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珺萌
時間與時間并沒有什么不同,但卻因為被分為了不同節(jié)點而產生了不同的意義。新年如此,入職時間亦如此。2019年,我即將開始在雜志社也是在電競圈的第四年,這一段經歷也成為了自己最長的工作經歷。
自從大學選到一個自己根本沒有興趣的專業(yè)開始,我便在大學期間尋求一些可以讓我在未來脫離專業(yè)束縛的機會。那個時候靠著自己對NBA的熱愛,“強行”聲稱自己未來想要做一名記者。年輕人總是想法很單純,自己想要天天看自己的偶像打球,那記者就是離他們最近的職業(yè)。那個時候,我甚至不知道記者是什么,要做什么,要具備什么技能;我也不知道新聞是什么,我對新聞所有的了解僅限于五個W一個H,和新聞的第一段叫導語。大學時候在報社實習的一段短暫經歷,讓我朦朧中對記者這件事兒有了初步認知。我第一次經歷了電話采訪,第一次模模糊糊進行了網(wǎng)上資料搜集(那時候我叫它調查),第一次冒冒失失地跑到了一個火災現(xiàn)場壯著膽子告訴人家“我是XX報記者我要采訪”結果被人攔在門外然后稿子寫不出來。
畢業(yè)后輾轉在不同行業(yè),愛玩和懶惰的天性讓我放下了手中的書本,卻也讓我走進了游戲的世界。前者讓我無形中遠離了自己曾經的想法,后者卻悄然為我打開了一扇窗。翻窗而入,我竟在冥冥中走上了一條自己真正想要的路。
雖然職業(yè)生涯開始于2016年,但真正感覺自己像模像樣去做一個記者該做的事情正是從2018年開始。原因也很簡單,像很多人提到的,2018年雜志開始嘗試寫人物長報道了。于是每個人不再單純地專注于冷冰冰的道理,而是嘗試去還愿電競圈中每一個角色,了解他們的所為和所想。我們就像鉆出了一條細細的通道,到達了電競圈的細枝末節(jié),換了個視角,也看到了一些平日看不到的東西。
我做的第一篇長報道就遇到了困境,因為在一個人還理解不好的時候就想要嘗試去做一個群像,但其實那是一個非常好的題材。大學生電競社團所面對的各個學校的迥異的觀點,其實正是電競在社會中面對的。但在沒有任何長報道基礎的情況下,想要呈現(xiàn)到那個高度除非自己具備相當?shù)奶熨x和技巧,而前者我已經不可能有了,后者還需要針對性的磨煉。
另一次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其實是和葉強生先生的交流。作為電競圈直到現(xiàn)在都并不多見的從其他精英行業(yè)轉來的職業(yè)經理人,葉強生先生對整個電競市場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思路。他帶來了一些來自國外的先進經驗,對于想要達到的目標也有著令人驚訝的執(zhí)念??梢哉f葉強生先生加深了我對電競圈的理解,而我也得到了他的真誠以待。
一年過去,我既感激機遇和緣分,也感激平臺和遇到的人。沒有特別系統(tǒng)的指導,也惰于在書本中尋求,就只能在自己意識到該勤奮的時間里去聽,去學,去問,去摸索,去嘗試。好在交流都是人與人的,不存在什么致命的操作導致整個體系全部宕機,經過一些失誤,踩過一些坑才緩慢而坎坷地入了門。盡管到現(xiàn)在,仍然不太能掌握采訪的要領,卻憑借著懵懂和熱情繼續(xù)著這個過程。說來理想化又可笑的是,自己確實越來越希望自己的故事能通過打動人心而對一些什么有一絲些微的影響,我對這個“什么”為何卻不太了然,只是這樣去做著,學習著,摸索著。
2019年,我不想停下來。不得不承認進步的緩慢主要來源于自己的貪玩和懶惰。如果在新的一年希望自己有什么改變的話,便是希望自己能踏踏實實讀好一些書,學好一些技巧,理順一些邏輯,培養(yǎng)出一些成型的思考方式,建立起一套自己認識世界的方法。過去自己動腦太少,說一時間改掉也急不來。幸而在雜志社里能耳濡目染,團結而善于思考的小團隊是自己信心的源泉。
我相信2019年,電競也不會停下來。
2018年末(2019年初)KPL的冬季冠軍杯,騰訊體育作為直轉播的供應商,將過去制作和報道奧運會、NBA等傳統(tǒng)體育賽事的經驗帶到了電競中,也許意味著電競內容制作上新的突破可能。
2019年,除了騰訊系的聯(lián)賽,網(wǎng)易的戰(zhàn)隊聯(lián)賽以及NeXT、V社與完美世界的TI9等諸多大賽也將落在各大城市和區(qū)域,有的已經確定了地點有的則尚未確定賽程和舉辦地。賽事的帶動也許會讓更多方看到電競的力量。圍繞賽場的基礎配套設施、人氣商圈等可能會被快速建立,而這些也將反作用于電競區(qū)域,從而結合形成新的文化區(qū)域。
更大的場景,更多元的文化,讓長報道的鏡頭可以架設在更多的視角上。似乎完事具備,只差一個更好的自己了。
過去的自己絕對算不上是個職業(yè)記者,如果非要給自己的采訪安上一個套路那只能叫“隨心所欲”,唯一的好處可能是我能比較自然,除此之外要么是自己被采訪對象帶跑,要么是自己打斷了采訪對象即將講出口的話。一方面是自己的邏輯不夠清晰,另一方面是總是迷失自己的目的。希望新一年更多的練習能讓自己的采訪技能有所提升。采訪總是為了寫故事服務的。能采到故事卻不代表自己能夠清晰流暢地把故事寫出來。因此除了采訪技巧,寫作技巧也需要進一步提升。除了前面提到的多讀書之外,一篇好稿子是什么樣的,自己應該首先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標準。因此多讀多看只是一方面,如果能認真地剖析幾篇好稿子,相信自己在寫的時候也能有更深刻的體會。
最后希望自己能更加有效率吧。寫得慢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自己也經常有拖延的毛病。但看到有說法是一篇稿子最長不要拖過兩周,而平時也要規(guī)劃自己的寫作時間,最好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寫。希望自己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在每天的固定時間寫作,盡量培養(yǎng)自己的“寫作生物鐘”。
新的一年,希望看到的是更好的電競,和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