上現貨的經濟性優(yōu)勢,短期交易和定價將發(fā)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由于我國進口LNG價格采取與國際油價掛鉤的定價機制,國際原油價格的波動勢必造成天然氣進口價格的波動,國際油價的漲跌對我國進口LNG到岸價格產生沖擊作用,且負向影響更為顯著,兩者之間存在顯著的長期均衡關系[15,22]。此外,還存在其他諸多因素會對LNG進口價格產生影響,如全球經濟形勢對天然氣進口價格有正向影響作用,全球經濟活動比較活躍時,天然氣需求旺盛從而引起價格的上升[15,23]。由于進口LNG價格不是筆者的研究重點且其影響因素復雜,涉及全球與區(qū)域貿易形勢和地緣政治等多方面,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筆者僅從市場因素、能源結構與能源稟賦、成本結構、國際天然氣價格、替代能源的價格、國家能源政策等方面作簡要分析。
1.2.1 市場供需
市場供需是影響LNG進口價格的重要因素,市場需求與供應的區(qū)域性變化,能夠對LNG價格產生不同影響。LNG市場需求與價格呈正向變動關系,市場需求的增大將引起LNG價格的上漲,反之,需求下降將引起價格的下降。宏觀經濟運行又是影響需求的重要因素,會對需求產生激勵或抑制作用,進而影響LNG的價格。經濟形勢向好時,天然氣需求量增大,而經濟運行形勢下滑時,需求量則減少。市場供應則與LNG價格呈反向變動關系,市場供給量過剩將導致價格下降,反之,市場供給量不足以滿足需求,價格隨之上升。
1.2.2 能源結構與能源稟賦
能源結構與能源稟賦也會通過影響需求對進口LNG價格產生作用。隨著全球能源消費結構的轉型,天然氣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當國內產氣量無法滿足需求,對于LNG的進口需求就會增加,從而通過影響國際市場上的供求狀態(tài)對進口價格產生激勵作用。
1.2.3 成本結構
成本結構也是LNG進口價格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LNG項目的天然氣供應成本主要由天然氣開采費用、凈化液化費用、運輸費用以及接收再汽化等費用構成,根據資源狀況、運輸距離等的不同,各項費用所占比例變化范圍很大。國際市場上的LNG離岸價由天然氣的開采費用、凈化液化費用、資源國征收的稅賦和公司的利潤構成,隨國際地緣政治、經貿關系和氣候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LNG的運輸費用主要包括LNG運輸船的折舊費用、燃料費用以及管理和人員費用。LNG接收站和汽化、管輸費用的成本主要包括接收站和管道設施的折舊成本、再汽化成本及人工管理費。
1.2.4 國際天然氣價格
國際天然氣期貨、現貨價格為LNG國際貿易價格提供引導。天然氣期貨價格作為天然氣價格體系的定價基準,其價格發(fā)現功能可以提前反映市場信息,對進口LNG價格具有重要影響。而隨著LNG現貨貿易規(guī)模的擴大和流動性的提高,國際天然氣現貨市場對于進口LNG現貨和短期合同的影響作用也越來越大。
1.2.5 替代能源的價格
進口LNG價格還受到替代能源價格的影響,主要是一次性消費能源的煤炭、石油、成品油等。替代能源主要通過影響進口LNG的需求,進而作用于進口LNG價格。當LNG價格高于其他替代能源價格時,需求方會趨向于選擇價格較低的替代能源。近幾年國內隨著“煤改氣”政策的實行,大大增加了對于LNG的需求,進而影響其進口價格。
1.2.6 國家能源政策
