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清
運用英語寫作策略能有效提高英語語言水平。有寫作困難的初中生缺乏有關寫作策略的知識,很難產生寫作思路,很少或根本不做寫作前的計劃,基本不會使用文本生成策略,也很少修改作文。使用典型的英語寫作策略,不但對初中生的英語學習有幫助,而且也有助于教師設計和實施更適合初中生的有關寫作策略的指導。
把我們對寫作策略的理解僅僅局限于一種認知的觀點,會忽視作者所處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的重要性,僅僅將寫作理解為認知過程,或者僅僅從過程寫作的角度來看待寫作,不足以理解寫作的本質。作品的后期處理不應被理解為拒絕過程寫作。相反,后處理寫作認識到了寫作的反復性。熟練的作者使用他們的寫作策略在質量上不同于不熟練寫作的作者的寫作策略。例如,熟練的作者認為計劃是一個非單一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可以暫時地離開他們的思想,然后再重新審視它們,而不熟練的作者認為寫作是他們計劃的直接和直接的執(zhí)行。
我國普遍采用基于范文的寫作教學方法,甚至在中國大學的英語學習者都很少使用多種寫作策略,事實上,寫作前策略(如計劃組織和資源配置)和修改策略(如自我監(jiān)控,關注和同伴合作),與初中生的英語成績呈正相關。與低水平的作者相比,熟練的作者更傾向于使用多種不同的寫作策略,例如用英語寫作,用英語構思回顧和修改。雖然體裁教學法也被用來加強初中的寫作教學,但過程寫作在初中繼續(xù)廣泛使用。通常,每種文本類型的課堂寫作教學由計劃、起草、審查、修改和重新起草等關鍵階段組成。在寫作計劃中,教初中生產生和選擇寫作的想法,然后發(fā)展和組織想法;在起草和重新起草階段,教育和鼓勵初中生在老師、同齡人或單獨的幫助下復習和修改他們的寫作;在創(chuàng)建文本的整個過程中,所有的寫作過程都是遞歸的。
初中生使用這種策略最少,是因為在幼兒階段缺乏自律或自主學習能力所致。換句話說,初中生可能很少主動學習如何自己寫作。初中生可能不像重視其他策略那樣重視自我啟動策略。在初中,為了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父母給孩子買作文書,讓孩子模仿范文寫作是一種普遍的現象。許多初中生之所以學習范文,或是為了完成他們的寫作作業(yè),或是為了在考試前提高他們的寫作技能。對許多初中生來說,在課堂上或作為家庭作業(yè)來寫作文已經是相當沉重的負擔了。然而,初中生通過教師和家長的示范和鼓勵,可以提高學生的自我啟動能力。因此,教師和家長應該發(fā)揮作用,幫助初中生培養(yǎng)他們的自我啟動策略。
與其他寫作策略相比,初中生更傾向于在寫作中使用計劃策略。教師在課堂上頻繁地使用計劃策略,導致了初中生對計劃策略的偏好。初中生在寫作時對語法的重視程度較高,可是,過多地關注表面問題,例如拼寫和語法,會阻礙初中生的寫作過程。遺憾的是,許多老師在教授寫作和批改初中生英語作文時,經常會強調拼寫和語法。換句話說,教師仍然認為寫作是一種產品驅動的技能,盡管過程寫作在初中已經倡導了很長一段時間,但初中生一般沒有努力修改他們的作文。相反,他們在作文的構思階段作出了更大的努力。然而,修改是寫作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師對初中生的拼寫和標點符號的強調,會促使初中生對拼寫和標點符號給予極大的關注,而這些都是低層次的關注。教師應該通過提問、建模、思維導圖和初中英語教學大綱來設計英語作文教學框架。實際上,由于實踐的限制,許多教師實施了簡化的過程寫作。例如,只需要學生的一個草稿,而不是多個草稿。
對許多初中生來說,英語寫作是一個遞歸的過程:他們閱讀他們已經寫的東西,以使新的想法繼續(xù)下去。初中生的英語寫作往往是一個輸出頭腦中已經存在的東西的寫作過程,而不是在寫作時同時收集新信息的過程。當孩子們寫作時,他們不太可能查閱字典、語法書、教科書、寫作指南或他們的老作文。一般而言,初中生在寫作時沒有能夠像小學時代用漢語剛開始寫作一樣,參考外部資源。然而,初中生已經掌握了基本的詞匯,已經具備了參考外部資源,拓寬寫作思路的能力。
由于英語寫作被認為是對許多初中生要求最高的任務,因此,這兩種策略經常被初中生用來鼓勵自己完成寫作任務,這是可以理解的。即如果初中生發(fā)現學習任務具有挑戰(zhàn)性,他們會更頻繁地使用他們的社會或情感策略。初中生通常向父母、兄妹或老師尋求幫助。他們可能會懷疑他們的朋友或同齡人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幫助他們。所以,初中生通常只向班上成績最好的初中生尋求幫助。鑒于同行反饋在修訂過程中的各種潛在好處,應在教學上注意設計和使用適當的同行反饋活動,以促進寫作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