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qū)世紀新星幼兒園 李金霞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說:“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學校也?!碧K霍姆林斯基曾說:“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教育影響的一致性?!笨梢娪行У募倚:献鲗τ變旱慕】岛椭C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以青西新區(qū)世紀新星幼兒園現狀為例,分析二線城區(qū)村辦園家庭教育現狀。隨著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全面放開二胎政策,二胎家庭飛速增長。現在在園幼兒289 名,其中有211 名幼兒是在二胎家庭,占總數的76.5%;獨生子女僅75名,占25.95%。家庭成員大多從事個體職業(yè),自由支配時間不足,能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調查顯示僅有22.87%的家長陪伴孩子時間是每天達到一個小時。而其余的有45.35%家長陪伴時間是30~60 分鐘,更嚴重的是31.78%的家長,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是30 分鐘以下。家長朋友學歷水平層次不高,僅有20.54%的家長是本科學歷,41.86%是高中、中專學歷,還有14.346%的家長是初中學歷。家長科學育兒意識不強,調查中有34.886%的家長一直都沒關注過家長教育的相關內容。
調查中顯示,有70%左右的家長在教育方面最欠缺的是教育方法。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是多數家長的職業(yè)為個體職業(yè)者,沒有充足的時間研究孩子的教育問題;另一方面,家長的受教育程度大多在初高中水平,雖然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視,但是由于自身受教育程度的限制,造成家長對孩子教育“有心而無力”。
在家中承擔教育孩子工作的主要是母親,調查顯示,在“在您的家里承擔教育孩子主要工作的是?”其中僅有38%的家長選擇了父母雙方,有46%的家長選擇了母親,僅有2%的家長選擇了父親。家庭教育中,雖然父親和母親承擔的教育任務不同,但是父母雙方對孩子都有教育的責任和義務,任何一方教育的缺失,都會對孩子的成長發(fā)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受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和現實條件的限制,有超過半數的家庭存在“父親角色缺失”的現象。
父母陪伴時間不足,僅有22.87%家庭每天有一個小時的陪伴時間。面對這種情況,照看幼兒的任務就多交給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而在二胎政策全面放開的時代,很多家庭更是沒精力同時照顧兩個孩子,就會選擇把其中的一個寶貝周一到周五交由長輩照看,僅僅周末接回自己身邊。長輩們多數重視幼兒的保育,但很少重視幼兒心理發(fā)展,他們就可能限制幼兒的各種探索活動,影響幼兒個性發(fā)展。
針對以上問題,幼兒園自我反思,采取了以下策略,加強家園溝通,逐步提高家庭教育指導能力。
日常生活中,注意搜集學前教育個例,教研小組討論,確定小主題。然后組織父母、祖輩等在寬松環(huán)境中,圍繞典型個例,進行深度交談。最后收集到《父母課堂》中,供家長隨時閱讀,幫助父輩家長、祖輩家長樹立科學的育兒觀,提高育兒能力。
將生活中搜集的典型案例,由家長編排成小品,現場表演,與在場的家長互動,引領家長自我反思,找出家庭教育方面的不當之處,最終教師引導踐行,將家教知識轉化為家教能力。
面對家長時間不足、科學養(yǎng)育方法欠缺問題,我們借助家庭成長微信群,開展家庭教育微信課堂,邀請幾位知名專家入群,定期搜集家長感興趣的問題,開展家長大講堂。生活中家長有疑問,也可以隨時與專家溝通,讓家長輕松做父母。
通過家長開放日、家長陪餐、家長義工、家長進區(qū)域等多種形式邀請家長進課堂,進一步整合家長教育資源,更好地拉近幼兒園與家庭、幼兒與家長的距離,實現了更廣泛的教育互補。孩子們樂在其中,家長們樂此不疲。
為促進家園聯(lián)系,創(chuàng)新學前教育形式,搭建家長和教師互動交流、互相學習平臺,更好地促進幼兒發(fā)展,我園開展“引進資源,家長助教”活動。本學期邀請21名各專業(yè)領域特長的家長到園授課,展現社會大課堂的魅力。同時家長近距離了解幼兒園、了解孩子,多了一種陪伴方式。
幼兒園舉行親子活動,要求家長和幼兒共讀一本書、共看一場電影、共唱一首歌、共做一件玩具、共講一個故事、共做一個游戲等活動,提高親子關系質量。
教師借助暑假、寒假、法定節(jié)假日等時間有針對性地進行家訪,讓愛在家訪的路上延伸。
“至樂莫如讀書,至要莫若教子?!焙⒆觼淼饺耸雷钕日J識的是爸媽,孩子最早學會說的詞匯是“爸爸媽媽”,孩子小手拉著爸媽的大手走進人生,父母已經是孩子心中的偶像、榜樣??鬃釉唬骸捌渖碚涣疃?;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就告誡家長要嚴格要求自己。孩子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家長的一言一行都能在孩子身上展現出來。我們希望孩子怎么樣,我們家長要率先垂范。
父母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同一屋檐下,爸爸和媽媽的關系好壞與否,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和性格。爸媽恩愛、夫妻關系和睦的家庭,能給孩子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這類孩子的性格也會更加平和、開朗、不輕易動粗,由于父母關系很好,孩子也會對婚姻產生美好的感覺和向往,能有健康的戀愛觀。父母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形成團結和睦的家庭氣氛,建立井井有條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家長在教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往往把精力放在了健康飲食和知識、智力開發(fā)上,認為3~6歲孩子小,不太重視心理健康的教育,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心理健康問題其實更應該是家長們關注的問題,它就好比慢性毒藥,一點一點地腐蝕著人們的內心,一點一點地傷害著人們,而它區(qū)別于身體健康問題最大的一點,就是心理健康問題帶來的后果遠比身體健康的問題嚴重得太多?,F在社會上,很多孩子因為心理問題得不到關注,出現了攻擊性行為、耐挫能力不足等很多問題,以至于影響孩子的一生。因此,我們家長應該抽出更多的時間去陪伴孩子,學會正確的溝通方式,走進孩子的內心,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祖輩陪伴較多的家庭,父母要有意識地與長輩溝通,引導祖輩走進幼兒園的家教沙龍,逐步掌握科學的育兒方法。
首先,家長應通過家長交流會或者尋找固定的時間和教師溝通,或者借助微信、電話等方式隨時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其次,孩子在家中的表現,無論是進步的表現還是所犯的錯誤,家長都應該及時與幼兒園教師進行反饋。家庭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延伸,如果沒有父母的配合,如果家園教育行為不一致,最終孩子的教育也將“竹籃打水一場空”。
最好的教育是陪伴,任何一個孩子都值得擁有父親和母親完整的愛,無論是母親還是父親,都不能因為將過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工作上而忽視了對孩子的關注和陪伴。
家園共育任重而道遠,我們在這條路上要走深、走心、走實,賦能家庭教育,助力幼兒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