國家的能源激勵政策對天然氣產業(yè)的發(fā)展和相關進口也具有重要意義。隨著全球能源清潔化轉型,國家政策對于天然氣市場的影響日益明顯,即使是天然氣產量豐富的地區(qū),如中東地區(qū)來自工業(yè)、發(fā)電及海水凈化領域的需求,美國來自化學和其他工業(yè)的清潔化能源需求。最為明顯的是我國受治理空氣污染的強力政策驅動以及“十三五”規(guī)劃強力政策支持,引發(fā)中國的LNG進口量前所未有地激增,貢獻了大部分亞洲LNG的進口量。
LNG進口價格不僅和以上因素相關,還與全球與區(qū)域市場的發(fā)展密切相關,隨著LNG期現貨市場的形成以及LNG貿易形式的多元化發(fā)展,影響因素將變得更為復雜。
考慮到我國LNG現貨主要來自于進口,且進口價格是機會成本的前沿,為了進一步對我國LNG現貨價格的傳導關系進行分析,在進口LNG價格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從國際天然氣價格、替代能源的價格、宏觀經濟等方面對我國LNG現貨市場的價格傳導關系進行分析。因此,將國際天然氣價格引入實證模型中,以研究國內LNG價格與國際天然氣價格之間的聯動關系,同時,在國內市場中選取大慶原油現貨交易價格作為替代能源價格納入模型,選取制造業(yè)采購經理人價格指數(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PMI)來衡量國內宏觀經濟景氣程度,通過對國內LNG現貨價格、國際天然氣價格、國內石油現貨價格、宏觀經濟景氣程度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分析,探索我國LNG現貨市場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思路。
1)中國LNG現貨交易價格。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已經成為中國以及亞太地區(qū)天然氣現貨交易量最大的交易平臺,交易中心的價格也正逐步成為國內貿易合同的重要參照,因此筆者選取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的LNG現貨交易成交價格,時間序列為2015年7月—2019年3月,根據交易量進行加權平均處理后得到每日成交均價,算術平均處理后得到每月平均價格。
2)國際天然氣交易價格指數。天然氣市場正處于轉型中,整合和國際化正在進行,且亞太地區(qū)對國際天然氣市場的依賴更多的是通過LNG的方式,區(qū)域間的更大連通性導致國際天然氣價格對于國內LNG現貨市場產生影響,由于數據的可獲得性,選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官方網站公布的國際天然氣價格指數,時間序列為2015年7月—2019年3月,該指數包含了全球天然氣三大區(qū)域市場的價格,即北美天然氣市場、歐洲大陸天然氣市場以及日本LNG市場。
3)大慶原油現貨交易價格。天然氣價格與石油價格高度相關,我國規(guī)定天然氣價格掛鉤進口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氣,但燃料油、液化石油氣均屬于石油煉化深加工產品,天然氣最主要的替代能源仍是石油。大慶原油產量約占中國同期陸上原油總產量的40%,大慶原油價格基本上代表了我國整體原油的價格水平,且對建立中國原油基準價格具有指導意義,故選取大慶原油現貨交易價格,對國內LNG市場與替代能源石油市場的價格聯動進行分析。同樣,對大慶原油現貨交易的每日成交均價進行算術平均處理得到月均交易價格,時間序列為2015年7月—2019年3月。
