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靖波
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經(jīng)歷各種各樣的事,很多人和事就像一粒粒微不足道的沙子,很快就被我們忘記了,而有的人和事卻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里。
這已經(jīng)是我第三次在奧數(shù)班的院門前見到這個乞丐了。說實話,我討厭他。他整天蓬頭垢面,頭發(fā)簡直就是個雞窩,身上散發(fā)出讓人厭惡的餿味兒。每次見到他,他那雙眼睛總緊緊地盯著我手里熱氣騰騰的食物,我恨不得插上翅膀迅速飛走。
那天,我邊吃早餐邊踢著腳下的小石子,一不小心將小石子踢到了那個乞丐身上,我飛快地跑進院子里,不敢回頭看他的表情。
臨近放學,一場暴雨“嘩嘩嘩”地落下,盡管帶著雨傘,我們還是碰到了無法逃避的難題——小院前的小路泥濘不堪,還有許多積水,許多同學站在走道里焦躁不安。
雨越下越大,水越積越深,我心一橫:豁出去了!干脆蹚過去吧!正在這時,那個乞丐又出現(xiàn)了,他伸出雙手似乎想把被積水攔住去路的一個同學抱過去,可那個同學捂著鼻子跑了過去。他訕訕地收回手,似乎意識到了自己的難堪,思忖片刻,便快速朝院子外走去。
不一會兒,他又出現(xiàn)了,手里抱著幾塊紅磚。他又想做什么呢?我不解地看著他。只見他淋著雨,艱難地把磚放進積水里,擺成一條直線。碼好磚后,他的臉上露出難得一見的笑容,而他那條破褲子和看不出顏色的鞋子早被泥水泡得不成樣子。他退后了幾步,示意同學們踩著磚走過去,同學們一臉詫異,陸續(xù)踩著磚走了過去。
一個令人心生厭惡的乞丐,竟然如此樂于助人,令人刮目相看!同學們魚貫而出,卻很少有人對那個乞丐說一聲“謝謝”。他們可能也和我一樣,覺得對一個乞丐說“謝謝”是一件難為情的事。不過,我打算下次來上課時向爸媽多要幾塊錢,給那個乞丐買一份溫暖的早餐。
這樣一個不起眼的乞丐,讓我敬佩。
(指導老師 余東芳)
簡 評
本文選擇了一個小人物——乞丐來寫,這樣卑微渺小可憐之人卻令“我”敬佩,視角獨特。文章采用了欲揚先抑的手法,先寫乞丐的蓬頭垢面,再通過記敘乞丐雨天為同學們鋪磚渡積水這件事,寫出了這個乞丐身上的閃光點——善良,樂于助人。文章對乞丐外貌、神態(tài)、動作等描寫生動形象,對自己心理活動的描寫也很細膩,可謂“抑”得有度,“揚”得有溫度。篇末小作者決定施以小小的善舉,既突出了這樣的人令“我”敬佩,也表現(xiàn)了善意傳遞這一主題,為文章添了一抹亮色。
(余東芳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