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
1月6日,都督鄉(xiāng)下了2019年的第一場雪。劉航飛在微信上發(fā)了一條朋友圈,并配上了雪景的“九宮格”:木樓雕窗,青瓦飛檐,一排大紅燈籠和白白的積雪相互映襯,分外鮮明。
而遠處,房屋層疊背靠高山,這場景,仿佛帶人穿越到了古畫之中。
照片一出,朋友們紛紛點贊,詢問畫面中的地方是哪里,要來看雪。
畫面中的地方位于龍?zhí)豆耪彩莿⒑斤w的家。
當我們來到龍?zhí)稌r,沒能看到美麗的雪景,但卻發(fā)現(xiàn)了更多的傳統(tǒng)之美,以及由此開的花,結的果。
In Dudu Township, the first snow fell on January,6, 2019. Liu Hangfei posted a moment on WeChat with "a perfectly coordinated 9 picture post" of snow scene∶ carved wood buildings, grey tiles, a row of large red lanterns and white snow, they are particularly amazing and stunning.
When you take a distant look, you would find that rows of houses with the mountain as their background make you feel that you are in an ancient Chinese painting.
After he posted this moment, he received many likes from his friends who asked about the place of the snow scene and showed their intentions to see the snow.
The place in pictures is Longtan Ancient Village, Liu Hangfei's home.
Yet when we came to Longtan, we failed to see the beautiful snow scene. Unexpectedly, we found more traditional beauty and its associated beauty.
Century-old Building Countless Repeat Customers
龍?zhí)豆耪?,在豐都縣都督鄉(xiāng),而都督鄉(xiāng)又是豐都最遠的鄉(xiāng)鎮(zhèn)之一。1月9日上午,我們從豐都縣城一路驅車到都督鄉(xiāng),山路蜿蜒而上,車外溫度直線下降,當我們下午兩點到達都督時,氣溫已達零下三度。
到劉航飛的家還要再驅車走上十分鐘,從車上遠遠望去,半山腰上,墨綠色屏障里,一幢幢木樓清一色依山而建,翹角飛檐,呼之欲出。
劉航飛的家就在路邊。和朋友圈的照片相比,雖然積雪消融看不到雪景,但木樓的古樸精美卻更見分明。傳統(tǒng)的土家吊腳樓為懸山頂穿斗式純木樓卯榫結構,院子地面鋪著青色地磚,左邊還堆著修繕用木材。走上10余步的臺階,吊腳柱子上,雕紋的獅子頭栩栩如如生;窗戶的鏤空木雕對稱和諧;大門的銅鎖花紋精致清晰。
天下著小雨,山間的空氣濕冷而清新。站在院中遠望,四周高山環(huán)繞,在云霧中若隱若現(xiàn)。
除了劉航飛家,這附近還有 13棟類似的古木樓。清雍正年間,劉航飛祖上從湖北麻城,隨“湖廣填四川”遷居至此,興建木樓,結寨而居,慢慢形成了現(xiàn)在的規(guī)模。因寨子大門口的一口水井形似一條龍,因而得名龍?zhí)豆耪?。最古老的吊腳樓距今已有300余年歷史,經十余代人的不斷修建完善,仍完整保存。
上:劉航飛農家樂所在的龍?zhí)豆耪?/p>
下:在都督鄉(xiāng),一幢幢土家吊腳樓背靠著高山,掩映在綠色的樹林中
劉航飛家的樓寨,如今是一個客棧,總共開辟了十間客房,2017年夏天正式開張時就常??蜐M,當年夏天就收入20萬元。今年,他還準備將木樓擴展為20個房間。
劉航飛做得一手好菜,但他知道,吸引這么多客人來到這里的,可不是他的廚藝,而是祖上留下來的山山水水和一座座保存完好的土家木樓。
2015年11月,劉航飛回到家鄉(xiāng)準備開客棧時,已是主城一家大公司的銷售副總,年薪40萬。在外打拼的這些年,劉航飛走南闖北,也看到過一些美景。他發(fā)現(xiàn)自己老家秀麗的自然風光,并不比外面的差,比如在海拔1400米的蓋兒坪山上,就能看到日出時壯麗的七彩云海。
自然風光之外,更吸引人的還有古寨豐厚的歷史積淀。300年來,當?shù)夭粌H形成了完整龐大的土家樓群,在一代代居民的生活沿襲中,還孕育出了獨特的鄉(xiāng)風民俗,這些才是最寶貴也是最美的財富。劉航飛明白,這么多客人來到這偏遠的龍?zhí)豆耪?,就是沖著這獨特的土家古寨,就是為了體驗原汁原味的傳統(tǒng)文化。 劉航飛笑著說,“很多游客都喜歡來都督欣賞當?shù)氐拿袼罪L情,有的已經來都督龍?zhí)豆耪啻瘟恕!?/p>