4)制造業(yè)采購經理人價格指數。在經濟發(fā)展較好時期,社會收入水平提高,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不斷加大,消費多樣化需求大量增加,工業(yè)企業(yè)積極擴張生產,能源消費需求大幅攀升,天然氣的需求也隨之大幅增加,從而對天然氣價格起到正面支撐作用。制造業(yè)采購經理人價格指數是衡量宏觀經濟景氣程度的重要指標,將其納入模型能夠分析宏觀經濟與中國LNG現貨市場以及國際天然氣價格之間的影響效應。該指數的時間序列同樣為2015年7月—2019年3月。
為了統(tǒng)一比較,根據國際慣例,以上價格均以美元/百萬英熱為計量單位,通過雙邊匯率轉換將人民幣折換成美元。原油的熱值公式采用IEA標準換算公式:1桶原油=5.8百萬英熱,LNG的熱值換算公式為:1噸LNG=51百萬英熱。
筆者采用向量自回歸模型(VAR模型)來研究國內LNG現貨價格與國際天然氣價格之間的聯動關系,以及和宏觀經濟、原油現貨市場之間的傳導關系,并運用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脈沖響應函數和方差分解等分析方法來具體分析國內LNG現貨價格與國際市場、國內宏觀經濟、國內原油現貨市場的傳導效應。VAR(P)模型具體形式如下:
式中yt表示k維內生變量,Ai表示待估的k×k階系數矩陣,εt表示誤差向量,P表示滯后階數。在經濟分析中,yt可以是原始經濟變量的時間序列,也可以是其差分序列,即變化率。
本文的數據序列從2015年7月—2019年3月,一共包括45個月度的數據。為減少數據波動帶來的影響,選擇經濟變量的差分序列,并采用以下方程定義為月價格變化率Rt:
式中Rt表示以上45個月度的現貨LNG價格或價格指數的變化率;Pt表示以上45個月度的現貨LNG價格或價格指數。
2.2.1 單位根檢驗
采用ADF檢驗方法對CL、NGPI、OIL、PMI共4個變量進行平穩(wěn)性檢驗(CL、NGPI、OIL、PMI分別代表中國LNG現貨交易價格變化率、國家天然氣價格指數變化率、大慶原油現貨價格變化率以及制造業(yè)采購經理人價格指數變化率),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
ADF檢驗結果表明,CL、NGPI、OIL、PMI等4個序列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都拒絕了原假設,即所有變量都是平穩(wěn)的,可以進行VAR建模。
2.2.2 VAR模型估計結果
根據赤池信息標準(AIC)、施瓦茨信息標準(SC)的不同滯后值選擇模型,筆者選擇VAR模型的二階滯后值(2個標準皆為最小值),表2是模型的具體結果。同時,經過檢驗,模型所有特征根都在單位圓內,VAR模型是穩(wěn)定的,可以進行脈沖響應和方差分解分析。
表1 ADF單位根檢驗結果表
通過表2的結果可以看出:
1)在VAR模型的LNG價格變化率方程中,LNG現貨價格變化率的滯后變量對其當前變化率有顯著影響,表明LNG現貨價格變化率存在序列相關性;同時,國際天然氣價格指數變化率的滯后變量對LNG現貨價格變化率的影響作用也很顯著,表明二者存在長期均衡關系且短期內國際天然氣價格指數變化率對LNG現貨價格變化率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作用;此外,PMI的滯后變量對現貨價格變化率也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作用。
2)在VAR模型的國際天然氣價格指數變化率方程中,國內LNG現貨價格變化率的一階滯后變量對其當前變化率具有顯著影響,說明隨著我國LNG進口需求的不斷增加與基礎設施的擴容完善,我國LNG現貨市場的流動性、靈活性不斷提升,并與國際市場緊密互動;國際天然氣價格指數變化率的滯后變量不顯著,表明其不存在序列相關性;PMI的二階滯后變量對其具有顯著影響,表明隨著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中國的宏觀經濟變動對國際天然氣價格變化存在一定影響。
表2 VAR模型的檢驗結果表
3)在VAR模型的大慶原油現貨價格變化率方程中,大慶原油現貨價格變化率的二階滯后變量對其當前變化率有顯著影響,表明大慶原油現貨價格變化率存在序列相關性;PMI的滯后變量對大慶原油現貨價格變化率也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作用,表明宏觀經濟對大慶原油價格起正向支撐作用。
4)在VAR模型的PMI指數變化率方程中,國內LNG現貨價格變化率一階滯后變量、國際天然氣價格指數變化率一階滯后變量、大慶原油現貨價格變化率一階滯后變量、PMI指數變化率一階滯后變量都對其當期變化率具有顯著影響。
2.2.3 格蘭杰因果檢驗
將CL、NGPI、OIL、PMI分別兩兩進行格蘭杰因果檢驗,其結果如表3所示。
通過表3可以看出,NGPI是CL的格蘭杰原因,但CL卻不是NGPI的格蘭杰原因,說明國際天然氣價格變化能夠直接引起我國LNG現貨價格的變動,但我國LNG現貨價格變動卻不能直接影響國際天然氣價格的變動。這符合現實預期,2018年中國進口LNG量占到天然氣供應總量的53%,我國LNG對外依存度不斷增大,LNG現貨價格對國際天然氣價格變動的反應敏感。而我國LNG現貨價格變化不能影響國際天然氣價格變動,說明我國在LNG市場上的影響力和話語權相對較弱,我國還沒有國際天然氣定價權。同時,表3說明,國際天然氣價格變動也可以通過NGPI→PMI→CL的渠道間接影響我國LNG現貨價格變動,但我國LNG現貨價格卻不能由CL→PMI→NGPI反向傳導作用于國際天然氣價格,這可能是由于我國LNG市場尚未完全實現市場化,政府管控下的價格存在傳導阻滯,同時也進一步驗證了我國沒有掌握國際天然氣定價權。
表3 格蘭杰因果兩兩檢驗結果表
由表3可以看出,PMI是CL和OIL的格蘭杰原因,這表明我國宏觀經濟可以直接對國內LNG市場和原油市場造成影響,但CL和OIL不是PMI的格蘭杰原因,CL和OIL也互相不是對方的格蘭杰原因,說明雖然原油作為天然氣的替代能源,但國內的LNG現貨市場和原油現貨市場卻是分割的,不能形成聯動的市場供求關系,這也進一步驗證了我國LNG價格的市場化程度不夠高,價格無法反映市場供需,同時也說明了LNG定價方式的不合理,與國際石油價格掛鉤的定價方式,難以真實反映中國LNG市場的供求變化和內在價值。
2.2.4 脈沖響應與方差分解
脈沖分析與方差分解均可用來測VAR模型中內生變量的沖擊給其他變量帶來的動態(tài)影響,前者可以捕捉全面的動態(tài)關系,描述影響路徑,而后者則可反映每個擾動因素影響變量的相對程度和不同沖擊的重要性。采用廣義脈沖響應方法,得到中國LNG現貨價格的脈沖響應函數,分析結果如圖1所示,橫坐標表示滯后期數(月),即波動持續(xù)時間,縱坐標表示單位沖擊引起的波動。
圖1顯示了中國LNG現貨交易價格變化率(CL)、國際天然氣價格指數變化率(NGPI)與制造業(yè)采購經理人價格指數變化率(PMI)的脈沖響應結果。在CL對CL沖擊的響應圖中,CL受自身一個沖擊后連續(xù)下降,并在第3期回落到0,說明CL對于自身沖擊的響應持續(xù)1個月左右。而從CL對NGPI的沖擊響應圖中可以看到(圖1-a),NGPI在1~5期間對CL有一個正向沖擊,在第3期達到短期內的峰值,作用時滯在3~4個月,在5~9期間產生負向沖擊,第9期后產生正向沖擊,并在第10期之后仍然持續(xù)上升??傮w而言,國際天然氣價格變動對我國LNG現貨價格的沖擊具有持久性和周期性。通過CL對PMI沖擊的響應圖可以得出(圖1-c),國內宏觀經濟波動在1~4期間對我國LNG現貨價格變化率產生正向沖擊,并在第2期達到最大值,作用時滯大約為2個月,短期內宏觀經濟對國內LNG現貨價格的作用力較強,但從第3期開始,國內宏觀經濟波動對LNG現貨價格變化率的沖擊影響逐漸回落并接近于0,說明國內宏觀經濟波動對LNG現貨價格的沖擊具有短暫性,長期來看作用力逐漸減小。進一步進行方差分解分析,其結果如圖2所示。