看重龍?zhí)豆耪詈癃毺氐臍v史文化資源的,可不光是劉航飛。當?shù)卣采钪?,保護好歷史文化、傳統(tǒng)風貌,和保護好青山綠水同樣重要。傳統(tǒng)的民族村寨在開發(fā)的同時,首先需要做好保護。在2015年,都督鄉(xiāng)政府花費了100萬元,對龍?zhí)豆耪?4棟木樓進行維修,主要包括古寨房屋的污水管網,以及院壩堡坎的修繕。到2017年,龍?zhí)豆耪谛蘅樄ぷ饕惨呀浲旯?,包括房屋的屋檐、門窗、外墻墻體的修繕,以及圍舍的改造。
經過較大規(guī)模的保護和初步開發(fā),僅2018年,龍?zhí)豆耪蜑槎级洁l(xiāng)帶來了20萬人次的客流量。還有不少國內外藝術專家和文化名人前來觀光欣賞。
在去年市婦聯(lián)舉辦的最美陽臺最美庭院評選中,龍?zhí)豆耪鳛樨S都的選送項目之一入選最美庭院,被稱為難得一見的土家吊腳樓群,“自然風景獨特秀麗,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人們消夏避暑、回歸自然、休閑度假、欣賞歷史文化必選之地”。
劉航飛把自家的土家木樓改造成了客棧
How About Having a Three-day Trip Here to Enjoy Free Meals
劉航飛的客棧取名為“都督鹽馬古道驛?!保噲D告訴游客,這里除了自然風光和吊腳樓,還有故事 。這故事,就是歷史和傳統(tǒng)。每次有游客來,他都會親自帶客人尋幽訪古,領略都督的歷史過往。
探訪鹽馬古道是其中一項必看的內容。
距離劉航飛家200米遠的田坎上,有一段石板路,這就是鹽馬古道的舊址,石板古道上長滿了綠色的青苔,但是通過斑斑蹄坑,仍能依稀辨別。雖然留存的古道不多,但是這也成為不少游客到都督必看的一項內容。
都督曾是官道驛站,古稱“七棚子驛”,是彭水郁山井鹽到豐都進入長江航道的陸上必經之路,過往鹽商均在此歇腳,打尖住店,這也造就了都督的繁榮。
據說唐朝時盜匪四起,過往鹽商馬幫常被盜匪搶劫,所以不少鹽商只得取道烏江天險到涪陵進入長江,都督一下冷清下來。后來在唐朝隨軍都督馬炟的帶領下,都督村民團結一致,在天險寨門伏擊了最大的一個匪幫,此后都督再無匪蹤,鄉(xiāng)民為了紀念馬炟,也為了告訴過往客商都督現(xiàn)在再無匪患,可以放心前來,所以在都督場上殺豬宰羊宴請過往賓客,凡過往之人,無論富商大賈,乞丐背夫,都可免費入席。
精致的木樓、就地道的特色菜、原汁原味的傳統(tǒng)生活習俗,這些都是客棧吸引游客的地方
此后,每年的稻子收獲之后,都督場上都會殺豬、推豆花、打糍粑,設三天的“白吃宴”招待過往客商,因此就有了“都督場上殺秋豬,過往客人都白吃”一說,這也成了當?shù)匾淮罅曀住?/p>
后來,由于郁山鹽業(yè)的衰落,過往客商慢慢絕跡,都督場上也就不再設宴,但在這三天,偶有過路的客人隨便走進哪一戶人家,依然可以享受到白吃待遇。在現(xiàn)在,一年365天,游客隨便走到都督哪一個山村,讓老鄉(xiāng)煮點豆花,炒點臘肉,依然可以享受到白吃待遇。
2015年,都督鄉(xiāng)正式將這個民俗定為了節(jié)日,取名“白吃節(jié)”。從10月2號到10月4號,游客只要來都督,都能白吃白喝三天,去年的長桌宴規(guī)模已經達到100桌。目前,“白吃節(jié)”也正在申請重慶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上:在鹽馬古道文化節(jié)上的篝火晚會上,人們載歌載舞
下:都督鄉(xiāng)海拔1100米,夏季只有二十多度,來納涼避暑的游客絡繹不絕(資料圖)
A Wedding Glamour of Tradition is Reviving
在我們來到都督的頭一天,23歲的都督姑娘文娟霞,和隔壁鄉(xiāng)鎮(zhèn)的張鴻結婚了。他們舉辦的是一場當?shù)貍鹘y(tǒng)的中式婚禮。
在都督鄉(xiāng),傳統(tǒng)的婚俗是有講究的。
“比如,在男方接親的時候,男方需要送女方豬肉、雞蛋、大米、還要有紅色的公雞。這些都是有講究的,比如,豬肉需要有兩塊,每塊豬肉都是半只豬的大小。公雞的數(shù)目也是需要成雙的……”文娟霞說,她一直期待舉辦傳統(tǒng)的婚禮,而事實上,她的這場傳統(tǒng)婚禮也確實讓她難忘,除了新婚的喜悅,還有家鄉(xiāng)獨特傳統(tǒng)習俗的魅力。
其中,文娟霞印象最深的就是“祿禮”。當男方來迎親的時候,在女方家的堂屋里,雙方家庭各出一人來主持,像對山歌一樣互相用順口溜來表達對親家的敬意和感謝。
“一對請貼擇來報,擇見今期是黃道,貴客臨門則搭席,我今人至方愧道,攜此入門單貼奉拜。”
“一計新人搭二臺,不知先生就歷來 。仙風吹到我寒門,未能鋪張又結彩?!?/p>
……
雙方“祿禮”主持人, 來來回回幾十個回合,這個過程才算完成,很是喜慶熱鬧。
雖然身為都督人,文娟霞也只有在自己的婚禮上,才第一次發(fā)現(xiàn)自己家鄉(xiāng)的婚俗,是多么的精細和講究。
和文娟霞一樣為傳統(tǒng)婚俗感到欣喜的,也包括劉述高。65歲的老劉從二十歲就開始為新人主持“祿禮”,四十多年來練就了一副好口才,說起“祿禮”話不絕口,一套套的說辭信手拈來。
不過,最近十多年,很多年輕人喜歡西式婚禮,他的“生意”淡了很多。
但是這兩年,村里像文娟霞這樣的年輕人又漸漸多了,各種富有地方特色的傳統(tǒng)習俗又重新煥發(fā)魅力,就像龍?zhí)豆耪陌倌昀蠘?,被人發(fā)掘、重視,這讓劉述高由衷地高興,他的這門手藝還可以繼續(xù)派上用場。