圖1 CL、NGPI與PMI的脈沖響應結果圖
圖2顯示的是CL、NGPI與PMI的方差分解結果。其中,CL與CL的方差分解(圖2-a)表示CL變動方差由自身變動導致的部分,CL與NGPI的方差分解(圖2-b)顯示的是CL的變動方差由NGPI波動導致的部分,而CL與PMI的方差分解(圖2-c)則顯示由國內宏觀經濟變化(PMI)導致的部分。可以看到,隨著期數的增加,CL變動方差由自身變動解釋的部分在1~2期急劇下降,從第3期開始逐漸穩(wěn)定在50%左右;而由NGPI解釋的部分在1~4期逐漸增加,并在第4期達到峰值且持續(xù)穩(wěn)定,即大約40%的CL變動方差可以由NGPI進行解釋;同時,由PMI解釋的部分在1~3期逐漸上升,在第3期達到最大值,而后穩(wěn)定在10%左右。
圖2 CL、NGPI與PMI的方差分解結果圖
結合脈沖響應和方差分解的結果來看,國內LNG現貨價格與國際天然氣價格指數存在長期關系,國際天然氣價格指數對國內LNG現貨價格的沖擊明顯且逐漸增加,即國際天然氣價格指數波動會對我國LNG現貨價格產生較大影響,最大約為40%。
1)國際天然氣價格指數波動對我國LNG現貨價格具有直接和間接的傳導關系,且脈沖響應和方差分解結果均表明國內LNG現貨價格對國際氣價的波動尤為敏感,國際天然氣價格指數對其的影響可達40%。
2)格蘭杰因果檢驗結果表明,反向傳導關系存在阻滯,即我國的LNG現貨價格不能直接對國際天然氣價格造成影響,也不能通過宏觀經濟運行間接傳導作用于國際天然氣價格,表明不合理的LNG定價機制導致我國LNG現貨市場價格對于國際LNG市場的傳導存在阻礙,也說明我國在國際LNG市場上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依舊較弱。
3)我國的LNG現貨價格與原油現貨價格之間不存在相關性,兩個現貨市場無法形成價格傳導關系,說明我國LNG市場化程度不夠高,政府管控下的價格存在傳導阻滯,無法真實反映市場供求狀況,同時揭示,與油價掛鉤的定價方式難以真實反映中國LNG市場的供求變化和內在價值。
1)提高現貨貿易比例,更多地依靠現貨交易市場,嘗試進口LNG合同的轉型。我國要運用長、短期貿易相結合的靈活的貿易方式,把握低氣價時機,掌握買方市場議價權,探索嘗試多元化的定價方式;短期合同基于LNG現貨價格建立定價機制,可以嘗試以包括英國NBP和美國亨利中心的環(huán)大西洋交易中心價格為基準價,再加上升水組成進口LNG價格,或者以亞洲天然氣交易中心為基準價格,也可以將以上價格機制進行組合,以減少對傳統(tǒng)JCC定價機制的依賴,并可面對不確定性時分散市場的風險。
2)推動國內一體化的天然氣交易市場體系建設,爭取亞太地區(qū)LNG定價權,提升在國際天然氣市場的地位。利用交易中心平臺產生的現貨交易價格,編制和發(fā)布中國天然氣價格指數、中國LNG價格指數、中國LNG運輸價格指數等一系列指數產品,推動其成為中國乃至亞太地區(qū)的LNG貿易合同的定價基準,幫助中國買家逐步提升在天然氣貿易中的話語權。
3)推動LNG接收站公平有序開放,提高LNG接收站產能利用率。接收站是LNG進口產業(yè)鏈承上啟下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通過LNG基礎設施的公平有序開放,充分釋放接收站產能,利用我國交易中心平臺來競拍接收站窗口期,促進市場交易主體多元化發(fā)展,以吸引更多的LNG國際現貨資源進入我國,促使LNG國內外現貨貿易形成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